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34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包括TFT液晶显示屏和TFT液晶显示屏顶部的外壳,所述TFT液晶显示屏有底面玻璃,外壳面向车窗的一侧设置有感光窗口,液晶显示屏的底面玻璃在位于外壳内的一端有向外延伸部,在延伸部上安装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感光窗口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TFT液晶显示屏位于外壳内一端的底面玻璃的延伸部上的薄膜晶体管因其电流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使其具备了感光元件的功能,而由于薄膜晶体管与TFT液晶显示屏的区别仅在于缺少液晶层和遮光层,因此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作为感光元件的薄膜晶体管与TFT液晶显示屏可同步加工形成,其不需额外设置感光元件,性能稳定,加工及安装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透光率可自动调节的遮阳板。
技术介绍
在日常行车过程中,来自前方的强烈光线很容易让驾驶者看不清前方的路况,使得行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在车辆中均安装有遮阳板,在需要时驾驶员将其翻转下来遮挡强光。现有的遮阳板多为物理遮挡型,其在遮挡强光的同时,也会挡住对应部位的视野,使驾驶员视野变小,影响行车安全。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避免遮阳板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汽车液晶遮阳板得到了应用,其通过使用一块可以自动调节明暗的液晶屏来代替传统物理型汽车遮阳板,实现挡光却不挡路的效果,克服了传统遮阳板阻挡视线的缺陷,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然后现有的汽车液晶遮阳板,其均需要设置独立的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器感测光线强弱传送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则根据感测的光线强弱自动控制调节液晶屏幕的透光率,从而适应外观光线强弱的要求。例如公开号为CN106739995A,名称为遮阳板;公开号为CN102161306B,名称为带透光率自动调节功能的汽车遮阳板;以及公开号为CN109878304A,名称为遮阳板、遮阳板控制方法和汽车的中国专利,其均需设置有外部感光元器件,在遮阳板表面需要设置外部感光元件的安装位置,其增大了遮阳板不透光区域的面积,同时其安装在遮阳板表面的外部感光元器件容易遭到损坏而不稳定,从而影响遮阳板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性能稳定的能够根据光照强度进行自动调节透光率的自动调节式遮阳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包括TFT液晶显示屏和TFT液晶显示屏顶部的外壳,所述TFT液晶显示屏有底面玻璃,外壳面向车窗的一侧设置有感光窗口,液晶显示屏的底面玻璃在位于外壳内的一端有向外延伸部,在延伸部上安装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感光窗口相对。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其外壳设置面向车窗的感光窗口,在TFT液晶显示屏伸入外壳部分的底面玻璃向外延伸,在底面玻璃的外延部上设置薄膜晶体管与外壳的感光窗口相对,外部的光线可以透过感光窗照射到薄膜晶体管上。由于薄膜晶体管,对栅极提供正电压后,活跃层的电流大小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进而改变电流的大小。因而,只需要通过设置电流检测电路板,对薄膜晶体管供电,对栅极提供正电压,并检测的薄膜晶体管电流,将检测的电流输送到控制TFT液晶显示屏驱动电路板,由驱动电路板则根据检测的电流控制TFT液晶显示屏的透过率,即可实现对TFT液晶显示屏的自动控制,使其自动适应光照强度的需求。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调节式遮阳板,所述液晶显示屏为TFT液晶显示屏,TFT液晶显示屏位于外壳内一端的底面玻璃的延伸部上的薄膜晶体管因其电流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使其具备了感光元件的功能,而由于薄膜晶体管与TFT液晶显示屏的区别仅在于缺少液晶层和遮光层,因此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作为感光元件的薄膜晶体管与TFT液晶显示屏可同步加工形成,其不需额外设置感光元件,性能稳定,加工及安装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局部剖视图。图3为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TFT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包括TFT液晶显示屏1和TFT液晶显示屏顶部的外壳2,所述TFT液晶显示屏有底面玻璃11,外壳面向车窗的一侧设置有感光窗口21,液晶显示屏的底面玻璃在位于外壳内的一端有向外延伸部,在延伸部上安装薄膜晶体管3,所述薄膜晶体管3与感光窗口21相对。