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35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其包括模套、模芯。在模套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的中心轴线和模套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模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内,且借助于第一螺纹副进行联接。第一螺纹副由相互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构成,其中,第一内螺纹开设于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壁上,且由其左端向右延伸而成;第一外螺纹围绕于模芯的外侧壁进行开设。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模套和模芯之间具有良好的同心度,确保了成型后线缆外围的护套壁厚一致性;另一方面,在护套成型工序执行前,即预先将模套和模芯连接为一体,从而消除了线上同心度调整的需求,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且杜绝了PE料被阻断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必须围绕线缆的外围包裹一层护套,以便对光纤进行更好的保护。护套必须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环境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以抵御外部环境各种特殊复杂环境的作用。在光缆制造成型过程中,需借助于挤塑模具来实现对护套的成型。如图1中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挤塑模具由相互分离的模套和模芯构成。在护套成型工序正式执行过程中,操作工人需要手动调整模套和模芯之间的同心度,以确保光缆经挤塑后护套壁厚的均匀性。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以及心理状态存在差异,且同心度调整完成后不易于进行复测,因而,极易导致同心度超差现象的发生,进而使得光缆的壁厚不一致。且光缆在后续实际使用过程中还会极易引发开裂现象,严重地降低其使用寿命;另外,在线对模套和模芯之间的同心度进行调整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险性,且极易导致部分区域PE料被阻断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护套成型的连续性,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专利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的出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其包括模套、模芯。在模套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的中心轴线和模套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模芯穿设于第一安装腔内,且借助于第一螺纹副进行联接。第一螺纹副由相互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构成,其中,第一内螺纹开设于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壁上,且由其左端向右延伸而成;第一外螺纹围绕于模芯的外侧壁进行开设。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螺纹副优选为细牙三角螺纹副。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还包括有第一防松垫片。第一防松垫片内置于第一安装腔内,且弹性地被压靠于模套和模芯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模芯上开设有PE流道孔。PE流道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围绕模芯的中心轴线进行均布,且始终与第一安装腔相沟通。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模芯包括有第一模芯分件、第二模芯分件。在第一模芯分件内设置有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中心轴线和第一模芯分件的中心轴线相重合。第二模芯分件穿设于第二安装腔内,且借助于第二螺纹副进行联接。PE流道孔开设于第一模芯分件上。第二螺纹副由相互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构成,其中,第二内螺纹开设于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壁上,且由其左端向右延伸而成;第二外螺纹围绕于第二模芯分件的外侧壁进行开设。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二螺纹副优选为细牙三角螺纹副。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模芯还包括有第二防松垫片。第二防松垫片内置于第二安装腔内,且弹性地被压靠于第一模芯分件和第二模芯分件之间。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模套和模芯相互套设,且借助于螺纹副可拆地进行联接。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模套和模芯之间具有良好的同心度,确保了成型后线缆外围的护套壁厚一致性;另一方面,在护套成型工序执行前,即预先将模套和模芯连接为一体,从而消除了线上同心度调整的需求,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且杜绝了PE料被阻断现象的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1-模套;11-第一安装腔;111-第一内螺纹;2-模芯;21-第一模芯分件;211-第一外螺纹;212-第二安装腔;2121-第二内螺纹;213-PE流道孔;22-第二模芯分件;221-第二外螺纹;23-第二防松垫片;3-第一防松垫片。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模套1、模芯2等构成。其中,在模套1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1,以用来穿入模芯2。出于确保模芯2和模套1连接的可靠性以及确保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同心度方面考虑,上述第一安装腔11的中心轴线须与模套1的中心轴线完全相重合,且模芯2和模套1之间借助于第一螺纹副进行联接。具体方案推荐如下:组成第一螺纹副的第一内螺纹111开设于第一安装腔11的内侧壁上,且由其左端向右延伸而成;与上述第一内螺纹111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211围绕于模芯2的外侧壁进行开设。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模套1和模芯2之间具有良好的同心度,确保了成型后线缆外围的护套壁厚一致性;另一方面,在护套成型工序执行前,即预先将模套1和模芯2连接为一体,从而消除了线上同心度调整的需求,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再一方面,还确保了PE料流通通道的通畅性,进而杜绝了PE料被阻断现象的出现。作为上述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的第一内螺纹111和第一外螺纹211均优选为细牙三角螺纹。细牙三角螺纹具有如下特性:1)螺旋升角更小,且在相同的螺纹长度上,旋入的牙数更多,从而更利于螺纹的自锁,以防止在实际挤塑进程中模芯2相对于模套1发生松动现象;2)螺距更小,利于通过微调来确保模套1和模芯2之间的同心度。就常规设计结构而言,模芯2套设于模套1中,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隙,以用来流通PE料。然而,在实际成型过程中,PE料在环形空隙内进行流动时其流速极不稳定,且难以进行控制,从而影响到成型后护套的表面平滑度。鉴于此,作为一种优选设计,还可以在模芯2上开设有PE流道孔213。PE流道孔2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围绕模芯2的中心轴线进行均布,且始终与上述第一安装腔11相沟通(如图2中所示)。PE流道孔213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对PE料进行分流,且后续便于通过改变PE流道孔213自身的大小及其相对位置以确保PE料流动速度的稳定性、一致性,且确保了PE料所受到内部压力的均衡性。已知,在护套的实际成型过程中,模芯2为易损件,当磨损量超差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以确保护套成型质量。然而,整体更换模芯2所需要的成本较高。鉴于此,由图2中还可以看出,亦可以将模芯2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具体如下:模芯2主要由第一模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模芯;在所述模套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模套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模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借助于第一螺纹副进行联接;所述第一螺纹副由相互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内螺纹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壁上,且由其左端向右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外螺纹围绕于所述模芯的外侧壁进行开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模芯;在所述模套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模套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模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借助于第一螺纹副进行联接;所述第一螺纹副由相互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内螺纹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壁上,且由其左端向右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外螺纹围绕于所述模芯的外侧壁进行开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副为细牙三角螺纹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防松垫片;所述第一防松垫片内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弹性地被压靠于所述模套和所述模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线缆护套成型的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芯上开设有PE流道孔;所述PE流道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围绕所述模芯的中心轴线进行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泉钱镇国王卫兴盛春敏韦冬严惠良马建林胡乐陈龙万文波王梦伟宋月晨王亚伟朱刘强邱振宇胡大强吴忠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