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02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计算机电源散热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设置在计算机电源壳5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散热板1与易导热金属制成的、内部为中空密封构造的、充有低沸点冷却液3的导热腔体2按公知技术连接在一起,两个导热腔体2之间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液位平衡管7,电源模块固定在导热腔体的外壁上。当电源工作时,电源模块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由于冷却液的沸点较低,导热腔体内的冷却液就会沸腾变为气体,带走热量,气体上升到散热板处与外部的冷空气接触冷凝后又变为液体流回导热腔体内,从而实现电源箱自然循环散热目的。该装置具有不耗电能、噪音低、无可动部件、散热效果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无需使用风扇散热、实现计算机电源箱自然散热的液体散热装置,涉及计算机电源散热的一种方式。
技术介绍
目前电源若散热不好将直接影响电脑的正常的使用,对主板、显卡等其它配件也易造成损害。目前人们已注意到电源模块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很大,于是常在电源模块的正面粘贴一块金属散热板,在电源壳上安装一个小型风扇,通过风扇的高速旋转,使空气流动,带走散热板上的热量,这种散热方式称为风冷。风冷的缺点是风扇高速旋转扰动空气会产生另人不愉快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风冷散热的不足,设计一种液冷装置用于计算机电源内主要高温件的冷却,以使计算机的电源在30-40度的高温下也能保证良好散热,并达到低噪音的运行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无需散热风扇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其结构见图1-4该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设置在计算机电源壳5内,包括有安装在线路板8上的散热板1,其特征在于,散热板1与易导热金属制成的、内部为中空密封构造的、充有低沸点冷却液3的、外壁上粘贴有电源模块4的导热腔体2按公知技术连接在一起,两个导热腔体2之间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液位平衡管7,散热板上开有可注入低沸点冷却液3的注液口6。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中散热板设置成可通过循环液的梳状散热槽结构。该结构增加了散热面积,有利于装置内部的热量更快的散发到外部环境中。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电源箱中的所有电源模块固定在该装置的金属导热腔体的外壁上,其中,导热腔位于装置的下部,散热板位于装置的上部,这样有利于完成自然循环。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也可兼作计算机电源外壳。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底部装有液位平衡管,保证两边的导热腔体中的冷却液的平衡,防止两边导热腔体由于受热不平衡而出现一侧导热腔体中的冷却液全部跑到另一侧导热腔体中的情况。导热腔体为可供循环液流动的金属空腔,电源箱内电源模块紧固在该金属导热腔上。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原理是利用特殊液体在封闭的管道里自然循环冷却。在导热腔体内装有低沸点的冷却液,当电源工作时,电源模块的温度就会升高,导热腔体内的冷却液与电源模块进行热交换,冷却液的温度就会升高直至沸腾变成气体,从而带走所产生的热量。沸腾后的气体上升到梳状散热板中进行散热,在散热板中该气体与外部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冷凝为液体。散热后的液体又回流到两边的导热腔体中,完成一个循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低噪音。该装置没有可动部件,基本不产生噪音,可使计算机运行中的噪音大幅度下降;2)冷却效果好。该液体的热传导率大,沸点低,所以冷却的效果要好于风冷.3)低能耗。本装置无任何可动部件所以不需耗电。4)低成本。本装置内部为中空密封构造,所以冷却液一次注入长期使用,不需要添加或更换冷却液。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散热板 2、导热腔体 3、冷却液 4、电源模块 5、电源壳6、注液口 7、液位平衡管 8、线路板;图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的一种安装实例图9、电源模块的管脚;图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另一种安装实例图10、导线、11电源壳下壳体。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1-4采用常规机加工技术进行设计安装。设计时导热腔体、散热板连为一体,这样会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更加便于气体的传输。整个装置用1mm的铝合金加工制造而成。工作液体使用R30(二氯甲烷),其沸点是40.7℃。液体量大约占整个导热腔体的2/3左右。由于该液体工作时一部分会变成气体,所以该装置有一定的压强,采用直径为5mm铜管作为液位平衡管。当设计和安装电源液冷装置时,可以有两种安装方法。一种是该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线路板上,如图3所示,即电源模块通过常规方式固定在导热腔体的外壁上,这样电源模块和该装置就可以作为电源箱内的一个整体元器件安装在线路板上。每个电源模块有三根元件管脚,电源箱内一般有六个电源模块,所以每边导热腔体相当于都有9根管脚。线路板上有两组与管脚相对应焊盘,每组9个。只要把18根管脚都焊在18个相应的焊盘上,就会把本装置安装在线路板上。本装置的尺寸长100mm、宽80mm、高70mm,导热腔体空隙为5mm。另外一种如图4所示,即该装置既是散热装置又兼作电源机壳的一部分;电源模块是通过常规方式固定在导热腔体内侧壁上。电源模块是通过导线连接在线路板上的。这样该装置就可以代替了原电源箱的上一部分。整个装置通过螺钉和电源壳下壳体固定在一起。装置的尺寸大小如下长160mm、宽150mm、高90mm,导热腔体空隙为5mm。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设置在计算机电源壳(5)内,包括有安装在线路板(8)上的散热板(1),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散热板(1)与易导热金属制成的、内部为中空密封构造的、充有低沸点冷却液(3)的、外壁上粘贴有电源模块4的导热腔体(2)按公知技术连接在一起,两个导热腔体(2)之间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液位平衡管(7),散热板上开有可注入低沸点冷却液(3)的注液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板设置成可通过循环液的梳状散热槽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箱中的所有电源模块固定在该装置的金属导热腔体的外壁上,其中,导热腔位于装置的下部,散热板位于装置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也可兼作计算机电源的外壳。全文摘要一种涉及计算机电源散热的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设置在计算机电源壳5内,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散热板1与易导热金属制成的、内部为中空密封构造的、充有低沸点冷却液3的导热腔体2按公知技术连接在一起,两个导热腔体2之间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液位平衡管7,电源模块固定在导热腔体的外壁上。当电源工作时,电源模块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由于冷却液的沸点较低,导热腔体内的冷却液就会沸腾变为气体,带走热量,气体上升到散热板处与外部的冷空气接触冷凝后又变为液体流回导热腔体内,从而实现电源箱自然循环散热目的。该装置具有不耗电能、噪音低、无可动部件、散热效果好等特点。文档编号G06F1/20GK1564102SQ20041000625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德胜, 韩爱龙, 张跃明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电源液冷装置,设置在计算机电源壳(5)内,包括有安装在线路板(8)上的散热板(1),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散热板(1)与易导热金属制成的、内部为中空密封构造的、充有低沸点冷却液(3)的、外壁上粘贴有电源模块4的导热腔体(2)按公知技术连接在一起,两个导热腔体(2)之间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液位平衡管(7),散热板上开有可注入低沸点冷却液(3)的注液口(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胜韩爱龙张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