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581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进料输送机、成型机、干燥机、出料输送机、循环风机、冷凝器、加热器和过滤器,所述进料输送机的输入端设置为湿污泥进口,另一端设置为湿污泥出口,且湿污泥出口与成型机输入端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成型机对污泥进行成型处理,并通过干燥机内部的螺旋网带输送机对成型后的湿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在干燥处理过程中,湿污泥与布风管表面布风孔通入的干燥热气流充分接触,分散成型后的湿污泥增加了接触面积,对高粘度污泥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效率高,污泥水分蒸发速度快,相增加了干燥速度和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近年来,工业生产和市政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量逐年增加,这些污泥可能含有重金属或病原体,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安全隐患。污泥干燥作为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意义。由于不同来源的污水成分复杂多样以及污水处理工艺的不同,产生的污泥性质具有非常大的差异。相比于市政污泥,工业污泥粘度高、传热阻力大、脱水难等问题,已然成为污泥干燥工艺的一个技术难点。传统污泥干化工系统,能耗高、热效率低下,生产和运行成本高,不利于节能减排和大规模推广。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包括进料输送机、成型机、干燥机、出料输送机、循环风机、冷凝器、加热器和过滤器,所述进料输送机的输入端设置为湿污泥进口,另一端设置为湿污泥出口,且湿污泥出口与成型机输入端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成型机输出端的第一出料口与所述干燥机输入端的第二进料口相连,且成型机的第一出料口与干燥机内部连通;所述干燥机输入端的第二进料口与成型机输出端的第一出料口相通,干燥机输出端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输送机输入端的第三进料口相连,所述干燥机内部设置有螺旋网带输送机,干燥机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干燥机内部还设置有布风管,且布风管表面设置有多个布风孔,且第一进风口与布风管相连,干燥机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循环风机输入端的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出料输送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三出料口;所述循环风机输出端的第二出风口与冷凝器输入端的第三进风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第三出风口与加热器输入端的第四进风口连通,所述冷凝器通过循环冷却水上水和循环冷却水回水连接外管,所述冷凝器底部一侧的第一排污出口与过滤器一侧的第二排污出口相通,且与全厂污水管网连通,所述冷凝器底部的冷凝液出水口与过滤器顶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加热器输出端的第四出风口与干燥机底部输入端的第一进风口连通,且加热器还与进料输送机底部的蒸汽冷凝液入口连通;所述过滤器底部的出水口与进料输送机底部的加热进水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输送机表面套接两段加热夹套,用于对进料输送机内部的湿污泥件预热以及加热工作,且进料输送机通过管程输送湿污泥,进料输送机的壳程通过管路分别通过蒸汽冷凝液入口和加热进水口分别与加热器和过滤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出料输送机表面套接冷却夹套,用于对出料输送机内部的干燥的污泥进行降温工作,所述出料输送机底部的进液口与进料输送机顶部的蒸汽冷凝液出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采用蒸汽加热、电加热或其它热源加热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外管利用循环冷却水上水向冷凝器内部通入降温用循环冷却水;S2:启动循环风机,通过循环风机使得整个污泥干燥处理系统的各个部件内部压力稳定;S3:冷凝器的第三出风口通过第四进风口向加热器内部通入蒸汽,加热器对内部蒸汽进行加热,并通过蒸汽冷凝液入口向进料输送机内部输入蒸汽冷凝液;S4:启动出料输送机,直至出料输送机内部的出料螺旋稳定工作;S5:出料输送机内部出料螺旋启动一段时间后,启动干燥机内部螺旋网带输送机;S6:螺旋网带输送机启动一段时间后启动成型机;S7:系统成型机启动一段时间后启动进料输送机;S8:通过湿污泥进口向进料输送机内部输送湿污泥,进料输送机通过湿污泥出口将湿污泥排出,并通过第一进料口输入到成型机内部,成型机将湿污泥挤压成粒状或条状,通过第一出料口排出,并通过第二进料口进入干燥机的网带输送机表面内部,污泥在网带输送机上螺旋上升运动,加热器通过第四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向布风管底部通入热风,并利用多个布风孔散布置整个干燥机内部,使得湿污泥接触干燥;S9:调整干燥机内网带输送机的转速,控制湿污泥在干燥机内部的停留时间;S10:通过取样检测干燥机内部湿污泥的含水率,含水率满足要求后,控制稳定网带输送机转速。