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878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它属于冲压接料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倾斜底部滑台,倾斜底部滑台上滑动有倾斜上部滑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方铰接有L型杆,L型杆的拐角处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L型杆与上模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模以及L型杆端部铰接;L型杆另一端与倾斜上部滑台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倾斜上部滑台上部以及L型杆另一端铰接;L型杆上还设有推动铰接轴,推动铰接轴设置在远离压力机本体的L型杆的杆上,推动铰接轴上铰接有推杆,推杆向压力机本体反方向延伸且可与倾斜上部滑台接触。部滑台接触。部滑台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力机上冲压钣金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的优点,然而目前部分冲压件在完成冲压后,其留在上模上,导致工人取件非常麻烦,必须在上模底部设置一定的托盘,从而将上模上掉落的冲压件及时取走,然而上述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很高的安全隐患。
[0003]尽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自动接料的结构,其满足了自动从上模上取料的功能,但是在后续的转移过程,经常出现工件没有来得及转移的纰漏,导致影响后续生产。
[0004]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能够实现模内自动接料,同时保证后续工件的转移。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包括压力机本体,所述压力机本体上设有上模和下模,所述压力机本体一侧设有接料装置;
[0007]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倾斜底部滑台,所述倾斜底部滑台上滑动有倾斜上部滑台,所述倾斜上部滑台上设有若干滑辊;
[0008]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压力机本体且所述第一支架高度高于第二支架高度;
[0009]所述第一支架上方铰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拐角处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L型杆与上模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模以及L型杆端部铰接;
[0010]所述L型杆另一端与倾斜上部滑台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倾斜上部滑台上部以及L型杆另一端铰接;
[0011]所述L型杆上还设有推动铰接轴,所述推动铰接轴设置在远离压力机本体的L型杆的杆上,所述推动铰接轴上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向压力机本体反方向延伸且可与倾斜上部滑台接触;
[0012]所述第二支架上方设有撑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撑杆上方;
[0013]所述上模下压时为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倾斜上部滑台端部处在上模一侧,所述推杆端部处在倾斜上部滑台上,随着上模上移,所述倾斜上部滑台端部向上模与下模之间移动,所述推杆端部随L型杆向压力机本体方向移动;所述上模起升后为第二位
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倾斜上部滑台端部移动到上模底部,所述推杆通过撑杆支撑且处在倾斜底部滑台上方,随着上模下移,所述倾斜上部滑台端部向远离上模与下模之间方向移动,所述推杆端部随L型杆向远离压力机本体方向移动。
[0014]优选的,所述倾斜底部滑台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高度可调。
[0016]优选的,所述推杆端部设有推板,所述推板可与倾斜上部滑台接触,所述推板宽度小于所述倾斜上部滑台宽度。
[0017]优选的,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推杆端部处在倾斜上部滑台一端外侧,所述上模下移时,所述推板在L型杆带动下先往远离压力机本体方向移动。
[0018]该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9](1)本技术利用在倾斜上部滑台上设置了滑辊,更加方便冲压件的转移;为了避免倾斜上部滑台在移动过程与倾斜底部滑台因冲压件发生冲突,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推杆解决了上述弊端,保证了倾斜上部滑台在向后移动时,推杆先将冲压件向后推离。
[0020](2)本技术推杆借助L型杆的摆动实现了推杆的推动,间接借力于上模的上下移动,无需外力,保证了随同冲压过程的同步运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第一位置的主视图;
[0022]图2为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第二位置的主视图;
[0024]图4为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压力机本体、2

支架、3

倾斜底部滑台、4

倾斜上部滑台、5

第二连接杆、6

L型杆、7

第一连接杆、8

推杆、9

下模、10

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包括压力机本体1,压力机本体1上设有上模10和下模9,压力机本体1一侧设有接料装置,本技术接料装置用于接取来自上模10的冲压件;
[0028]具体接料装置包括支架2,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倾斜底部滑台3,倾斜底部滑台3上滑动有倾斜上部滑台4,倾斜上部滑台4上设有若干滑辊;本技术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高度可调,第一支架靠近压力机本体1且第一支架高度高于第二支架高度,因此整个倾斜底部滑台3和倾斜上部滑台4自压力机本体1方向开始逐渐倾斜向下设置,这样的结构方便冲压件从倾斜上部滑台4上滑落;
[0029]本技术第一支架上方铰接有L型杆6,L型杆6的拐角处与第一支架铰接,L型杆6与上模10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两端分别与上模10以及L型杆6端部铰接;L型杆6另一端与倾斜上部滑台4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5两端分别与倾斜上部滑台4上部以及L型杆6另一端铰接,本技术利用上述连接结构将上模10和倾斜上部滑台4连接起来,通过上模10的运动同步带动倾斜上部滑台4的移动;
[0030]本技术L型杆6上还设有推动铰接轴,推动铰接轴设置在远离压力机本体1的L型杆6的杆上,推动铰接轴上铰接有推杆8,推杆8向压力机本体1反方向延伸且可与倾斜上部滑台4接触,推杆8端部优选设有推板,推板可与倾斜上部滑台4接触,推板宽度小于倾斜上部滑台4宽度,第二支架上方设有撑杆,推杆8设置在撑杆上方,本技术通过将推杆8与L型杆6连接,进一步也实现了上模10与推杆8的同步运动;
[0031]具体的,上模10下压时为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倾斜上部滑台4端部处在上模10一侧,推杆8端部处在倾斜上部滑台4上,随着上模10上移,倾斜上部滑台4端部向上模10与下模9之间移动,推杆8端部随L型杆向压力机本体1方向移动;
[0032]上模10起升后为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倾斜上部滑台4端部移动到上模10底部,上模10上的冲压件下落到倾斜上部滑台4,并滑落到倾斜上部滑台4末端,推杆8通过撑杆支撑且处在倾斜底部滑台4上方,随着上模10下移,倾斜上部滑台4端部向远离上模10与下模9之间方向移动,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可移动侧面自动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机本体,所述压力机本体上设有上模和下模,所述压力机本体一侧设有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倾斜底部滑台,所述倾斜底部滑台上滑动有倾斜上部滑台,所述倾斜上部滑台上设有若干滑辊;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压力机本体且所述第一支架高度高于第二支架高度;所述第一支架上方铰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拐角处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L型杆与上模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模以及L型杆端部铰接;所述L型杆另一端与倾斜上部滑台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倾斜上部滑台上部以及L型杆另一端铰接;所述L型杆上还设有推动铰接轴,所述推动铰接轴设置在远离压力机本体的L型杆的杆上,所述推动铰接轴上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向压力机本体反方向延伸且可与倾斜上部滑台接触;所述第二支架上方设有撑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撑杆上方;所述上模下压时为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倾斜上部滑台端部处在上模一侧,所述推杆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毛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密高锻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