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17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包括:短泵筒和位于短泵筒内部的长柱塞,短泵筒下部连接有防垢连接管,长柱塞的长度大于短泵筒与防垢连接管总长度之和,短泵筒和防垢连接管外部设有外管,外管和防垢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短泵筒下部安装有防垢连接管,长柱塞的长度大于短泵筒与所述防垢连接管总长度之和,从而使抽油过程中长柱塞与短泵筒之间能全程配合摩擦,从而避免了短泵筒内部结垢问题。抽油泵采用悬挂式结构,将短泵筒和长柱塞悬挂在外管内,尾管载和以及外部挤压、冲击等都作用在外管上,从而对内部短泵筒进行保护,从而避免了短泵筒受力变形,减少卡泵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泵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
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
,特别涉及一种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
技术介绍
油田的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或者三元复合注聚后,油井的矿化度、腐蚀能力大幅增强,出砂、结垢、腐蚀等情况日益严重,极易造成腐蚀、结垢卡泵,全国各地油田都普遍存在此种情况。在这些油井中使用常规抽油泵抽油时,往往会出现砂卡,泵效低等缺陷。同时在需带有井下工具进行工艺措施的油井和需要加长尾管的油井开采中,由于泵下尾管较长或有封隔器作用,泵筒受到较大的拉力,在此力的作用下泵筒容易发生缩径变形,从而增加了柱塞的下行阻力,严重时会发生卡泵现象,使抽油泵过早失效,造成油井停产,作业频繁,原油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此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不会因为结垢问题和泵筒变形而导致抽油泵失效,造成油井停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包括:短泵筒和位于短泵筒内部的长柱塞,所述短泵筒下部连接有防垢连接管,所述长柱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短泵筒与所述防垢连接管总长度之和,所述短泵筒和所述防垢连接管外部设有外管,所述外管和所述防垢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长柱塞顶部依次连接有伸出所述短泵筒的上游动阀总成和上出油接头,所述上游动阀总成包括上游动阀座和上游动阀球,所述上出油接头顶端设置有抽油杆连接口,侧面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为左螺旋出油口。其中,所述长柱塞底部连接有下游动阀总成,所述下游动阀总成包括下游动阀座,坐落在所述下游动阀座上的下游动阀球,对所述下游动阀球起导向作用的下游动阀罩。其中,所述短泵筒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泵筒扶正套。其中,所述短泵筒与所述防垢连接管之间通过泵筒扶正接头固定连接,所述防垢连接管的内径比所述短泵筒内径略大。其中,所述外管和所述防垢连接管下端通过泵筒下接箍固定连接,所述泵筒下接箍中间设有通孔,所述下游动阀总成可以在所述通孔中穿梭。其中,所述泵筒下接箍下方连接有大流道固定阀总成,所述大流道固定阀总成包括固定阀座,坐落在所述固定阀座上的固定阀球,对所述固定阀球起导向作用的固定阀罩。其中,所述固定阀罩中间设置有油液通道,所述油液通道形状为类花瓣状,每相邻两个所述花瓣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导向筋,所述导向筋共同围成导向通道,所述固定阀球位于所述导向通道之中。其中,所述固定阀罩上端设置有斜孔,所述斜孔与所述油液通道相对应。其中,所述大流道固定阀总成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凡尔压紧接头,所述外管顶端连接有油管接箍。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包括:短泵筒和位于短泵筒内部的长柱塞,短泵筒下部连接有防垢连接管,长柱塞的长度大于短泵筒与防垢连接管总长度之和,短泵筒和防垢连接管外部设有外管,外管和防垢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本技术在短泵筒下部安装有防垢连接管,长柱塞的长度大于短泵筒与所述防垢连接管总长度之和,从而使抽油过程中长柱塞与短泵筒之间能全程配合摩擦,从而避免了短泵筒内部结垢问题。抽油泵采用悬挂式结构,将短泵筒和长柱塞悬挂在外管内,仅靠外管和防垢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尾管载和以及外部挤压、冲击等都作用在外管上,从而对内部短泵筒进行保护,从而避免了短泵筒受力变形,加大了短泵筒的使用寿命,减少卡泵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泵效。同时,外管与短泵筒、防垢连接管之间形成环形的沉砂结构,能把从短泵筒中流出的油液中的砂砾沉于环形空间中,避免了砂砾在泵顶部的堆积。