S11:干燥机内部污泥干燥的含湿空气在循环风机的动力作用下通过第三进风口进入冷凝器内部,湿空气经冷凝器降温后,析出冷凝液;冷凝液通过出水口进入过滤器;冷凝器和过滤器分别通过第一排污出口和第二排污出口排至厂房管沟,排污阀控制间歇排污;冷凝液中携带部分固体杂质,通过过滤器去除,保证下游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传热效率;S12:通过过滤器过滤的冷凝液用于对进料输送机前段湿污泥加热;通过加热器排出的蒸汽冷凝液用于对进料输送机后段湿污泥加热,进料输送机通过蒸汽冷凝液出口将蒸汽冷凝液通过进液口进入出料输送机内部,对出料输送机内部的干燥污泥进行降温,便于后续临时储存或运输,蒸汽冷凝液去外管回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成型机对污泥进行成型处理,并通过干燥机内部的螺旋网带输送机对成型后的湿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在干燥处理过程中,湿污泥与布风管表面布风孔通入的干燥热气流充分接触,分散成型后的湿污泥增加了接触面积,对高粘度污泥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效率高,污泥水分蒸发速度快,相增加了干燥速度和干燥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循环风机的动力将干燥机内部干燥后的湿热空气通入冷凝器内部进行降温处理,析出的冷凝液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对进料输送机内部的湿污泥进行预热处理;干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后循环用于干燥机内部的污泥干化,系统内的不凝汽定期排放,排放后气体处置后安全达标排放,充分的对系统内部换热后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达到对能源的显著节约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干燥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输送机;101、湿污泥进口;102、湿污泥出口;103、蒸汽冷凝液入口;104、蒸汽冷凝液出口;105、加热进水口;2、成型机;201、第一进料口;202、第一出料口;3、干燥机;301、第二进料口;302、网带输送机;303、第二出料口;304、第一出风口;305、第一进风口;306、布风管;4、出料输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输送机(1)、成型机(2)、干燥机(3)、出料输送机(4)、循环风机(5)、冷凝器(6)、加热器(7)和过滤器(8),所述进料输送机(1)的输入端设置为湿污泥进口(101),另一端设置为湿污泥出口(102),且湿污泥出口(102)与成型机(2)输入端的第一进料口(201)连通;/n所述成型机(2)输出端的第一出料口(202)与所述干燥机(3)输入端的第二进料口(301)相连,且成型机(2)的第一出料口(202)与干燥机(3)内部连通;/n所述干燥机(3)输入端的第二进料口(301)与成型机(2)输出端的第一出料口(202)相通,干燥机(3)输出端的第二出料口(303)与所述出料输送机(4)输入端的第三进料口(401)相连,所述干燥机(3)内部设置有螺旋网带输送机(302),干燥机(3)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305),干燥机(3)内部还设置有布风管(306),且布风管(306)表面设置有多个布风孔,且第一进风口(305)与布风管(306)相连,干燥机(3)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304),所述第一出风口(304)与循环风机(5)输入端的第二进风口(501)连通;/n所述出料输送机(4)输出端设置有第三出料口(402);/n所述循环风机(5)输出端的第二出风口(502)与冷凝器(6)输入端的第三进风口(601)连通;/n所述冷凝器(6)的第三出风口(602)与加热器(7)输入端的第四进风口(701)连通,所述冷凝器(6)通过循环冷却水上水和循环冷却水回水连接外管,所述冷凝器(6)底部一侧的第一排污出口(603)与过滤器(8)一侧的第二排污出口(803)相通,且与全厂污水管网连通,所述冷凝器(6)底部的冷凝液出水口(604)与过滤器(8)顶部的进水口(801)相连;/n所述加热器(7)输出端的第四出风口(702)与干燥机(3)底部输入端的第一进风口(305)连通,且加热器(7)还与进料输送机(1)底部的蒸汽冷凝液入口(103)连通;/n所述过滤器(8)底部的出水口(802)与进料输送机(1)底部的加热进水口(10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输送机(1)、成型机(2)、干燥机(3)、出料输送机(4)、循环风机(5)、冷凝器(6)、加热器(7)和过滤器(8),所述进料输送机(1)的输入端设置为湿污泥进口(101),另一端设置为湿污泥出口(102),且湿污泥出口(102)与成型机(2)输入端的第一进料口(201)连通;
所述成型机(2)输出端的第一出料口(202)与所述干燥机(3)输入端的第二进料口(301)相连,且成型机(2)的第一出料口(202)与干燥机(3)内部连通;
所述干燥机(3)输入端的第二进料口(301)与成型机(2)输出端的第一出料口(202)相通,干燥机(3)输出端的第二出料口(303)与所述出料输送机(4)输入端的第三进料口(401)相连,所述干燥机(3)内部设置有螺旋网带输送机(302),干燥机(3)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305),干燥机(3)内部还设置有布风管(306),且布风管(306)表面设置有多个布风孔,且第一进风口(305)与布风管(306)相连,干燥机(3)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304),所述第一出风口(304)与循环风机(5)输入端的第二进风口(501)连通;
所述出料输送机(4)输出端设置有第三出料口(402);
所述循环风机(5)输出端的第二出风口(502)与冷凝器(6)输入端的第三进风口(601)连通;
所述冷凝器(6)的第三出风口(602)与加热器(7)输入端的第四进风口(701)连通,所述冷凝器(6)通过循环冷却水上水和循环冷却水回水连接外管,所述冷凝器(6)底部一侧的第一排污出口(603)与过滤器(8)一侧的第二排污出口(803)相通,且与全厂污水管网连通,所述冷凝器(6)底部的冷凝液出水口(604)与过滤器(8)顶部的进水口(801)相连;
所述加热器(7)输出端的第四出风口(702)与干燥机(3)底部输入端的第一进风口(305)连通,且加热器(7)还与进料输送机(1)底部的蒸汽冷凝液入口(103)连通;
所述过滤器(8)底部的出水口(802)与进料输送机(1)底部的加热进水口(10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输送机(1)表面套接两段加热夹套,用于对进料输送机(1)内部的湿污泥件预热以及加热工作,且进料输送机(1)通过管程输送湿污泥,进料输送机(1)的壳程通过管路分别通过蒸汽冷凝液入口(103)和加热进水口(105)分别与加热器(7)和过滤器(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粘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输送机(4)表面套接冷却夹套,用于对出料输送机(4)内部的干燥的污泥进行降温工作,所述出料输送机(4)底部的进液口(403)与进料输送机(1)顶部的蒸汽冷凝液出口(104)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争刚汪炎张铭龚幸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