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溶绿茶
本专利技术涉及速溶饮品
,具体涉及一种速溶绿茶。
技术介绍
速溶绿茶是一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根据其溶解性分为热溶和冷溶两种类型,速溶绿茶是茶叶深加工产物,原料来源广泛,既可直接饮用,又可与水果汁、糖等辅料调配饮用,从而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且速溶绿茶原料中所带的重金属、砂石和农药残留物等在加工过程中均随叶渣一起除去,是一种比较纯净的饮品;关于速溶绿茶的介绍,可参见:宋小宁,速溶绿茶的工艺研究与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D],成都:西华大学,2016。目前速溶绿茶在饮用时,需将其倒入水杯中进行冲泡,而速溶绿茶的冲泡口感效果受其中绿茶成分溶解程度的影响,绿茶精华在深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质量,决定着速溶绿茶的优良口感,同时伴随着较高的成本,并且在冲泡的过程中仍需要晃动水杯,以促进其溶解的过程。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速溶绿茶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0880128057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速溶绿茶,其在饮用时能得到充分的美味及香味,粉体色及饮用时的水色呈鲜艳的绿色,且从粉体溶解开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溶绿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n绿茶精华16-20份、/nβ-环糊精组合物10-12份、/n柠檬干粉末6-9份、/n小苏打4-6份、/n红花黄色素0.5-0.8份;/n且柠檬干粉末被分为两份,其中的一份与小苏打和红花黄色素混合,余下的一份随绿茶精华和β-环糊精组合物相混合;所述速溶绿茶包括以下生产步骤:/nS1、蒸发浸提:将所选的绿茶放入浸提罐中,加入蒸馏水并在82-88℃的条件下浸提45-50min,其中蒸馏水与绿茶的质量比在21:1-25:1范围内;/nS2、滤离浓缩:待S1中制取的绿茶浸提液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在1200-1800r/min的条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溶绿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绿茶精华16-20份、
β-环糊精组合物10-12份、
柠檬干粉末6-9份、
小苏打4-6份、
红花黄色素0.5-0.8份;
且柠檬干粉末被分为两份,其中的一份与小苏打和红花黄色素混合,余下的一份随绿茶精华和β-环糊精组合物相混合;所述速溶绿茶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蒸发浸提:将所选的绿茶放入浸提罐中,加入蒸馏水并在82-88℃的条件下浸提45-50min,其中蒸馏水与绿茶的质量比在21:1-25:1范围内;
S2、滤离浓缩:待S1中制取的绿茶浸提液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在1200-18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并将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在正压条件下通过300目的筛膜,获得浸提的浓缩液;
S3、包埋干燥:向S2中的浓缩液中添加12-16%浓度的β-环糊精组合物,在42-46℃内超声处理20min,控制添加β-环糊精组合物质量占浓缩液质量的20-25%,且对其进行冷冻干燥,制得速溶绿茶的半成品;
S4、正压封装:将S3中制得的半成品添加至包装袋后,加入柠檬干粉末,再向包装袋内加入挡片(2),并在挡片(2)的上方加入辅剂的膜袋(3),向包装袋和辅剂的膜袋(3)内充入氮气至正压状态,且辅剂的膜袋(3)内的气压高于包装袋内的气压,将包装袋封装起来,其中辅剂的膜袋(3)在包装袋内的质量占比处于25-30%,辅剂的膜袋(3)中添加有柠檬干粉末、小苏打和红黄花色素,其三者间的重量分比例为7:8:1;
其中,S4中所述的包装袋包括袋体(1)、挡片(2)和膜袋(3);所述袋体(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11),袋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环(12);所述凸环(12)靠近于袋体(1)的开口(11)位置;所述袋体(1)的内部还设有挡片(2),挡片(2)的形状匹配于袋体(1)的截面,挡片(2)定位在袋体(1)内壁的凸环(12)上;所述挡片(2)与开口(11)间的袋体(1)内部设有膜袋(3),膜袋(3)的表面与袋体(1)内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