综上所述,本技术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泵筒容易出现结垢导致泵效低和泵筒变形导致的泵失效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高耐磨、耐腐蚀、泵筒不结垢,而且采油过程中泵筒不变形,泵效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出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油管接箍,11、外管,12、短泵筒,13、泵筒扶正套,14、长柱塞,15、泵筒扶正接头,16、防垢连接管,17、泵筒下接箍,18、下游动阀总成,181、下游动阀座,182、下游动阀球,183、下游动阀罩,19、固定凡尔压紧接头,21、上出油接头,210、抽油杆连接口,211、出油口,22、上游动阀总成,220、上游动阀座,221、上游动阀球,30、大流道固定阀总成,31、固定阀座,32、固定阀球,33、固定阀罩,330、斜孔,331、导向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一种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包括:短泵筒12和位于短泵筒12内部的长柱塞14,短泵筒12采用加厚泵筒。短泵筒12下部连接有防垢连接管16,短泵筒12与防垢连接管16之间通过泵筒扶正接头15固定连接,防垢连接管16的内径比短泵筒12内径略大,本实施例优选防垢连接管16的内径比短泵筒12内径大2~3mm。防垢连接管16内表面采用了高耐磨、耐腐蚀、不结垢的特殊纳米材质制成,采油过程中防垢连接管16内表面不会结垢,纳米材料还具有附着力强、加工方便、环保等优点。如图1所示,长柱塞14的长度大于短泵筒12与防垢连接管16总长度之和。长柱塞14顶部依次连接有上游动阀总成22和上出油接头21,因为长柱塞14的长度大于短泵筒12与防垢连接管16总长度之和,所以上游动阀总成22和上出油接头21始终伸出短泵筒12,此种设计减小了摩擦面积,从而增加了泵效,而且上出油接头21伸出短泵筒12,出油口的过流面积增大,减小了油阻力。上游动阀总成22包括上游动阀座220和上游动阀球221,上出油接头21顶端设置有抽油杆连接口210,侧面设置有出油口211,出油口211为左螺旋出油口,左螺旋形出油口使油液流动呈螺旋形,有利于砂砾的携带,同时左螺旋出油结构能使上出油接头21及抽油杆(图中未示出)产生旋紧趋势,防止脱扣。如图1所示,短泵筒12和防垢连接管16外部设有外管11,短泵筒12与外管11之间设置有泵筒扶正套13。外管11采用防腐材料。外管11和防垢连接管16下端通过泵筒下接箍17固定连接,泵筒下接箍17中间设有通孔,下游动阀总成18可以在通孔中穿梭。外管11、短泵筒12与防垢连接管16形成沉砂通道,能把从上出油接头21流出的油液中带有的砂砾沉于沉砂通道中。如图1所示,长柱塞14底部连接下游动阀总成18,下游动阀总成18包括下游动阀座181,坐落在下游动阀座181上的下游动阀球182,对下游动阀球182起导向作用的下游动阀罩183。如图1所示,泵筒下接箍17下方连接有大流道固定阀总成30,大流道固定阀总成30包括固定阀座31,坐落在固定阀座31上的固定阀球32,对固定阀球32起导向作用的固定阀罩33。在固定阀座31上部位置设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包括:短泵筒和位于短泵筒内部的长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泵筒下部连接有防垢连接管,所述长柱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短泵筒与所述防垢连接管总长度之和,所述短泵筒和所述防垢连接管外部设有外管,所述外管和所述防垢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包括:短泵筒和位于短泵筒内部的长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泵筒下部连接有防垢连接管,所述长柱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短泵筒与所述防垢连接管总长度之和,所述短泵筒和所述防垢连接管外部设有外管,所述外管和所述防垢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柱塞顶部依次连接有伸出所述短泵筒的上游动阀总成和上出油接头,所述上游动阀总成包括上游动阀座和上游动阀球,所述上出油接头顶端设置有抽油杆连接口,侧面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为左螺旋出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柱塞底部连接有下游动阀总成,所述下游动阀总成包括下游动阀座,坐落在所述下游动阀座上的下游动阀球,对所述下游动阀球起导向作用的下游动阀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长柱塞防垢防砂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泵筒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泵筒扶正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式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法祥李洪坤李明军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