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退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22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退料装置,属于模具退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退料部件和设于上模具安装座一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有曲轴连杆,所述曲轴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曲轴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曲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圆盘,所述主动圆盘的背面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主动圆盘的正面上固定设有立轴,所述主动圆盘通过立轴连接有从动件,所述从动件的一端为齿轮结构,所述从动件的另一端为带有凹槽的连杆;所述退料部件包括退料棒,所述退料棒上设有齿槽,所述退料棒上的齿槽与所述齿轮结构相对应,所述齿轮结构转动可带动所述退料棒上下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退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退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退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模具生产中,有的产品容易镶嵌下模取件困难,需要安装退料板,但由于有的模具下模构造原因,无法安装退料板,因此需要采用退料装置进行退料。目前的退料装置有的采用手动下模退料,手动工作劳动强度大,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比较多,有的采用退料气缸以及退料杆等结构使模具自动退料,节省了人工退料工序,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但是结构复杂、不易安装且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退料装置,通过设计退料部件实现模具退料,取代了以往的人工操作,提高了下模退料的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需要退料气缸等提供动力,操作简单,没有能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具退料装置,包括退料部件和设于上模具安装座一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有曲轴连杆,所述曲轴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曲轴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曲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圆盘,所述主动圆盘的背面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主动圆盘的正面上固定设有立轴,所述主动圆盘通过立轴连接有从动件,所述从动件的一端为齿轮结构,所述从动件的另一端为带有凹槽的连杆,所述立轴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主动圆盘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件的运动;所述退料部件包括退料棒,所述退料棒设于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轴套,所述退料棒穿过所述轴套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所述支架中间位置设有一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一支点,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支点与所述从动件铰接,所述退料棒上设有齿槽,所述退料棒上的齿槽与所述齿轮结构相对应,所述齿轮结构转动可带动所述退料棒上下运动,所述退料棒伸入下模具及下模具安装座上的退料孔内将模具顶出。优选的,所述立轴设置在远离所述主动圆盘圆心的位置处。优选的,所述齿轮结构为异形齿轮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异形齿轮结构为扇形齿轮结构。优选的,所述凹槽为长方形。优选的,所述退料棒为圆柱形,所述退料棒由上部的弹性退料棒和下部的金属退料棒两部分组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齿槽设于所述金属退料棒上,所述弹性退料棒为聚氨酯退料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技术针对不宜安装退料板的下模具,设计退料部件实现模具退料,并取代了以往的人工操作,提高了下模退料的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2、本技术采用曲轴连杆,上模具安装座在上下运动时通过曲轴连杆将上模具安装座的上下运动转换为主动圆盘的转动运动,主动圆盘的转动可带动从动件的运动,从动件上的齿轮结构与退料棒上的齿槽相对应,齿轮结构转动可带动退料棒上下运动,而退料棒伸入下模具及下模具安装座上的退料孔内,通过退料棒的上下运动可直接将模具顶出;3、本技术不需要退料气缸等提供动力,操作简单,没有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模具退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上模具安装座、2-下模具安装座、3-连接件、4-曲轴连杆、5-曲轴、6-固定架、7-主动圆盘、8-立轴、9-从动件、10-齿轮结构、11-退料棒、12-支架、13-连接架、14-退料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的一种模具退料装置,包括退料部件和设于上模具安装座1一侧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连接有曲轴连杆4,所述曲轴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铰接,所述曲轴连杆4的另一端铰接于曲轴5,所述曲轴5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架6上,所述曲轴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圆盘7,所述主动圆盘7的背面与所述曲轴5连接,所述主动圆盘7的正面上固定设有立轴8,所述主动圆盘7通过立轴8连接有从动件9,所述从动件9的一端为齿轮结构10,所述从动件9的另一端为带有凹槽的连杆,所述立轴8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主动圆盘7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件9的运动;所述退料部件包括退料棒11,所述退料棒11设于支架12上,所述支架12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轴套,所述退料棒11穿过所述轴套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所述支架12中间位置设有一连接架13,所述连接架13上设有一支点,所述连接架13通过所述支点与所述从动件9铰接,所述退料棒11上设有齿槽,所述退料棒11上的齿槽与所述齿轮结构10相对应,所述齿轮结构10转动可带动所述退料棒11上下运动,所述退料棒11伸入下模具及下模具安装座2上的退料孔14内将模具顶出。所述立轴8设置在远离所述主动圆盘7圆心的位置处。所述齿轮结构10为异形齿轮结构,所述异形齿轮结构为扇形齿轮结构。所述凹槽为长方形。所述退料棒11为圆柱形,所述退料棒11由上部的弹性退料棒和下部的金属退料棒两部分组成。所述齿槽设于所述金属退料棒上,所述弹性退料棒为聚氨酯退料棒。本技术针对不宜安装退料板的下模具,设计退料部件实现模具退料,以取代人工操作,在下模具及下模具安装座2上设置退料孔14,退料棒11伸入退料孔14内,通过退料棒11的上下运动将模具顶出。上模具安装座1的一侧通过连接件3铰接有曲轴连杆4,上模具安装座1的上下运动可通过曲轴连杆4带动主动圆盘7的转动运动,主动圆盘7的转动可带动从动件9的运动,从动件9的凹槽可沿着立轴8转动,从动件9上的齿轮结构10与退料棒11上的齿槽相对应,齿轮结构10转动可带动退料棒11的上下运动,退料棒11的上部为弹性退料棒,通过弹性退料棒将模具顶出可避免退料时对模具的损伤。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从动件9的连杆长度及支点在连杆上的位置,以保证退料棒11上下运动的距离足以将模具顶出。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料部件和设于上模具安装座一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有曲轴连杆,所述曲轴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曲轴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曲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圆盘,所述主动圆盘的背面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主动圆盘的正面上固定设有立轴,所述主动圆盘通过立轴连接有从动件,所述从动件的一端为齿轮结构,所述从动件的另一端为带有凹槽的连杆,所述立轴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主动圆盘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件的运动;所述退料部件包括退料棒,所述退料棒设于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轴套,所述退料棒穿过所述轴套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所述支架中间位置设有一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一支点,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支点与所述从动件铰接,所述退料棒上设有齿槽,所述退料棒上的齿槽与所述齿轮结构相对应,所述齿轮结构转动可带动所述退料棒上下运动,所述退料棒伸入下模具及下模具安装座上的退料孔内将模具顶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料部件和设于上模具安装座一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有曲轴连杆,所述曲轴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曲轴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曲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圆盘,所述主动圆盘的背面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主动圆盘的正面上固定设有立轴,所述主动圆盘通过立轴连接有从动件,所述从动件的一端为齿轮结构,所述从动件的另一端为带有凹槽的连杆,所述立轴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主动圆盘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件的运动;所述退料部件包括退料棒,所述退料棒设于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轴套,所述退料棒穿过所述轴套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所述支架中间位置设有一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一支点,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支点与所述从动件铰接,所述退料棒上设有齿槽,所述退料棒上的齿槽与所述齿轮结构相对应,所述齿轮结构转动可带动所述退料棒上下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鹏毛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密高锻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