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排放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35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手动排放阀,含有阀体、阀芯、导向柱,阀体内开设有容纳腔,阀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在阀体封闭端设置有导向柱穿过的过孔,导向柱位于容纳腔内,导向柱一端伸出阀体,阀芯安装在位于容纳腔内的导向柱上,在阀体开口端的内壁设有导向座,在导向座上开设置有容纳导向柱的导向槽,在导向槽四周的导向座上均布有多个使容纳腔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在阀芯与导向座之间的设有弹性件;容纳腔由大内径段和小内径段构成,小内径段的容纳腔靠近阀体的封闭端,阀芯与小内径段容纳腔内壁接触;在阀体上均布有多个排气孔,每个排气孔与小内径段的容纳腔相通,且排气孔位于阀芯与阀体的封闭端之间,以解决在卸油过程中油液流动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排放阀
本技术涉及残油排放技术,尤其涉及手动排放阀。
技术介绍
卸油阀在很多领域都会进行使用,比如在储油容器与加油设备之间的移动式加油计量装置中都会应用,现有的移动式加油计量装置在加完油后管道中会残留有油液,残留的油液需要通过卸油阀排除进行收集,现有的卸油阀只是一个开关的阀门,由于管道中会存在空气,会阻碍油液的流动速度,因此造成了油液的流动缓慢,卸油效果较缓慢,而且管道中还是容易残留油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手动排放阀,其解决了在卸油过程中油液流动速度慢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手动排放阀,包括有阀体、阀芯、导向柱,阀体内开设有容纳腔,阀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开口端与容纳腔相通,在阀体封闭端设置有导向柱穿过的过孔,导向柱一端从过孔伸入阀体的容纳腔内,导向柱的另一端位于阀体之外,阀芯安装在位于阀体的容纳腔内的导向柱上,在阀体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导向座,在导向座上开设置有容纳导向柱的导向槽,在导向槽四周的导向座上均布有多个使容纳腔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在阀芯与导向座之间的设置有弹性件;容纳腔由大内径段和小内径段构成,小内径段的容纳腔靠近阀体的封闭端,阀芯与小内径段容纳腔内壁接触;在阀体上均布有多个排气孔,每个排气孔与小内径段的容纳腔相通,且排气孔位于阀芯与阀体的封闭端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按压导向柱使阀芯移动使排气孔、容纳腔以及通气孔所形成的通路相通,使管道内的空气从通气孔、容纳腔、排气孔排出,从而减少管道内的空气对油液的影响,使油液的流动速度趋于正常或加快,提高卸油的效率,而使管道内的油液排出的更彻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带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阀芯与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阀体的立体图。图6是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外壳;2、容纳腔;3、环形卡槽;4、导向座;5、导向槽;6、排气孔;7、按压帽;8、导向柱;9、第二密封部;10、第一密封部;11、弹簧;12、阀体;13、导向孔;14、密封圈;15、通气孔;16、过孔;17、限位台;18、出气孔;201、小内径段;202、大内径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手动排放阀,包括有阀体12、阀芯、导向柱8,阀体12内开设有容纳腔2,阀体1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开口端与容纳腔2相通,在阀体12封闭端设置有导向柱8穿过的过孔16,导向柱8一端从过孔16伸入阀体12的容纳腔2内,导向柱8的另一端位于阀体12之外,阀芯安装在位于阀体12的容纳腔2内的导向柱8上,在阀体12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导向座4,在导向座4上开设置有容纳导向柱8的导向槽5,在导向槽5四周的导向座4上均布有多个使容纳腔2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15,在阀芯与导向座4之间的设置有弹性件;容纳腔2由大内径段202和小内径段201构成,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靠近阀体12的封闭端,阀芯与小内径段201容纳腔2内壁接触;在阀体12上均布有多个排气孔6,每个排气孔6与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相通,且排气孔6位于阀芯与阀体12的封闭端之间。如图4所示,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的内径由小逐渐变大,其小内径段201容纳腔2的大端内径与容纳腔2由大内径段202的内径相同。如图3所示,阀芯包括第一密封部10与第二密封部9,第一密封部10与第二密封部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第一密封部10的直径小于第二密封部9的直径,第一密封部10与容纳腔2的小内径段201的内壁接触,第二密封部9与容纳腔2的大内径段202的内壁接触。如图1、2、5所示,多个排气孔6位于在同一平面上。如图2所示,在阀体12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与排气孔6相通的出气孔18,出气孔18位于外壳1上,出气孔18的朝向与排气孔6的朝向相垂直,在外壳1上设置有便于阀体12之外的导向柱8移动的导向孔13。如图2所示,导向孔13内的导向柱8端部设置有按压帽7。在导向孔13孔口处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挡台,在按压帽7上设置有与限位挡台相配合的限位台17。