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737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焚烧格、置入口、衔接箱、废气处理箱、衔接管,置入口焊接于焚烧格外表面且铰链连接,衔接箱固定于焚烧格上端且相互衔接,衔接箱远离焚烧格的一端与废气处理箱相连接,衔接管焊接于衔接箱外表面且相互贯通,其废气所飘升上来的焦烟将会与引导道内壁的滑壁所接触,通过斜块安装汇集道的倾斜角度,后端的硬块将会持续保持自身的硬力,其内滑弧的滑动与导体的倾斜角度,能够在焦油着附于内壁上时,对其进行引导汇集处理,位于斜道内部滑动,衔接在硬节块之间的托动条将会适当的对硬节块起到调整软度的作用,能够在焦油位于引导道时,对其持续的引导汇集,并且能够将其匀分开来均匀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汇集于一堆,将其通过设备封闭焚烧,底部做垃圾焚烧箱,其焚烧后的废气将会往上端飘动,其位于上端的废气处理设备将会对上飘的废气进行处理后在释放。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垃圾焚烧的废气处理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垃圾焚烧出的废气中带有的焦烟,会跟随废气一并上飘,其焦烟会粘附于废气处理格的内壁上,从而形成焦油,在于废气内部的水蒸气接触混合从而往下滴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垃圾焚烧出的废气中带有的焦烟,会跟随废气一并上飘,其焦烟会粘附于废气处理格的内壁上,从而形成焦油,在于废气内部的水蒸气接触混合从而往下滴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焚烧格、置入口、衔接箱、废气处理箱、衔接管,所述置入口焊接于焚烧格外表面且铰链连接,所述衔接箱固定于焚烧格上端且相互衔接,所述衔接箱远离焚烧格的一端与废气处理箱相连接,所述衔接管焊接于衔接箱外表面且相互贯通。所述废气处理箱包括通口、顶接层、内隔层,所述顶接层与内隔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口位于内隔层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隔层包括引导道、环隔层,所述引导道外环与环隔层内壁相贴合,所述环隔层为圆环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道包括汇集道、斜块、隔面条、滑壁,所述汇集道嵌入于滑壁内部,所述隔面条贴合于两个斜块之间,所述汇集道呈螺旋状下旋,所述斜块为倾斜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集道包括导体、弧块、内置格,所述导体位于两个弧块之间,所述弧块内部安装有内置格,所述导体为倾斜结构,所述内置格呈空口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块包括硬块、垂边、滑块、内滑弧、外兜弧,所述垂边固定于两个滑块之间,所述滑块抵在硬块外表面,所述内滑弧贴合于外兜弧内环,所述内滑弧为弧形光滑面,所述滑块呈四边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体包括内垂块、垂向体、斜道,所述垂向体与斜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垂块固定于斜道内壁,所述内垂块为三角形结构且均匀分布,所述垂向体呈字型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垂块包括硬节块、托动条,所述托动条贴合于两个硬节块之间,所述托动条自身具有一定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其废气所飘升上来的焦烟将会与引导道内壁的滑壁所接触,通过斜块安装汇集道的倾斜角度,当焦油滑于滑块表面时,主要外表面与焦油接触,让焦油能够顺着表面滑动,后端的硬块将会持续保持自身的硬力,其内滑弧的滑动与导体的倾斜角度,能够在焦油着附于内壁上时,对其进行引导汇集处理。2.位于斜道内部滑动,衔接在硬节块之间的托动条将会适当的对硬节块起到调整软度的作用,在衔接部位受力时,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在焦油位于引导道时,对其持续的引导汇集,并且能够将其匀分开来均匀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废气处理箱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隔层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引导道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汇集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弧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内垂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焚烧格-11、置入口-22、衔接箱-33、废气处理箱-44、衔接管-55、通口-401、顶接层-402、内隔层-403、引导道-001、环隔层-002、汇集道-e01、斜块-e02、隔面条-e03、滑壁-e04、导体-s01、弧块-s02、内置格-s03、硬块-w01、垂边-w02、滑块-w03、内滑弧-w04、外兜弧-w05、内垂块-g01、垂向体-g02、斜道-g03、硬节块-511、托动条-5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焚烧格11、置入口22、衔接箱33、废气处理箱44、衔接管55,所述置入口22焊接于焚烧格11外表面且铰链连接,所述衔接箱33固定于焚烧格11上端且相互衔接,所述衔接箱33远离焚烧格11的一端与废气处理箱44相连接,所述衔接管55焊接于衔接箱33外表面且相互贯通。