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49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其结构包括生产架、输送带、检测仓、补光灯、下料手,生产架上连接有下料手,下料手与补光灯之间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补光灯底部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上设置有检测仓,检测仓包括相机、滚导道、仓壁、送料口、存储箱,相机和存储箱连接在仓壁,仓壁连接生产架内,且仓壁内连接有滚导道,滚导道之间设置有送料口,在助力组件内部设置有触缓件和缩合装置,利用触缓件和缩合装置与平撑板相配合,当电感器在斜板上偏斜时,首先将会根据斜板的倾斜角度和触缓件的缓冲反向,而改变且其自身偏斜角度,配合缩合装置平稳扣压,呈静止状态被带入存储箱中进行监测,保证相机内成像稳定。保证相机内成像稳定。保证相机内成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领域,特别的,是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电感器是由导线盘绕磁芯或铁磁性材料而制成的一种储能元件,在电感元件包装之前,需要对电感元件进行检测,包括电感元件尺寸检测和外观检测,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进行包装销售,现有的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在使用时会出现以下弊端:
[0003]由于电感器的检测一般是通过输送带输送进检测口内,然后在通过相机对电感器进行图像捕捉,当圆盘形电感器在垂直滚入检测仓时,将会与检测口内部来回反弹接触,离心力减小,才开始偏斜,以致于最后电感器是平躺着颠簸,造成电感器短时间内颠簸速度加快,使得相机内图像出现拖尾模糊,降低生产线的检测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其结构包括生产架、输送带、检测仓、补光灯、下料手,所述生产架上连接有下料手,所述下料手与补光灯之间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所述补光灯底部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检测仓,所述检测仓包括相机、滚导道、仓壁、送料口、存储箱,所述相机和存储箱连接在仓壁,所述仓壁连接生产架内,且仓壁内连接有滚导道,所述滚导道之间设置有送料口。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口包括横杠、胶套、助力组件、环扣、边辅层,所述横杠通过边辅层连接在滚导道上,所述边辅层连接在胶套上,所述胶套连接在助力组件和环扣上,所述助力组件安装在环扣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力组件包括竖板、触缓件、斜板、平撑板、缩合装置,所述竖板连接在环扣上,且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活动卡合在胶套内,且安装有触缓件和平撑板,所述触缓件和平撑板之间设置有缩合装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撑板过渡配合在斜板和胶套之间,将会间接改变缩合装置低位的支撑角度。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缓件包括凹槽、气袋、固定座、凸扣、连杆,所述凹槽连接在竖板上,所述固定座连接缩合装置和斜板之间,且连接有气袋,所述气袋连接有凸扣,所述凸扣通过连杆与凹槽过渡配合。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缩合装置包括夹爪、护环、导向结构、活动片,所述护环连接在斜板上,且连接有夹爪,所述活动片连接在护环之间,所述夹爪上安装有导向结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弹接扣、内卡顶、张合件、滚轮、托腔,所述弹接扣连接在护环上,且连接在有托腔,所述托腔与夹爪间接配合,且托腔上安装有内卡顶和张合件,所述内卡顶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活动片过渡配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合件包括承接槽、窜球、外限板、复位滑轨,所述
外限板活动卡合在托腔内,所述承接槽内间接配合有窜球,所述窜球滑动配合在复位滑轨之间。
[0012]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在助力组件内部设置有触缓件和缩合装置,利用触缓件和缩合装置与平撑板相配合,当电感器在斜板上偏斜时,首先将会根据斜板的倾斜角度和触缓件的缓冲反向,而改变且其自身偏斜角度,配合缩合装置平稳扣压,呈静止状态被带入存储箱中进行监测,保证相机内成像稳定。
[0015]2、本专利技术因凸扣的顶部与凹槽结构大小相吻合,所以在气袋间接受电感器颠簸震动时,使其带动凸扣靠近凹槽且拼接在一起,可以轻松调节触缓件的高度,大大提高了触缓件对电感器颠簸缓冲的灵活性。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托腔底部与夹爪间接配合,其托腔能够带动夹爪旋转进行夹取角度的补偿,提高夹取精度,便于电容器能够准确进入下一工作进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检测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送料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助力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触缓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缩合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向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张合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生产架

1、输送带

2、检测仓

3、补光灯

4、下料手

5、相机

31、滚导道

32、仓壁

33、送料口

34、存储箱

35、横杠

341、胶套

342、助力组件

343、环扣

344、边辅层

345、竖板

431、触缓件

432、斜板

433、平撑板

434、缩合装置

435、凹槽

321、气袋

322、固定座

323、凸扣

324、连杆

325、夹爪

351、护环

352、导向结构

353、活动片

354、弹接扣

53a1、内卡顶

53a2、张合件

53a3、滚轮

53a4、托腔

53a5、承接槽

a31、窜球

a32、外限板

a33、复位滑轨

a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其结构包括生产架1、输送带2、检测仓3、补光灯4、下料手5,所述生产架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料手5,所述下料手5与补光灯4之间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所述补光灯4底部安装有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上设置有检测仓3,所述检测仓3包括相机31、滚导道32、仓壁33、送料口34、存储箱35,所述相机31和存储箱35固定连接在仓壁33内部,所述仓壁33焊接连接生产架1内部,且其内壁嵌接
连接有滚导道32,所述滚导道32之间设置有送料口34,所述送料口34包括横杠341、胶套342、助力组件343、环扣344、边辅层345,所述横杠341通过边辅层345固定连接在滚导道32上,所述边辅层345设有两个,均嵌接连接在胶套342上,所述胶套342套接连接在助力组件343和环扣344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生产架(1)、输送带(2)、检测仓(3)、补光灯(4)、下料手(5),所述生产架(1)上连接有下料手(5),所述下料手(5)与补光灯(4)之间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所述补光灯(4)底部安装有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上设置有检测仓(3),所述检测仓(3)包括相机(31)、滚导道(32)、仓壁(33)、送料口(34)、存储箱(35),所述相机(31)和存储箱(35)连接在仓壁(33),所述仓壁(33)连接生产架(1)内,且仓壁(33)内连接有滚导道(32),所述滚导道(32)之间设置有送料口(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口(34)包括横杠(341)、胶套(342)、助力组件(343)、环扣(344)、边辅层(345),所述横杠(341)通过边辅层(345)连接在滚导道(32)上,所述边辅层(345)连接在胶套(342)上,所述胶套(342)连接在助力组件(343)和环扣(344)上,所述助力组件(343)安装在环扣(34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组件(343)包括竖板(431)、触缓件(432)、斜板(433)、平撑板(434)、缩合装置(435),所述竖板(431)连接在环扣(344)上,且连接有斜板(433),所述斜板(433)活动卡合在胶套(342)内,且安装有触缓件(432)和平撑板(434),所述触缓件(432)和平撑板(434)之间设置有缩合装置(4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感器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撑板(434)过渡配合在斜板(433)和胶套(34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淑花
申请(专利权)人:瑞康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