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诸亮专利>正文

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及其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51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及其工法,其包括水龙头旋钮、水龙头轴心、水龙头底座和肥皂盒。水龙头轴心套设在水龙头底座上部并卡紧,水龙头旋钮装在水龙头轴心的上端,肥皂盒与该水龙头底座的下部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出清水通道和出皂水通道。根据洗澡人的需要,通过水龙头旋钮的旋转,实现既能出清水又能出皂水,以满足洗浴人的需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及其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淋浴装置领域的水龙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及其工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龙头仅能出清水,不能出肥皂水,随着我国国民老龄化增加,老人洗澡搓肥皂的困难,使用现有的水龙头很不方便。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水龙头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水龙头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既能出清水又能出皂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既结构简单又操作方便,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旋钮、水龙头轴心、水龙头底座和肥皂盒,其中所述的水龙头轴心套设在所述的水龙头底座上部并卡紧,所述的水龙头旋钮装在水龙头轴心的上端,所述的肥皂盒与该水龙头底座的下部螺纹连接。前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水龙头旋钮是由手柄、旋钮外盖、旋钮内管和多个旋钮加强筋组成,其中所述的旋钮内管设置在所述的旋钮外盖内,所述的多个旋钮加强筋设置在该旋钮内管的外侧壁和旋钮外盖内壁之间,所述的手柄设置在该旋钮外盖的外侧面。前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水龙头轴心由上部结构、中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三部分形成一整体,其中位于下部的下部结构由轴心方形管、轴心方向定位块和轴心纵向定位板组成,位于上部的上部结构由圆形管、轴心卡子和第二密封槽组成,位于中部的中部结构由第一密封槽、异形密封槽、长方形孔、半月形外流道和轴心弧形平面组成;其中所述的轴心纵向定位板位于所述的轴心方形管的下端面,该轴心纵向定位板底面边缘设置有轴心方向定位块,所述的中部结构上端面和轴心纵向定位板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垂直于水龙头轴心的纵向轴的径向的第一密封槽,在第一密封槽的下部的水龙头轴心的侧面设置纵轴的异形密封槽,该异形密封槽是由三个纵向槽、上径向圆槽和下径向圆槽组成,其中所述的三个纵向槽平行于水龙头轴心的纵轴,所述的上径向圆槽设置在第一密封槽的下面且设在三个纵向槽的上端面,下径向圆槽设在三个纵向槽的下端面,三个纵向槽连接上径向圆槽和下径向圆槽形成一个立体的异形密封槽;所述的半月形外流道、所述的轴心弧形平面和所述的长方形孔依次位于所述的第一密封槽的下面,所述的3个纵向槽依次将长方形孔、轴心弧形平面和半月形外流道隔开,该半月形外流道设置在中部结构的一侧面,该长方形孔设置在中部结构的另一侧面,该轴心弧形平面设置在该长方形孔和半月形外流道之间,该半月形外流道向内凹的弧度大于水龙头轴心的中部结构的半径;所述的圆形管与该长方形孔相通,在该圆形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的轴心卡子设置在与所述的圆形管底面连接的外圆面的边缘处。前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所述的水龙头底座由空心的横向管和空心的纵向管组成,该纵向外管和该横向管互为垂直相交;该横向管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连接水管的连接水管外螺纹,该横向管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连接喷头的连接喷头内螺纹,该纵向管上部内壁设置有纵向管螺纹;在该横向管外壁设置连接水管外螺纹一侧的端口为横向进水口,在该横向管的内壁设置有连接喷头内螺纹一侧的端口为横向出水口;所述的纵向管由纵向外管、纵向内管和内外管连接平面组成,其中所述的纵向内管设置在所述的纵向外管内,该纵向内管为空心管;在纵向内管的外管壁和纵向外管的内壁之间且在横向管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