如图1、3、6、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手动排放阀,含有阀体12、阀芯、导向柱8,阀芯安装导向柱8上,阀芯位于阀体12内,阀体12内开设有容纳腔2,容纳腔2由大内径段202和小内径段201构成,阀体1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靠近阀体12的封闭端,其余的为大内径段202容纳腔2,在阀体12的开口端设置有环形卡槽3,导向座4的边缘卡接在环形卡槽3内,在导向座4上开设置有导向槽5,在导向槽5四周的导向座4上均布有多个通气孔15,通气孔15将导向槽5与容纳腔2连通,进而通过容纳腔2将外界与导向槽5连通;在阀体12封闭端设置有导向柱8穿过的过孔16,导向柱8一端从过孔16伸入阀体12的容纳腔2内,导向柱8的另一端位于阀体12之外,位于容纳腔2内的导向柱8的端部位于导向座4上的导向槽5内;阀芯安装在位于容纳腔2的导向柱8上,阀芯包括第一密封部10与第二密封部9,第一密封部10与第二密封部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第一密封部10的直径小于第二密封部9的直径,第一密封部10与容纳腔2的小内径段201的内壁接触,第二密封部9与容纳腔2的大直径段的内壁接触。本技术使用时,将阀体12安装在管道上,使管道与阀体12的开口端相通,通过按压导向柱8使阀芯移动使排气孔6、容纳腔2以及通气孔15所形成的通路相通,使管道内的空气从通气孔15、容纳腔2、排气孔6排出,松开导向柱8在弹性件的弹力下推动阀芯使导向柱8复位,阀芯与小内径段201的内壁接触,从而将排气孔6、容纳腔2以及通气孔15所形成的通路阻断,通过重复上述操作导向柱8,将管道内的空气排出,从而减少管道内的空气对油液的影响,使油液的流动速度趋于正常或加快,此时打开卸油阀,那么油液就会快速的从卸油阀流出,从而提高卸油的效率,而使管道内的油液排出的更彻底。由于小内径段201采用由小到大逐渐变径形成锥形,第一密封部10与小内径段201的内壁接触起到密封的作用,第二密封部9的直径大于第一密封部10可以更好的将小内径段201与大内径段202之间的交接处进行密封。通过第一密封部10、第二密封部9及密封圈14所形成的三个密封段使得阀芯与小内径段201的内壁的密封性更好,防止未开阀时空气在排气孔6、容纳腔2以及通气孔15所形成的通路中流动而影响油液的流动。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11,弹簧11套在阀芯与导向座4之间的导向柱8上,弹簧11的一端抵在阀芯上,弹簧11的另一端抵在导向座4上;在阀体12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6,排气孔6可以成上下排列均匀的分布在阀体12上,每个排气孔6与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相通,且排气孔6位于阀芯与阀体12的封闭端之间。多个排气孔6也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以便于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排放阀,包括有阀体(12)、阀芯、导向柱(8),阀体(12)内开设有容纳腔(2),阀体(1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开口端与容纳腔(2)相通,在阀体(12)封闭端设置有导向柱(8)穿过的过孔(16),导向柱(8)一端从过孔(16)伸入阀体(12)的容纳腔(2)内,导向柱(8)的另一端位于阀体(12)之外,阀芯安装在位于阀体(12)的容纳腔(2)内的导向柱(8)上,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2)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导向座(4),在导向座(4)上开设置有容纳导向柱(8)的导向槽(5),在导向槽(5)四周的导向座(4)上均布有多个使容纳腔(2)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15),在阀芯与导向座(4)之间的设置有弹性件;/n容纳腔(2)由大内径段(202)和小内径段(201)构成,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靠近阀体(12)的封闭端,阀芯与小内径段(201)容纳腔(2)内壁接触;/n在阀体(12)上均布有多个排气孔(6),每个排气孔(6)与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相通,且排气孔(6)位于阀芯与阀体(12)的封闭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排放阀,包括有阀体(12)、阀芯、导向柱(8),阀体(12)内开设有容纳腔(2),阀体(1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开口端与容纳腔(2)相通,在阀体(12)封闭端设置有导向柱(8)穿过的过孔(16),导向柱(8)一端从过孔(16)伸入阀体(12)的容纳腔(2)内,导向柱(8)的另一端位于阀体(12)之外,阀芯安装在位于阀体(12)的容纳腔(2)内的导向柱(8)上,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2)开口端的内壁设置有导向座(4),在导向座(4)上开设置有容纳导向柱(8)的导向槽(5),在导向槽(5)四周的导向座(4)上均布有多个使容纳腔(2)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15),在阀芯与导向座(4)之间的设置有弹性件;
容纳腔(2)由大内径段(202)和小内径段(201)构成,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靠近阀体(12)的封闭端,阀芯与小内径段(201)容纳腔(2)内壁接触;
在阀体(12)上均布有多个排气孔(6),每个排气孔(6)与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相通,且排气孔(6)位于阀芯与阀体(12)的封闭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排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内径段(201)的容纳腔(2)的内径由小逐渐变大,其小内径段(201)容纳腔(2)的大端内径与容纳腔(2)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徐志煜蒋伟吴春燕袁小燕张智友刘杰张德祥袁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