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微胶囊奶茶液体饮料技术

技术编号:286431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微胶囊奶茶液体饮料,所述制作方法包括:研磨茶叶原料得茶粉,将所述茶粉与0~6℃的水,按照1:3~5的质量比混合后,进行萃取得浓缩茶汤;将包括所述浓缩茶汤、乳粉、糖类物质、乳清蛋白粉、酪蛋白酸钠、第一乳化剂、水在内的第一原料混合均匀,得第一混合溶液;将包括中链甘油三酯、第二乳化剂在内的第二原料混合至料液透明,得第二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均匀,进行均质得混合料液;所述混合料液经杀菌,喷雾冷冻干燥,制成微胶囊奶茶。通过该制作方法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奶茶产品,饮用便捷,有效保留了奶、茶中的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微胶囊奶茶液体饮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奶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及其制作方法与微胶囊奶茶液体饮料。
技术介绍
奶茶由于兼具奶与茶的双重营养,是当下人们生活中经常消费的饮料。传统现调奶茶的方法是:将茶用水煮好后,在茶汤里加入鲜奶,不断搅动,直至茶、奶的风味充分混合,滤去茶叶即可。现调奶茶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调奶茶的制作方法不再适合当下人们的饮食需求,可快速冲饮的奶茶便应运而生。市售的固体粉末奶茶,大多采用白砂糖、乳粉、植脂末、速溶茶粉作为配料,混合均匀而成,在冲调时不支持冷水冲调,仅支持热水冲调,冲调后的奶茶,奶味与茶味的风味融合度较差,口感并不好。尤其是其中的速溶茶粉,由于使用传统制茶工艺,容易出现水浸导致的焖煮味及其他不良风味,使得奶茶中的茶滋味更差。除了上述问题,很多商家为降低奶茶的成本,获取更多利润,还会直接使用没有乳粉,只有糖、植脂末和速溶茶粉混合后的奶茶进行冲调售卖,这是因为植脂末是在氢化植物油中加入各种添加剂,通过香精调味后得到的。植脂末的风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研磨茶叶原料得到茶粉,将所述茶粉与0~6℃的水按照1:3~5的质量比混合后,保持混合后体系的温度在0~6℃进行萃取,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即为浓缩茶汤;/n将包括所述浓缩茶汤、乳粉、糖类物质、乳清蛋白粉、酪蛋白酸钠、第一乳化剂、水在内的第一原料混合均匀后,得第一混合溶液;/n将包括中链甘油三酯、第二乳化剂在内的第二原料混合至料液透明,得第二混合溶液;/n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后,进行均质,得混合料液;/n所述混合料液经过杀菌后,进行喷雾冷冻干燥,制成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研磨茶叶原料得到茶粉,将所述茶粉与0~6℃的水按照1:3~5的质量比混合后,保持混合后体系的温度在0~6℃进行萃取,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即为浓缩茶汤;
将包括所述浓缩茶汤、乳粉、糖类物质、乳清蛋白粉、酪蛋白酸钠、第一乳化剂、水在内的第一原料混合均匀后,得第一混合溶液;
将包括中链甘油三酯、第二乳化剂在内的第二原料混合至料液透明,得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后,进行均质,得混合料液;
所述混合料液经过杀菌后,进行喷雾冷冻干燥,制成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原料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普洱茶、花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研磨使用球磨机进行,研磨的时间为45~75min;
所述茶粉的粒径小于1500目;
所述萃取的时间为5~10min,萃取方法是机械压榨浸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料还包括营养粉,所述营养粉包括豆浆粉、米粉、南瓜粉、燕麦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粉包括全脂乳粉、半脱脂乳粉、脱脂乳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糖类物质包括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乳化剂包括硬脂酰乳酸钠;
优选的,所述第一原料还包括稳定剂,所述稳定剂包括磷酸氢二钾、三聚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胶囊奶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所述浓缩茶汤15~25%、乳粉3~5%、糖类物质15~25%、乳清蛋白粉2~8%、营养粉5~8%、酪蛋白酸钠1~5%、硬脂酰乳酸钠0.5~1%、磷酸氢二钾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