与纵向内管和纵向外管同心的内外管连接平面,所述的内外管平面将纵向内管和纵向外管连接成为一体,从而形成上内腔和下内腔;在所述的纵向内管的内管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向内管进清水口,该纵向内管进清水口位于横向进清水口一侧并与横向进清水口同心,该纵向内管进清水口的上半孔位于上内腔,纵向内管进清水口下半孔位于下内腔;腔内进清水口管设置在纵向内管的外壁和纵向外管的内壁之间,使腔内进清水口管一端口与纵向内管进清水口相接,从而形成了纵向内管进清水口与横向进清水口贯通;在所述的纵向内管的内管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向内管出清水口,所述的纵向内管出清水口位于横向出水口一侧并与横向出水口同心,该纵向内管出清水口呈半圆形状,纵向内管出清水口的上半孔位于上内腔,纵向内管出清水口的下半孔位于下内腔;腔内出清水口管是由腔内出清水口管壁和腔内出清水口垂直管壁组成,所述的腔内出清水口管壁为上半圆管壁和下半圆管壁组成,腔内出清水口管壁的上半圆管壁和腔内出清水口管壁的下半圆管壁之间由垂直于内外管连接平面的腔内出清水口垂直管壁连接;所述腔内出清水口管的一端口与纵向内管出清水孔相接,形成纵向内管出清水口和横向出水口贯通;位于纵向内管出清水口对侧的纵向外管出皂水口设置在位于上内腔的纵向外管的外管壁中间位置,且设在位于上内腔的腔内清水口垂直管壁的旁侧,该纵向外管出皂水口呈半有圆形状,纵向外管出皂水口与横向出水口同心并相接;在纵向内管的外管壁和纵向外管的内壁之间以纵向管的中心轴为对称轴设置2个挡板并等距离均设有多根下内腔管加强筋,所述的2个挡板分别为第一定位挡板和第二定位挡板,所述的多个下内腔加强筋的高度低于2个定位挡板;该两个挡板和下内腔加强筋均设置在内外管连接平面的底面,多个上内腔加强筋设置在内外管连接平面的上面,上内腔加强筋的数量少于下内腔加强筋;在纵向外管的外壁横轴向设置有旋钮定位标,所述的旋钮定位标与手柄在一条直线上且在同一方向上;所述的横向管的一端为横向进清水口,该横向管的另一端口为横向出水口,所述的横向进清水口与纵向内管进清水管相通,所述的横向出水口与纵向外管出皂水口和纵向内管出清水口相通;从横向进水口经过腔内进清水口管,通到纵向内管进清水口,再通到长方形孔,再通到圆形管,再通到肥皂盒;再从肥皂盒通到过滤网,再流到皂水上内腔,并从纵向外管出皂水口流出,最后到横向出水口,形成皂水的水流通道;从横向进水口经过腔内进清水口管,通到纵向内管进清水口,再通到半月形外流道,再通到纵向内管出清水口,经腔内出清水口管壁和腔内出清水口垂直管壁组成的腔内出清水口管,再通到横向出水口,形成清水的水流通道。前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水龙头底座内设有与轴心卡子相匹配的卡子挡,轴心卡子倒卡紧在水龙头底座的卡子挡上。前述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还包括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位于所述的肥皂盒和水龙头底座的连接处且设置在所述的圆形管上。前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肥皂盒由皂盒加强筋、皂盒连接螺纹、皂盒外防滑筋和第三密封槽组成,其中在肥皂盒内腔内设置有十字型的皂盒加强筋,在肥皂盒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皂盒外防滑筋,在肥皂盒的底部设置有皂盒连接螺纹,在皂盒连接螺纹的上端凹设有第三密封槽,皂盒连接螺纹与水龙头底座的纵向管螺纹连接。前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还包括多个密封圈,其中一个密封圈设置在水龙头轴心的第一密封槽内,一个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龙头旋钮(1)、水龙头轴心(2)、水龙头底座(5)和肥皂盒(8),其中所述的水龙头轴心(2)套设在所述的水龙头底座(5)上部并卡紧,所述的水龙头旋钮(1)装在水龙头轴心(2)的上端,所述的肥皂盒(8)与该水龙头底座(5)的下部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龙头旋钮(1)、水龙头轴心(2)、水龙头底座(5)和肥皂盒(8),其中所述的水龙头轴心(2)套设在所述的水龙头底座(5)上部并卡紧,所述的水龙头旋钮(1)装在水龙头轴心(2)的上端,所述的肥皂盒(8)与该水龙头底座(5)的下部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龙头旋钮(1)是由手柄(1-1)、旋钮外盖(1-2)、旋钮内管(1-3)和多个旋钮加强筋(1-4)组成,其中所述的旋钮内管(1-3)设置在所述的旋钮外盖(1-2)内,所述的多个旋钮加强筋(1-4)设置在该旋钮内管(1-3)的外侧壁和旋钮外盖(1-2)内壁之间,所述的手柄(1-1)设置在该旋钮外盖(1-2)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龙头轴心(2)由上部结构、中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三部分形成一整体,其中位于下部的下部结构由轴心方形管(2-4)、轴心方向定位块(2-5)和轴心纵向定位板(2-10)组成,位于上部的上部结构由圆形管(2-3)、轴心卡子(2-9)和第二密封槽2-11组成,位于中部的中部结构由第一密封槽(2-6)、异形密封槽(2-7)、长方形孔(2-2)、半月形外流道(2-1)和轴心弧形平面(2-8)组成;
