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绕组及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981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线圈绕组及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该线圈绕组包括:一绕线套、多个线圈、多个导接件及至少一导磁件;该绕线套包括:一中央部及多个绕线臂;该中央部具有一出线侧;各该线圈分别缠绕于各该绕线臂,该线圈具有出线部;多个该导接件设置于该中央部的该出线侧,各该导接件包括:一插接部、一挂线部及一连接部;该插接部设置于该中央部的该出线侧;该挂线部连接至该插接部,该挂线部与该插接部形成一倾斜夹角,且该挂线部形成一挂线空间,以容纳该出线部;该连接部连接至该挂线部。因此,利用该挂线部可定位及电性连接该线圈的该出线部,以利后续与电路板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绕组及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线圈绕组及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
技术介绍
公知绕线套用以提供线圈缠绕。线圈缠绕于绕线套后,线圈的出线端再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线圈的出线端在与电路板连接前,如何定位线圈的出线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定位线圈的出线部的线圈绕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定位线圈的出线部的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线圈绕组。在一实施例中,该线圈绕组包括:一绕线套、多个线圈、多个导接件及至少一导磁件;该绕线套包括:一中央部及多个绕线臂;该中央部具有一出线侧;各该绕线臂由该中央部向外延伸;各该线圈分别缠绕于各该绕线臂,该线圈具有出线部;各该导接件设置于该中央部的该出线侧,各该导接件包括:一插接部、一挂线部及一连接部;该插接部设置于该中央部的该出线侧;该挂线部连接至该插接部,该挂线部与该插接部形成一倾斜夹角,且该挂线部形成一挂线空间,该挂线空间能容纳该出线部;该连接部连接至该挂线部;该导磁件结合该绕线套。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中央部还包括多个插置区,多个该插置区设置于多个该绕线臂之间,各该插置区于该出线侧具有一插置孔。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插接部包括一插设区段及一显露区段,该插设区段插设于该插置孔,该显露区段显露于该出线侧。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挂线部包括一第一倾斜区段、一弧形区段及一第二倾斜区段,该弧形区段设置于该第一倾斜区段及该第二倾斜区段之间,且该弧形区段连接该第一倾斜区段及该第二倾斜区段。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第一倾斜区段与该第二倾斜区段呈平行设置。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第一倾斜区段及该弧形区段连接该插接部。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挂线部的该第一倾斜区段与该插接部形成该倾斜夹角。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倾斜夹角为135度~170度。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第一倾斜区段、该弧形区段及该第二倾斜区段之间形成该挂线空间。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挂线部还包括一导入区段,该导入区段连接该第二倾斜区段,该导入区段与该连接部间隔一距离。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导入区段与该连接部呈平行设置。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导入区段能在外力的作用下靠向该连接部,该第二倾斜区段能在外力的作用下靠向该第一倾斜区段。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线圈绕组还包括一焊接部,该焊接部能焊接该出线部至该挂线部。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导入区段抵接至一电路板。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连接部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导接件的该插接部及该连接部呈平行设置。如上所述的线圈绕组,其中,该绕线套包括一第一绕套及一第二绕套,该第一绕套及该第二绕套组合为该中央部及所述绕线臂,该导磁件被该第一绕套及该第二绕套夹持定位。本技术还提供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接件包括:一插接部、一挂线部及一连接部;该插接部设置于该线圈绕组的一出线侧;该挂线部连接至该插接部,该挂线部与该插接部形成一倾斜夹角,且该挂线部形成一挂线空间,该挂线空间能容纳该线圈绕组的一出线部;该连接部连接至该挂线部。因此,本技术的线圈绕组及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可利用该挂线部定位及电性连接该线圈的该出线部,以利后续与电路板的连接。