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657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所述多通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的内腔的阀芯;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阀体本体上的多个流通口,沿阀芯的轴向,阀体本体上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阀芯本体内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第一流通腔能够将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与第三流通口连通,第二流通腔能够与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三流通腔与第二流通腔连通,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第三流通腔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流体控制是利用流体的各种控制元件(例如:泵、阀门、油缸)及液压系统附件(例如:过滤器、管路接头、液位计、压力仪表等),组成控制闭式回路,以进行自动控制,流体控制分为液压控制和气动控制。在流通控制系统中,阀门起到重要作用。在一些流体控制系统中需要对不同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需要用到三通阀和四通阀的组合,其中,三通阀实现对流体的换向或者比例调节,四通阀实现流体的换向,存在的问题是,同时设置三通阀和四通阀,会使得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尤其多次使用三通阀和四通阀的组合时,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时设置三通阀和四通阀,会使得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尤其多次使用三通阀和四通阀的组合时,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上的多个流通口,所述阀体本体中空设置以形成阀体内腔,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腔内;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体本体上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其中,所述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内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所述第一流通腔能够将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能够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第三流通腔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通阀的第一层可以实现介质的换向,多通阀的第二层和第一层的组合,可以实现介质的换向,当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均与第三流通腔连通时,通过阀芯的转动,可以调节第四流通口与第三流通腔连通的面积以及第五流通口与第三流通腔连通的面积,从而使得介质进入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的量不同,进而能够实现对介质的比例调节。采用一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通阀就可以实现对介质的转向和比例调节,也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通阀集成了三通阀和四通阀的功能,能够减少流体控制系统中阀的数量,从而简化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减少流体控制系统的占用空间;另外,减少阀的数量,还能够减少装配,从而降低装配误差,进而提高流体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层接口段和与所述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层接口段;所述第一层接口段设有所述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口;所述第一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二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一流通口的横截面积、第二流通孔的面积以及第三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三者中最小的一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接口段设有能够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口,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为一整体;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均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通腔位于所述第三间隔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阀芯本体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所述实心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接口段上,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一连通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实心部上;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三流通腔。进一步地,沿所述阀体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和所述第一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延伸部;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多个与所述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以形成所述流通口,多个所述流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内。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中,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和与所述第五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之间设有加强板;和/或,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所述阀体本体之间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阀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和/或,所述多通阀还包括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与所述阀芯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芯,用于上述的多通阀,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上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进一步地,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层接口段和与所述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层接口段;所述第一层接口段设有所述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接口段设有能够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口,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流通口的横截面积流通口的横截面积。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为一整体;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均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三间隔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阀芯本体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所述实心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接口段上,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一连通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实心部上;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三流通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体,用于上述多通阀;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体本体上间隔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所述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上的多个流通口,所述阀体本体中空设置以形成阀体内腔,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腔内;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体本体上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其中,所述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内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n所述第一流通腔能够将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能够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第三流通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上的多个流通口,所述阀体本体中空设置以形成阀体内腔,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腔内;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体本体上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其中,所述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内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
所述第一流通腔能够将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能够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第三流通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层接口段和与所述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层接口段;所述第一层接口段设有所述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口;
所述第一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二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一流通口的横截面积、第二流通孔的面积以及第三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三者中最小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设有能够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口,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一整体;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均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通腔位于所述第三间隔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本体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所述实心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接口段上,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一连通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实心部上;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三流通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体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和所述第一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延伸部;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多个与所述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以形成所述流通口,多个所述流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中,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和与所述第五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之间设有加强板;
和/或,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所述阀体本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王宏伟盛祥曦陈开星严爱秀樊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