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700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涉及小箱梁预制技术领域,解决了常规底模小车定位精度低、定位不方便以及整体高度尺寸较高导致施工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包括多个板梁(1)、驱动系统(2)和从动装置(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201)带动底模小车在轨道(4)上行走,定位方便的同时保证定位精度,通过采用板材焊接制成的底模小车,降低底模小车高度,提高施工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
本技术涉及小箱梁预制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
技术介绍
小箱梁预制采用的底模小车用于载运底模及梁体在生产线轨道上行走,现有的底模小车的主体结构常采用以型钢焊接上部承载梁,以板材焊接下部走行箱的方式,而行走动力则常由卷扬机来提供。该种结构由上部型钢承载梁与下部走行箱结合的方式,会造成高度尺寸较大,整个生产线的模板系统以及梁体的离地高度会较高,不利于安全施工,而且其体积较大的同时各模板材料成本也会增加,同时,动力系统采用卷扬机也不利于快速方便地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带动底模小车在轨道上行走,定位方便的同时保证定位精度,通过采用板材焊接制成的底模小车,降低底模小车高度,提高施工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解决了常规底模小车定位精度低、定位不方便以及整体高度尺寸较高导致施工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安装在轨道上,用于载运底模和梁体,包括板梁、驱动系统和从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系统和从动装置均安装在板梁上;所述板梁安装在底模底部;所述板梁包括连接板和多个立板;所述连接板与底模相连接;每个所述立板一端均安装在连接板上,另一端还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与连接板间还设有多个筋板。可选或优选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行走轴和主动行走轮;所述驱动电机和主动行走轴均安装在立板上;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小链轮;所述主动行走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主动行走轴上;所述主动行走轮上设有大链轮;所述大链轮与小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可选或优选地,所述从动装置包括从动轴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轴安装在立板上;所述从动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从动轴上。可选或优选地,所述主动行走轮与从动轮均安装在轨道上。可选或优选地,所述板梁由板材制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适用于载运底模和梁体。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带动底模小车在轨道上行走,定位方便的同时保证定位精度,通过采用板材焊接制成的底模小车,降低底模小车高度,提高施工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解决了常规底模小车定位精度低、定位不方便以及整体高度尺寸较高导致施工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板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行走轮截面示意图;图中:1、板梁;2、驱动系统;3、从动装置;4、轨道;5、底模;6、梁体;101、连接板;102、立板;103、封板;104、筋板;201、驱动电机;202、主动行走轴;203、大链轮;204、主动行走轮;205、小链轮;206、链条;301、从动轴;302、从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安装在轨道4上,用于载运底模5和梁体6,包括板梁1、驱动系统2和从动装置3;其中:所述驱动系统2和从动装置3均安装在板梁1上;所述板梁1安装在底模5底部;所述板梁1包括连接板101和多个立板102;所述连接板101与底模5相连接;每个所述立板102一端均安装在连接板101上,另一端还设有封板103;所述封板103与连接板101间还设有多个筋板104。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系统2包括驱动电机201、主动行走轴202和主动行走轮204;所述驱动电机201和主动行走轴202均安装在立板102上;所述驱动电机201上设有小链轮205;所述主动行走轮204通过轴承安装在主动行走轴202上;所述主动行走轮204上设有大链轮203;所述大链轮203与小链轮205通过链条206连接。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从动装置3包括从动轴301和从动轮302;所述从动轴301安装在立板102上;所述从动轮302通过轴承安装在从动轴301上。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主动行走轮204与从动轮302均安装在轨道4上。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板梁1由板材制成。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电机201上可设置PLC控制器等远程遥控装置,实现手动或自动行走,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梁板1的长度可以根据底模5的长度调整,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适应不同长度的梁体6,提高适用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驱动系统2与从动装置3非对称布置,而是采用对角线布置的方式,可一定程度上克服因轨道4高差造成的传动轮打滑等传动不稳定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安装在轨道(4)上,用于载运底模(5)和梁体(6),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梁(1)、驱动系统(2)和从动装置(3);其中:/n所述驱动系统(2)和从动装置(3)均安装在板梁(1)上;/n所述板梁(1)安装在底模(5)底部;/n所述板梁(1)包括连接板(101)和多个立板(102);/n所述连接板(101)与底模(5)相连接;/n每个所述立板(102)一端均安装在连接板(101)上,另一端还设有封板(103);/n所述封板(103)与连接板(101)间还设有多个筋板(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安装在轨道(4)上,用于载运底模(5)和梁体(6),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梁(1)、驱动系统(2)和从动装置(3);其中:
所述驱动系统(2)和从动装置(3)均安装在板梁(1)上;
所述板梁(1)安装在底模(5)底部;
所述板梁(1)包括连接板(101)和多个立板(102);
所述连接板(101)与底模(5)相连接;
每个所述立板(102)一端均安装在连接板(101)上,另一端还设有封板(103);
所述封板(103)与连接板(101)间还设有多个筋板(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智能生产系统使用的板材底模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2)包括驱动电机(201)、主动行走轴(202)和主动行走轮(204);
所述驱动电机(201)和主动行走轴(202)均安装在立板(10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兵李骥蔡永康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五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