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式除雾器及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68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水式除雾器及脱硫吸收塔,集水式除雾器由除雾集水元件组成。除雾集水元件形状包括至少一个波长的正弦曲线,且其上还是设置有钩状部,钩状部与正弦曲线的波峰形成了V型的集水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水式除雾器及脱硫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除雾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冲洗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脱硫系统在对除雾器冲洗时冲洗水直接排入脱硫吸收塔下方的浆池中,造成大量的冲洗水进入浆池,该方案可能造成浆池中的工艺水不平衡,进而可能造成脱硫吸收塔无法正常工作或脱硫效率下降。水平衡是FGD系统中的重要平衡,水循环率对系统的稳定,石膏的品质,设备的材料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水循环率的大小对吸收塔和管路中的浆液中的固体组分的含量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颗粒较小的组分。如加大水循环率,即减小废水的排放量,则会加大液体中Cl离子和硫酸根的含量,对设备管道的材质要求高,石膏的纯度差。但是如果加大废水的排放量,则会增加废水处理系统的建造成本及废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同时耗水量增加。所以合理的选择,确定水平衡对于优化系统设计、降低成本及节约用水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控制水平衡则需控制系统用水及系统耗水。湿法脱硫系统的用水可分为5大类:石灰石制浆用水,设备冲洗用水,设备冷却用水,启动/调整用水及废水处理系统用水;而系统的耗水点主要有:烟气以气态形式带入到大气中的水(即塔内蒸发水),烟气以液态水的形式带入到大气中的水,石膏排出时的附着水和结晶水以及FGD系统的排出废水。伴随着锅炉效率的提升以及烟气再热系统的利用,脱硫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存在着降低的趋势,由此带来系统耗水蒸发量的减少,使得控制脱硫吸收塔内水平衡愈加困难。故如能大幅降低除雾器冲洗用水的回落,则系统易于实现水平衡。现有设备集水效率低,结构复杂,通流面积小,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压降过大,造成整体系统能耗大幅增强。另外,在收集除雾器冲洗水的过程中,同时会掺入大量的雾滴浆液,导致收集下的水质很差,很难重复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脱硫吸收塔内除雾器冲洗水收集装置,且装置本身具备烟气处理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雾集水元件,除雾集水元件形状包括至少一个波长的正弦曲线,且其上还是设置有钩状部,钩状部与正弦曲线的波峰形成了V型的集水槽。本技术在提供了一种集水式除雾器,包括构成V形的两组除雾集水模块,每组除雾集水模块包括多个除雾集水元件,集水槽通向设置在V形除雾集水模块底端的导流管路,导流管路通往脱硫吸收塔外。进一步地,采用梳型卡穿棒连接在端板之上。进一步地,每组除雾集水元件之间固定间距30-40mm。进一步地,除雾集水元件的安装角度与水平成30-50°夹角。进一步地,导流管路与水平成3-5°角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如上述的集水式除雾器,集水式除雾器被设置在冷除雾器之下。本技术采用正弦+单钩或凹槽的结构,在正弦结构离心力的作用下,除雾器收集水大部分进去单钩或凹槽结构内部。在35-37.5的斜度作用下迅速流至下端板至集液装置,之后外排至塔外。结构类似除雾器结构,结构简单自身阻力大致为100pa左右,流速3m/s。设备由于结构简单,体积轻巧可以除雾器的粗除雾之上,有效的在空间上隔绝与浆液雾滴的接触。设备本身具有高效的除雾功能,及是收集水器亦是高效的除雾器。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脱硫吸收塔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集水式除雾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除雾集水元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集水式除雾器1被设置在脱硫吸收塔2内,位于冷除雾器3之下。如图2-3所示,集水式除雾器1具有气流均布及收集塔内回落水的功能,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除雾集水元件10,以及用于固定和连接各个除雾集水元件11的两侧端板4。除雾集水元件10的形状包括至少一个波长的正弦曲线11,且其上还是设置有钩状部12,钩状部12与正弦曲线11的波峰共同限定了V型的集水槽13,当湿烟气在脱硫吸收塔2内自下而上通过集水式除雾器1时,水雾在除雾集水元件10凝结,并在离心力作用下汇集至V型的集水槽13中,V型的集水槽13具有斜度,使得其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流至下端板5处,并进入到导流管路8中,并进而被导出脱硫吸收塔2之外。集水式除雾器1的除雾集水元件10分为两组,构成V形,导流管路8位于V形底端,水平成3-5°角度,用收集水导流后至吸收塔外。除雾集水元件10与端板4采用梳型卡穿棒连接。除雾集水元件10之间有固定间距30-40mm,棒体使除雾集水元件10固定无法移动。除雾集水元件10安装角度与水平成30-50°夹角,便于收集水的流动导出。集水式除雾器1的整体模块与支架形成整体,搭接在脱硫吸收塔2的钢梁上,支架具有限位放置水平移动,依靠自身重力放置竖直移动。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水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V形的两组除雾集水模块,每组除雾集水模块包括多个除雾集水元件,所述的除雾集水元件形状包括至少一个波长的正弦曲线,且其上还设置有钩状部,所述钩状部与所述正弦曲线的波峰形成了V型的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通向设置在所述V形除雾集水模流底端的导流管路,所述的导流管路通往脱硫吸收塔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V形的两组除雾集水模块,每组除雾集水模块包括多个除雾集水元件,所述的除雾集水元件形状包括至少一个波长的正弦曲线,且其上还设置有钩状部,所述钩状部与所述正弦曲线的波峰形成了V型的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通向设置在所述V形除雾集水模流底端的导流管路,所述的导流管路通往脱硫吸收塔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式除雾器,其中,所述的除雾集水元件采用梳型卡穿棒连接在端板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磊张爱丰章小婷郑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