所述的TFT液晶显示屏为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为接近透明显示屏幕,改变电路板的控制电路输入电压,可以改变液晶显示屏幕的透光率,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屏处的结构依次为玻璃层11、活跃层31、保护层32、液晶层38和遮光层39,保护层内左右相对设置有源极33和漏极34,源极与漏极之间形成沟道35,活跃层内还设置有与沟道相对的栅极36,源极和漏极分别通过导电极37与控制液晶显示屏供电的驱动电路板连接。所述的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其外壳设置面向车窗的感光窗口,在TFT液晶显示屏伸入外壳部分的底面玻璃向外延伸,在底面玻璃的外延部上设置薄膜晶体管与外壳的感光窗口相对,外部的光线可以透过感光窗照射到薄膜晶体管上。由于薄膜晶体管,对栅极提供正电压后,活跃层的电流大小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进而改变电流的大小。因而,只需要通过设置电流检测电路板,对薄膜晶体管供电,对栅极提供正电压,并检测的薄膜晶体管电流,将检测的电流输送到控制TFT液晶显示屏驱动电路板,由驱动电路板则根据检测的电流控制TFT液晶显示屏的透过率,即可实现对TFT液晶显示屏的自动控制,使其自动适应光照强度的需求。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调节式遮阳板,所述液晶显示屏为TFT液晶显示屏,TFT液晶显示屏位于外壳内一端的底面玻璃的延伸部上的薄膜晶体管因其电流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使其具备了感光元件的功能,而由于薄膜晶体管与TFT液晶显示屏的区别仅在于缺少液晶层和遮光层,因此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作为感光元件的薄膜晶体管与TFT液晶显示屏可同步加工形成,其不需额外设置感光元件,性能稳定,加工及安装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所述的自动调节式遮阳板,所述外壳面向车窗一侧设置有多个水平排列的感光窗口21,所述延伸部设置有多个水平排列的串联的薄膜晶体管3与感光窗口相对。在TFT液晶显示屏的延伸部上设置多个水平排列的薄膜晶体管,而薄膜晶体管隐藏在外壳内部,光线透过感光窗口可照射到薄膜晶体管处,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同时保护薄膜晶体管不被损坏。增加多个薄膜晶体管可增强感知外界光线的强度变化,因TFT液晶显示屏长度较长,不同方向光线照射到TFT液晶显示屏的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多个薄膜晶体管水平排列设置于TFT液晶显示屏的上部区域的延伸部上,可根据TFT液晶显示屏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作出适当的调节TFT液晶显示屏的透光率。所述的自动调节式遮阳板,所述薄膜晶体管3包括设置在底面玻璃表面上的活跃层31,所述活跃层另一面还设置有保护层32,所述活跃层表面有电离子,所述保护层内左右相对设置有源极33和漏极34,所述源极与漏极之间形成供光线照射至活跃层表面的沟道35,活跃层内还设置有与沟道相对的栅极36,所述源极、漏极和栅极分别通过导电极连接有检测感光单元内电流变化的电流检测电路板4,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板连接有对液晶显示屏供电的驱动电路板5。电流检测电路板可对栅极提供高电压,活跃层上的电离子会形成电流,导通源极和漏极,光线通过沟道照射到活跃层后,活跃层的电流大小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进而改变电流的大小;电流检测电路板检测到流经源极和漏极的电流发生变化,同时将信号输出给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改变TFT液晶显示屏的供电电压,进而改变液晶屏幕透过率。所述的自动调节式遮阳板,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驱动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部。可起到保护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包括TFT液晶显示屏(1)和TFT液晶显示屏顶部的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TFT液晶显示屏有底面玻璃(11),外壳面向车窗的一侧设置有感光窗口(21),液晶显示屏的底面玻璃在位于外壳内的一端有向外延伸部,在延伸部上安装薄膜晶体管(3),所述薄膜晶体管(3)与感光窗口(21)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包括TFT液晶显示屏(1)和TFT液晶显示屏顶部的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TFT液晶显示屏有底面玻璃(11),外壳面向车窗的一侧设置有感光窗口(21),液晶显示屏的底面玻璃在位于外壳内的一端有向外延伸部,在延伸部上安装薄膜晶体管(3),所述薄膜晶体管(3)与感光窗口(21)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面向车窗一侧设置有多个水平排列的感光窗口(21),所述延伸部设置有多个水平排列的串联的薄膜晶体管(3)与感光窗口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式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3)包括设置在底面玻璃表面上的活跃层(31),所述活跃层另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强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