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机头和管材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16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挤出机头和管材加工设备,所述挤出机头包括:机头结构,所述机头结构内设有间隔设置的成型流道和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环绕所述成型流道设置,所述机头结构还设有连通所述加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所述成型流道用于管材成型,所述加热通道用于热介质流通;进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设于所述入口处,用于输入热介质;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设于所述出口处,用于热介质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有效温度控制的挤出机头,该挤出机头在长时间加工生产后,有效解决了产品会出现表观粗糙、不一致、截面气孔,从而影响密实度等各种各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出机头和管材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管材挤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挤出机头和应用该挤出机头的管材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管材加工设备的挤出机机筒各段加热都有控温功能,而机头模具的温度段没有控温功能,只能依靠机头模具自然冷却降温实现控制温度。但是长时间加工生产后,挤出物料在机筒内不断剪切摩擦生热、加上外部环境温度影响,机头模具依靠自然降温量已不能确保机头模具温度相互平衡,使得机头模具温度与给定的温度值出现差异偏高,无法有效控制工艺温度,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会出现表观粗糙、不一致、截面气孔,从而影响密实度等各种各样问题,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出机头和管材加工设备,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有效温度控制的挤出机头,该挤出机头在长时间加工生产后,有效解决了产品会出现表观粗糙、不一致、截面气孔,从而影响密实度等各种各样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挤出机头,用于管材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机头包括:机头结构,所述机头结构内设有间隔设置的成型流道和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环绕所述成型流道设置,所述机头结构还设有连通所述加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所述成型流道用于管材成型,所述加热通道用于热介质流通;进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设于所述入口处,用于输入热介质;及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设于所述出口处,用于热介质排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头结构包括:机头主体,所述机头主体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型流道和第一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环绕所述第一成型流道设置,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头主体;和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外模和设于所述外模内的芯棒,所述外模与所述芯棒围合形成第二成型流道,所述外模内设有第二加热通道,所述模具组件与所述机头结构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成型流道与所述第一成型流道连通,以形成所述成型流道,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连通,以形成所述加热通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头主体包括:机头体,所述机头体具有安装腔,所述机头体内还设有环绕所述安装腔设置的所述第一加热通道,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头体;和分流锥,所述分流锥的周缘设有多个支架,所述分流锥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通过多个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分流锥的外壁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成型流道;所述外模与所述机头体连接,所述芯棒与所述分流锥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锥内还设有第三加热通道,一所述支架内设有第一加热连通段,所述第三加热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连通段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连通,以使所述第三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加热通道及所述第二加热通道形成所述加热通道;另一所述支架内设有第二加热连通段,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二加热连通段对应且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锥内还设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三加热通道间隔设置,另一所述支架内设有气道连通段,所述芯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机头体还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和所述安装腔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气道连通段对应且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锥面向所述芯棒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气道贯通所述限位槽的底壁;所述芯棒对应所述限位槽设有安装凸起,所述第二气道贯通所述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容纳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以使所述芯棒与所述分流锥连接,并使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头体面向所述外模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腔贯通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第一加热通道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外模至少部分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以使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调节孔,所述挤出机头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设于所述调节孔内,并与所述外模的外壁抵接,所述调节螺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成型流道的间隙;且/或,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邻近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还设有定位销,所述外模对应所述定位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以使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对应且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围合形成固定槽,所述挤出机头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套设于所述外模,所述压盖的部分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固定槽内,以使所述外模固定于所述机头体。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管材加工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所述挤出机头,所述设备主体设有输料口,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挤出机头连接,以使所述输料口与所述挤出机头的成型流道连通。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挤出机头通过在机头结构内设置加热通道,使得加热通道环绕成型流道设置,并设置连通加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利用进口接头向加热通道内输入热介质,从而使得加热通道内的热介质对机头结构内成型流道进行导热控制,并通过出口接头将加热通道内的热介质排出,如此实现温度控制功能,并保证控制精准度在百分之0.5以内,从而挤出机头在长时间加工生产后,有效解决了产品会出现表观粗糙、不一致、截面气孔,从而影响密实度等各种各样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挤出机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挤出机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挤出机头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挤出机头的分解透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机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挤出机头132分流锥1机头结构1321第一气道11成型流道1322限位槽111第一成型流道133支架112第二成型流道1331第一加热连通段12加热通道1332第二加热连通段121第一加热通道1333气道连通段122第二加热通道2模具组件123第三加热通道21外模13机头主体211定位孔131机头体212固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出机头,用于管材挤出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头包括:/n机头结构,所述机头结构内设有间隔设置的成型流道和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环绕所述成型流道设置,所述机头结构还设有连通所述加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所述成型流道用于管材成型,所述加热通道用于热介质流通;/n进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设于所述入口处,用于输入热介质;及/n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设于所述出口处,用于热介质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机头,用于管材挤出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头包括:
机头结构,所述机头结构内设有间隔设置的成型流道和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环绕所述成型流道设置,所述机头结构还设有连通所述加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所述成型流道用于管材成型,所述加热通道用于热介质流通;
进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设于所述入口处,用于输入热介质;及
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设于所述出口处,用于热介质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结构包括:
机头主体,所述机头主体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型流道和第一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环绕所述第一成型流道设置,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头主体;和
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外模和设于所述外模内的芯棒,所述外模与所述芯棒围合形成第二成型流道,所述外模内设有第二加热通道,所述模具组件与所述机头结构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成型流道与所述第一成型流道连通,以形成所述成型流道,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连通,以形成所述加热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主体包括:
机头体,所述机头体具有安装腔,所述机头体内还设有环绕所述安装腔设置的所述第一加热通道,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头体;和
分流锥,所述分流锥的周缘设有多个支架,所述分流锥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通过多个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分流锥的外壁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成型流道;
所述外模与所述机头体连接,所述芯棒与所述分流锥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内还设有第三加热通道,一所述支架内设有第一加热连通段,所述第三加热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连通段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连通,以使所述第三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加热通道及所述第二加热通道形成所述加热通道;
另一所述支架内设有第二加热连通段,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二加热连通段对应且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聪卢燕芸龙玉克邢福发刘磊郭文涛王佰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