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99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抗菌脂肪棉包括聚氨酯组、聚醚、乙二醇、硅油、苯酚、二氯甲烷、聚硅氧烷共聚物、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壳聚糖季氨盐,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包括质量占比大于90%的纳米氧化锌,将乙二醇加热至185℃~190℃投入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并充分搅拌均匀,冷却至80℃~95℃投入壳聚糖季氨盐并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抗菌混合组;投入发泡反应釜进行发泡反应制得抗菌脂肪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抗菌混合组能满足纳米抗菌颗粒在脂肪棉中的分散性需求,后续发泡分布均匀性较优,具备非常优异地抗菌抑菌作用。采用分阶段投入参与发泡工艺,满足孔隙率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抗菌混合组的有效分布均匀性,延长了脂肪棉的抗菌抑菌有效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属于抗菌海绵材料的

技术介绍
服饰内衬包括罩杯、弹性垫片、关节包围等,其需要提供较为可靠地弹性支撑,又必须满足耐水洗抗变色的性能。传统地服饰内衬采用TDI等材料经过发泡工艺制得,而TDI等材料抗氧化能力较差,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添加抗黄剂等,一般采用苯酚作为抗黄剂,其遇水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刺激性物质会残留在泡沫海绵中,另外,TDI等材料发泡制得泡沫海绵体弹性恢复度不足,长期使用会存在形变,影响到作为服饰内衬的弹性支撑需求。聚氨酯海绵作为一种家用和工业用材料,因其轻便型、柔软性、回弹性、价格便宜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但是长期使用后海绵容易滋生细菌且不易清洗清除,从而容易导致细菌引起的皮肤问题。抗菌海绵的开发由来已久,大多数都是在海绵发泡前将有机抗菌剂或纳米无机抗菌剂与发泡的原料进行混合然后一起发泡成型,如2016107882469一种高弹性抗菌除臭海绵,该专利技术将茶多酚、蕲艾粉组成的抗菌剂的加入使得海绵获得良好的抗菌性能,从而实现防臭除臭的目的。2016107847272一种透气型抗菌海绵的制作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聚乙烯、硫化活化剂、填充剂、发泡剂与抗菌剂的加入,能够疏松多孔的海绵易滋生细菌的问题有效的解决。2016105277611一种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海绵及其生产工艺,该专利技术将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和发泡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进行发泡。2007100086233一种纳米抗菌海绵及其加工工艺,该专利技术将纳米抗菌剂与发泡原料按重量比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箱体内即开始发泡。但是聚氨酯海绵生产中需要高温定型,一般有机抗菌剂高温下易分解会导致效果衰减,而且长效性不够,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失效,无机抗菌剂主要是纳米氧化钛、氧化锌、银之类,已有技术都是直接添加到发泡的原料中进行混合,但纳米材料容易团聚,不易分散,直接添加大多存在分散性不佳,很难均匀分散到海绵中,导致海绵基体中不同部位抗菌效果不一致,甚至无抗菌性,而且团聚的无机纳米粒子会影响海绵的发泡成型,对海绵的力学性能外观均有一定影响,因此探讨无机抗菌剂在海绵中实现均匀抗菌非常必要。申请号202010631370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揭示了一种原位自组装抗菌海绵的制备工艺,其将可溶性金属盐、弱碱及分散剂熔接在水中配置成水溶液,并逐渐添加至聚合多元醇中得到含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聚合多元醇,再通过聚合多元醇与海绵发泡原材投入反应釜中进行常规发泡工艺得到抗菌海绵。聚合多元醇成分组分差异较大,其仅适用于异氰酸酯类常规发泡需求,另外,聚合多元醇在参与发泡过程中存在一定地占比,很难满足一定分散量需求,抗菌抑菌效果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抗菌脂肪棉存在抗菌颗粒分布均匀性差及抗菌效果差的问题,提出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抗菌脂肪棉按照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份聚氨酯组、聚醚135~165份、乙二醇12~55份、硅油9~15份、苯酚5~8份、二氯甲烷3~5份、聚硅氧烷共聚物2~3份、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2~3份、壳聚糖季氨盐0.2~0.6份,所述聚氨酯组包括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述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25:2~5,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包括质量占比大于90%的纳米氧化锌,所述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乙二醇加热至185℃~190℃投入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并充分搅拌均匀,冷却至80℃~95℃投入壳聚糖季氨盐并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抗菌混合组;S2将聚氨酯组、聚醚、硅油、苯酚、二氯甲烷、聚硅氧烷共聚物、抗菌混合组投入发泡反应釜进行发泡反应制得所述抗菌脂肪棉。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在反应釜发泡反应中抗菌混合组分两次投入,首先在聚氨酯组、聚醚、硅油、苯酚、二氯甲烷、聚硅氧烷共聚物投入反应釜后升温至45℃~50℃时投入重量比50%~70%的抗菌混合组,在反应釜发泡尾温90℃~95℃时投入剩余抗菌混合组。