所述废气处理箱44包括通口401、顶接层402、内隔层403,所述顶接层402与内隔层4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口401位于内隔层403内壁。其中,所述内隔层403包括引导道001、环隔层002,所述引导道001外环与环隔层002内壁相贴合,所述环隔层002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引导道001当有物体置于内部,将会引导其的流动方向,所述环隔层002间隔开内部与外物之间。其中,所述引导道001包括汇集道e01、斜块e02、隔面条e03、滑壁e04,所述汇集道e01嵌入于滑壁e04内部,所述隔面条e03贴合于两个斜块e02之间,所述汇集道e01呈螺旋状下旋,所述斜块e02为倾斜状态,所述滑壁e04与焦烟大面积的接触,让其进行着附后顺着滑动,所述汇集道e01对下滑的焦油进行汇集引导,所述斜块e02控制内部的倾斜角度。其中,所述汇集道e01包括导体s01、弧块s02、内置格s03,所述导体s01位于两个弧块s02之间,所述弧块s02内部安装有内置格s03,所述导体s01为倾斜结构,所述内置格s03呈空口结构,所述弧块s02在焦油着附时,对其进行引导汇集流动,所述导体s01将焦油引导汇集流动于一体。其中,所述弧块s02包括硬块w01、垂边w02、滑块w03、内滑弧w04、外兜弧w05,所述垂边w02固定于两个滑块w03之间,所述滑块w03抵在硬块w01外表面,所述内滑弧w04贴合于外兜弧w05内环,所述内滑弧w04为弧形光滑面,所述滑块w03呈四边形结构,所述滑块w03主要外表面与焦油接触,让焦油能够顺着表面滑动,所述垂边w02在衔接部位受力时,将会有所延伸其的面积,对其进行扩张范围,所述硬块w01保持受力部位内部的硬力。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将垃圾通过置入口22置入焚烧格11内部,进行焚烧处理,使其垃圾焚烧后的废气往上端的衔接箱33与废气处理箱44进行输送,其废气将会通过通口401进行输送,位于内部进行废气净化处理,其废气所飘升上来的焦烟将会与引导道001内壁的滑壁e04所接触,其滑壁e04表面着附着焦油与上升的水汽一并混合时,其将会随着重力往下落,将会掉入螺旋缠绕的汇集道e01内部,通过斜块e02安装汇集道e01的倾斜角度,使其焦油能够滴落于导体s01内部,顺着弧块s02的弧度往内置格s03内部滑动,当焦油滑于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焚烧格(11)、置入口(22)、衔接箱(33)、废气处理箱(44)、衔接管(55),所述置入口(22)焊接于焚烧格(11)外表面且铰链连接,所述衔接箱(33)固定于焚烧格(11)上端且相互衔接,所述衔接箱(33)远离焚烧格(11)的一端与废气处理箱(44)相连接,所述衔接管(55)焊接于衔接箱(33)外表面且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n所述废气处理箱(44)包括通口(401)、顶接层(402)、内隔层(403),所述顶接层(402)与内隔层(4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口(401)位于内隔层(403)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焚烧格(11)、置入口(22)、衔接箱(33)、废气处理箱(44)、衔接管(55),所述置入口(22)焊接于焚烧格(11)外表面且铰链连接,所述衔接箱(33)固定于焚烧格(11)上端且相互衔接,所述衔接箱(33)远离焚烧格(11)的一端与废气处理箱(44)相连接,所述衔接管(55)焊接于衔接箱(33)外表面且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处理箱(44)包括通口(401)、顶接层(402)、内隔层(403),所述顶接层(402)与内隔层(4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口(401)位于内隔层(403)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层(403)包括引导道(001)、环隔层(002),所述引导道(001)外环与环隔层(002)内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厂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道(001)包括汇集道(e01)、斜块(e02)、隔面条(e03)、滑壁(e04),所述汇集道(e01)嵌入于滑壁(e04)内部,所述隔面条(e03)贴合于两个斜块(e0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淑花
申请(专利权)人:瑞康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