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50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刀体上依次设置左周刃和右周刃,左周刃和右周刃之间设置导向柱,左周刃上形成左螺旋的左旋刀槽,右周刃上形成右螺旋的右旋刀槽,刀体内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内冷孔,内冷孔朝向刀体头部的一端封闭,刀体头部设有成型倒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采用左旋设计,向下排屑,采用右旋设计,向上排屑,避免由于排屑槽太长导致铁屑排不出去的现象;增加导向柱,提高支撑性,提高孔的精度;采用成型倒角设计,在常规倒角之后做R角接过渡角的倒角,在切削的途中能够提高孔壁的粗糙度;左旋刀槽采用正冲侧冷,右旋刀槽采用反冲侧冷,符合排屑方向,更利于排屑和冷却刃口,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
本技术属于铣刀
,具体涉及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
技术介绍
汽车阀套需要和阀芯一起配套使用,配合度直接影响汽车阀套和阀芯的使用寿命,这就使得它有以下特点:1、有多段成型阶梯;2、孔内粗糙度要求高;3、同心度要求严格(最重要)。常规阀套精密孔加工工艺的难点在于:1、多段阶梯孔排屑困难,有铁屑刮伤孔壁的风险;2、几段精密孔同轴度要求严格,必须复合在一起加工,加大制作难度;3、刀具槽长过长,易导致刀具刚性变差、跳动变大,使得刀具寿命降低,工件精度变差;4、刀具冷却效果不明显,导致刃口加快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包括同轴设置的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左周刃和右周刃,左周刃和右周刃之间设置导向柱,左周刃上形成左螺旋的左旋刀槽,向下排屑,右周刃上形成右螺旋的右旋刀槽,向上排屑,刀体内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内冷孔,内冷孔朝向刀体头部的一端封闭,刀体头部设有成型倒角。进一步的,所述内冷孔上开设若干个沿圆周方向排布的侧水孔,侧水孔的直径为0.2-0.5mm,侧水孔的总面积之和不能大于内冷孔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左周刃和右周刃上分别开有三个内冷孔。进一步的,所述刀体头部与左周刃交接处设有过渡角,保证交接处不会出现高点和凹坑。进一步的,所述成型倒角由依次连接的切削倒角、挤光的圆弧和过渡角组成,切削倒角的角度为30±2°,切削倒角的宽度为0.5±0.1mm,根据实际工件进行调整,负责进行切削、导向;挤光的圆弧半径R为0.6-0.8mm,根据实际工件进行调整,负责提供孔内质量;过渡角为6±2°,长度为0.2-0.25mm,根据实际工件进行调整,负责保证刀体与周刃交接处不会出现高点和凹坑。进一步的,所述内冷孔朝向刀体头部的一端焊接有铜棒,用于封闭内冷孔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上沿圆周方向设六根导条,导向柱直径比工件公差的下差小0.01-0.02mm,导条宽度为0.1倍的导向柱直径,导条高0.5-0.8mm,有效起到支撑作用并减少与工件的摩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包括同轴设置的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左周刃和右周刃,左周刃和右周刃之间设置导向柱,左周刃上形成左螺旋的左旋刀槽,向下排屑,右周刃上形成右螺旋的右旋刀槽,向上排屑,刀体内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内冷孔,内冷孔朝向刀体头部的一端封闭,刀体头部设有成型倒角。本技术提供的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采用前一段刀具(左周刃)左旋设计,向下排屑,后一段刀具(右周刃)采用右旋设计,向上排屑,铣刀的旋向决定其排屑的方向,通过左旋、右旋复合设计,解决排屑问题,并同时保证同心度要求,避免由于排屑槽太长导致铁屑排不出去的现象;左周刃和右周刃之间增加导向柱设计,提高支撑性,提高孔的精度;铣刀的刀尖倒角采用成型倒角设计,在常规刀尖倒角之后又做了一段R角接小角过渡角的倒角,使它在切削的途中能够提高孔壁的粗糙度;前段左旋刀槽采用正冲侧冷,后段右旋刀槽采用反冲侧冷,符合排屑方向,更利于排屑和冷却刃口,提高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现有铣刀倒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成型倒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左旋刀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右旋刀槽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待加工的多段深孔