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本技术的线圈绕组的示意图;图2显示本技术的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的示意图;图3显示本技术的线圈绕组形成焊接部的示意图;及图4显示本技术的线圈绕组及电路板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线圈绕组10:绕线套11:中央部12:绕线臂13:第一绕套14:第二绕套111:出线侧112:插置区113:插置孔114:环部131:延伸片20:线圈21:出线部30:导接件31:插接部32:挂线部33:连接部311:插设区段312:显露区段321:挂线空间322:第一倾斜区段323:弧形区段324:第二倾斜区段325:导入区段40:导磁件50:焊接部60:电路板D:距离R:倾斜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显示本技术的线圈绕组的示意图。图2显示本技术的用于线圈绕组的导接件的示意图。配合参阅图1及图2,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线圈绕组1包括一绕线套10、多个线圈20、多个导接件30及至少一导磁件40。该绕线套10包括:一中央部11及多个绕线臂12。该中央部11具有一出线侧111。该中央部11呈中空圆柱状。多个该绕线臂12由该中央部11向外延伸。该绕线套10包括一第一绕套13及一第二绕套14,该第一绕套13及该第二绕套14组合为该中央部11及多个该绕线臂12。该中央部11的该出线侧111设置于该第一绕套13。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该线圈20分别缠绕于多个绕线臂12,即每一绕线臂12上均缠绕有线圈20,每一该线圈具有一出线部21。多个该线圈的多个出线部21位于该出线侧111。该导磁件40结合该绕线套10,该导磁件40设置于与该中央部11及所述绕线臂12的相对位置,且该导磁件40被该第一绕套13及该第二绕套14夹持定位。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该导接件30设置于该中央部11的该出线侧111,各该导接件30包括:一插接部31、一挂线部32及一连接部33。该插接部31设置于该中央部11的该出线侧111。在一实施例中,该中央部11还包括多个插置区112,多个该插置区112设置于多个该绕线臂12之间,即每一插置区112设置于相邻两绕线臂12之间。并且,于该出线侧111,各该插置区112具有一插置孔113,使该导接件30的该插接部31插设于该插置孔113。另外,该中央部11还包括一环部114,环部114形成中空环状,且设置于该中央部的中心部分。多个该插置区112由该中央部11的该环部114朝外延伸,且设置于多个该绕线臂12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该插接部31包括一插设区段311及一显露区段312,该插设区段311插设该插置孔113,该显露区段312显露于该出线侧111。该插接部31呈直立柱状,可为方形柱状、三角形柱状、多角形柱状或圆形柱状等,不限于上述形状。在一实施例中,该挂线部32连接至该插接部31,该挂线部32与该插接部31形成一倾斜夹角R,且该挂线部32形成一挂线空间321,该挂线空间321能容纳该出线部21。该挂线部32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线圈绕组包括:/n一绕线套,包括:/n一中央部,具有一出线侧;及/n多个绕线臂,各该绕线臂由该中央部向外延伸;/n多个线圈,各该线圈分别缠绕于各该绕线臂,该线圈具有出线部;/n多个导接件,各该导接件设置于该中央部的该出线侧,各该导接件包括:/n一插接部,设置于该中央部的该出线侧;/n一挂线部,连接至该插接部,该挂线部与该插接部形成一倾斜夹角,且该挂线部形成一挂线空间,该挂线空间能容纳该出线部;及/n一连接部,连接至该挂线部;及/n至少一导磁件,该导磁件结合该绕线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线圈绕组包括:
一绕线套,包括:
一中央部,具有一出线侧;及
多个绕线臂,各该绕线臂由该中央部向外延伸;
多个线圈,各该线圈分别缠绕于各该绕线臂,该线圈具有出线部;
多个导接件,各该导接件设置于该中央部的该出线侧,各该导接件包括:
一插接部,设置于该中央部的该出线侧;
一挂线部,连接至该插接部,该挂线部与该插接部形成一倾斜夹角,且该挂线部形成一挂线空间,该挂线空间能容纳该出线部;及
一连接部,连接至该挂线部;及
至少一导磁件,该导磁件结合该绕线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中央部还包括多个插置区,各该插置区设置于相邻两该绕线臂之间,各该插置区于该出线侧具有一插置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插接部包括一插设区段及一显露区段,该插设区段插设于该插置孔,该显露区段显露于该出线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挂线部包括一第一倾斜区段、一弧形区段及一第二倾斜区段,该弧形区段设置于该第一倾斜区段及该第二倾斜区段之间,且该弧形区段连接该第一倾斜区段及该第二倾斜区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倾斜区段与该第二倾斜区段呈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倾斜区段及该弧形区段连接该插接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挂线部的该第一倾斜区段与该插接部形成该倾斜夹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倾斜夹角为135度~170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倾斜区段、该弧形区段及该第二倾斜区段之间形成该挂线空间。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挂线部还包括一导入区段,该导入区段连接该第二倾斜区段,该导入区段与该连接部间隔一距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入区段与该连接部呈平行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入区段能在外力的作用下靠向该连接部,该第二倾斜区段能在外力的作用下靠向该第一倾斜区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该线圈绕组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黄丰真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