其中所述的轴心纵向定位板(2-10)位于所述的轴心方形管(2-4)的下端面,该轴心纵向定位板(2-10)底面边缘设置有轴心方向定位块(2-5),所述的中部结构上端面和轴心纵向定位板(2-10)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垂直于水龙头轴心(2)的纵向轴的径向的第一密封槽(2-6),在第一密封槽(2-6)的下部的水龙头轴心(2)的侧面设置纵轴的异形密封槽(2-7),该异形密封槽(2-7)是由三个纵向槽、上径向圆槽和下径向圆槽组成,其中所述的三个纵向槽平行于水龙头轴心(3)的纵轴,所述的上径向圆槽设置在第一密封槽(2-6)的下面且设在三个纵向槽的上端面,下径向圆槽设在三个纵向槽的下端面,三个纵向槽连接上径向圆槽和下径向圆槽形成一个立体的异形密封槽(2-7);
所述的半月形外流道(2-1)、所述的轴心弧形平面(2-8)和所述的长方形孔(2-2)依次位于所述的第一密封槽(2-8)的下面,所述的3个纵向槽依次将长方形孔(2-2)、轴心弧形平面(2-8)和半月形外流道(2-1)隔开,该半月形外流道(2-1)设置在中部结构的一侧面,该长方形孔(2-2)设置在中部结构的另一侧面,该轴心弧形平面(2-8)设置在该长方形孔(2-2)和半月形外流道(2-1)之间,该半月形外流道(2-1)向内凹的弧度大于水龙头轴心(2)的中部结构的半径;所述的圆形管(2-3)与该长方形孔(2-2)相通,在该圆形管(2-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槽(2-11);
所述的轴心卡子(2-9)设置在与所述的圆形管(2-3)底面连接的外圆面的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出肥皂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龙头底座(5)由空心的横向管(5-1)和空心的纵向管(5-2)组成,该纵向外管(5-2)和该横向管(5-1)互为垂直相交;该横向管(5-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连接水管的连接水管外螺纹(5-13),该横向管(5-1)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连接喷头的连接喷头内螺纹(5-14),该纵向管(5-2)上部内壁设置有纵向管螺纹(5-6);在该横向管(5-1)外壁设置连接水管外螺纹(5-13)一侧的端口为横向进水口(5-10),在该横向管(5-1)的内壁设置有连接喷头内螺纹(5-14)一侧的端口为横向出水口(5-11);
所述的纵向管(5-2)由纵向外管(5-21)、纵向内管(5-22)和内外管连接平面(5-23)组成,其中所述的纵向内管(5-22)设置在所述的纵向外管(5-21)内,该纵向内管(5-22)为空心管;
在纵向内管(5-22)的外管壁和纵向外管(5-21)的内壁之间且在横向管(5-1)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与纵向内管(5-22)和纵向外管(5-21)同心的内外管连接平面(5-23),所述的内外管平面(5-23)将纵向内管(5-22)和纵向外管(5-21)连接成为一体,从而形成上内腔和下内腔;
在所述的纵向内管(5-22)的内管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向内管进清水口(5-4),该纵向内管进清水口(5-4)位于横向进清水口(5-10)一侧并与横向进清水口(5-10)同心,该纵向内管进清水口(5-4)的上半孔位于上内腔,纵向内管进清水口(5-4)下半孔位于下内腔;腔内进清水口管(5-17)设置在纵向内管(5-22)的外壁和纵向外管(5-21)的内壁之间,使腔内进清水口管(5-17)一端口与纵向内管进清水口(5-4)相接,从而形成了纵向内管进清水口(5-4)与横向进清水口(5-10)贯通;
在所述的纵向内管(5-22)的内管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纵向内管出清水口(5-3),所述的纵向内管出清水口(5-3)位于横向出水口(5-11)一侧并与横向出水口(5-11)同心,该纵向内管出清水口(5-3)呈半圆形状,纵向内管出清水口(5-3)的上半孔位于上内腔,纵向内管出清水口(5-3)的下半孔位于下内腔;腔内出清水口管是由腔内出清水口管壁(5-19)和腔内出清水口垂直管壁(5-24)组成,所述的腔内出清水口管壁(5-19)为上半圆管壁和下半圆管壁组成,腔内出清水口管壁(5-19)的上半圆管壁和腔内出清水口管壁(5-19)的下半圆管壁之间由垂直于内外管连接平面(5-23)的腔内出清水口垂直管壁(5-24)连接;所述腔内出清水口管的一端口与纵向内管出清水孔(5-3)相接,形成纵向内管出清水口(5-3)和横向出水口(5-11)贯通;
位于纵向内管出清水口(5-3)对侧的纵向外管出皂水口(5-5)设置在位于上内腔的纵向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诸亮刘天设
申请(专利权)人:潘诸亮刘天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