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左旋刀槽正冲时的状态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右旋刀槽反冲时的状态图;图11为本技术内冷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刀体;2-左周刃;3-左旋刀槽;4-公共轴线;5-导向柱;6-内冷孔;7-右周刃;8-右旋刀槽;9-刀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11所示,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包括刀体1和刀柄9,刀体1与刀柄9是以公共轴线4为中心的同轴圆柱体,刀体1有四段,分别为:圆柱直径D1、导向柱5、圆柱直径D2和刀柄9(圆柱直径D3),刀体1上开有两段排屑槽分别为:左旋刀槽3和右旋刀槽8,在头部前段有成型倒角,在圆柱直径D1和圆柱直径D2上分别有左周刃2和右周刃7,内冷孔6是以公共轴线4为中心,贯穿刀具的一个轴向孔。更具体的,刀体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左周刃2和右周刃7,起切削刃作用,左周刃2和右周刃7之间设置导向柱5,左周刃2上形成左螺旋的左旋刀槽3,向下排屑,右周刃7上形成右螺旋的右旋刀槽8,向上排屑,避免由于排屑槽太长导致铁屑排不出去的现象,刀体1头部设有成型倒角,起切削刃作用。如图5所示,刀体1头部或最左端设计有成型倒角,通过成型倒角来提高孔内粗糙度,本技术在如图4所示的常规刀尖倒角基础上改进,刀体1头部与左周刃2交接处设有用于圆滑过渡的R角接小角度的过渡角,能够保证二者的交接处不会出现高点和凹坑,使它在切削的途中能够提高孔壁的粗糙度。成型倒角由依次连接的切削倒角、挤光的圆弧和过渡角组成,切削倒角a为30±2°,切削倒角的宽度W1为0.5±0.1mm,根据实际工件进行调整,负责进行切削、导向;挤光的圆弧半径R为0.6-0.8mm,一般为45°,倒角长度L为0.5-1mm,根据实际工件进行调整,负责提供孔内质量;过渡角b为6±2°,长度H为0.2-0.25mm,根据实际工件进行调整,负责保证刀体与周刃交接处不会出现高点和凹坑。图8为客户的工件图纸,是本技术的待加工件,工件分成ABC三段,各段直径分别为:D(A)、D(B)、D(C),其中本技术的铰刀只需加工AC两段,但是这两段孔有个同心度0.003mm的要求,所以就通过设计本技术的铰刀来保证同心度,现有铣刀达不到这种需求。同心度要求严格的孔只能将多段孔复合在一起加工,但是如图8所示的孔很深且有多段,采用现有技术无论是向下排屑还是向上排屑都很难把屑排出,故本技术设计两段不同旋向的左旋刀槽3和右旋刀槽8,通过左旋、右旋复合设计,解决排屑问题,可以保证同心度要求,同时避免刀具在孔内由于加工时产生的跳动问题而导致同心度超差,就在中间位置的D(B)直径段增加导向柱5,增加稳定性。D(B)直径段是已经加工完的孔,所以本技术的铰刀不再次加工,而是做比D(B)直径略小的导向柱5。本技术设置导向柱5来提高刀具支撑性和稳定性,导向柱5上沿圆周方向设六根导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包括同轴设置的刀体(1)和刀柄(9),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左周刃(2)和右周刃(7),左周刃(2)和右周刃(7)之间设置导向柱(5),左周刃(2)上形成左螺旋的左旋刀槽(3),向下排屑,右周刃(7)上形成右螺旋的右旋刀槽(8),向上排屑,刀体(1)内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内冷孔(6),内冷孔(6)朝向刀体(1)头部的一端封闭,刀体(1)头部设有成型倒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包括同轴设置的刀体(1)和刀柄(9),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左周刃(2)和右周刃(7),左周刃(2)和右周刃(7)之间设置导向柱(5),左周刃(2)上形成左螺旋的左旋刀槽(3),向下排屑,右周刃(7)上形成右螺旋的右旋刀槽(8),向上排屑,刀体(1)内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内冷孔(6),内冷孔(6)朝向刀体(1)头部的一端封闭,刀体(1)头部设有成型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孔(6)上开设若干个沿圆周方向排布的侧水孔,侧水孔的直径为0.2-0.5mm,侧水孔的总面积之和不能大于内冷孔(6)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周刃(2)和右周刃(7)上分别开有三个内冷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阀套的多段成型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头部与左周刃(2)交接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洪马提于道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