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包括纳米炭颗粒。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的异构体比例2,4-TDI:2,6TDI为100:25~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通过抗菌混合组能满足纳米抗菌颗粒在脂肪棉中的分散性需求,后续发泡分布均匀性较优,具备非常优异地抗菌抑菌作用。2.采用分阶段投入参与发泡工艺,满足孔隙率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抗菌混合组的有效分布均匀性,延长了脂肪棉的抗菌抑菌有效时间,且在水洗后依然具备较优地抗菌抑菌效果。3.采用特定发泡材配比,使得脂肪棉具备非常优异地高回弹特性和抗疲劳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抗菌脂肪棉按照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份聚氨酯组、聚醚135~165份、乙二醇12~55份、硅油9~15份、苯酚5~8份、二氯甲烷3~5份、聚硅氧烷共聚物2~3份、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2~3份、壳聚糖季氨盐0.2~0.6份。聚氨酯组包括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25:2~5,异氰酸酯的异构体比例2,4-TDI:2,6TDI为100:25~35。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包括质量占比大于90%的纳米氧化锌。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乙二醇加热至185℃~190℃投入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并充分搅拌均匀,冷却至80℃~95℃投入壳聚糖季氨盐并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抗菌混合组;S2将聚氨酯组、聚醚、硅油、苯酚、二氯甲烷、聚硅氧烷共聚物、抗菌混合组投入发泡反应釜进行发泡反应制得所述抗菌脂肪棉。将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在乙二醇中充分混合后,再投入壳聚糖季氨盐,从而形成抗菌混合组,在后续发泡工艺中,能使得纳米氧化锌颗粒分布均匀。纳米氧化锌与壳聚糖季氨盐共同承担抗菌功能,且在壳聚糖季氨盐作用下,纳米氧化锌不易产生团聚,分布更均匀。其中,步骤S2中,在反应釜发泡反应中抗菌混合组分两次投入,首先在聚氨酯组、聚醚、硅油、苯酚、二氯甲烷、聚硅氧烷共聚物投入反应釜后升温至45℃~50℃时投入重量比50%~70%的抗菌混合组,在反应釜发泡尾温90℃~95℃时投入剩余抗菌混合组。在发泡工艺过程中,反应釜最大温度可达到280℃,此时抗菌混合组能使得脂肪棉形成均匀的多孔效应,而在发泡尾温过程中,投入剩余抗菌混合组能实现发泡尾成型分布,实现一定地孔隙均匀分布,在不影响脂肪棉的透气孔隙率情况下,实现抗菌混合组的最大化均匀分布,具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抗菌效果。本案中,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包括纳米炭颗粒,即其为纳米氧化锌和纳米炭的共混粒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n所述抗菌脂肪棉按照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份聚氨酯组、聚醚135~165份、乙二醇12~55份、硅油9~15份、苯酚5~8份、二氯甲烷3~5份、聚硅氧烷共聚物2~3份、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2~3份、壳聚糖季氨盐0.2~0.6份,/n所述聚氨酯组包括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述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25:2~5,/n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包括质量占比大于90%的纳米氧化锌,/n所述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nS1将乙二醇加热至185℃~190℃投入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并充分搅拌均匀,冷却至80℃~95℃投入壳聚糖季氨盐并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抗菌混合组;/nS2将聚氨酯组、聚醚、硅油、苯酚、二氯甲烷、聚硅氧烷共聚物、抗菌混合组投入发泡反应釜进行发泡反应制得所述抗菌脂肪棉。/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脂肪棉按照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份聚氨酯组、聚醚135~165份、乙二醇12~55份、硅油9~15份、苯酚5~8份、二氯甲烷3~5份、聚硅氧烷共聚物2~3份、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2~3份、壳聚糖季氨盐0.2~0.6份,
所述聚氨酯组包括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述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25:2~5,
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包括质量占比大于90%的纳米氧化锌,
所述抗菌脂肪棉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乙二醇加热至185℃~190℃投入纳米氧化锌抗菌粒子组并充分搅拌均匀,冷却至80℃~95℃投入壳聚糖季氨盐并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抗菌混合组;
S2将聚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先明叶刚徐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