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42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管式抽油泵,属于油田开发设备领域,其包括柱塞组件和泵筒组件,柱塞组件包括第一柱塞、第二柱塞及游动阀,第一柱塞的内径小于第二柱塞的内径,第一柱塞的底部同轴插装在第二柱塞的顶部内,且第一柱塞与第二柱塞内部相通,游动阀装设在第二柱塞的底端上;泵筒组件包括密封筒、泵筒、中间筒及固定阀,密封筒同轴密封套装在第一柱塞的外部,中间筒的顶部套装在密封筒的底部,中间筒的底部套装在泵筒的顶部,泵筒的中部密封同轴套装在第二柱塞的外部,密封筒、中间筒、泵筒、第一柱塞及第二柱塞形成环空腔,中间筒上设有与环空腔连通的通孔,固定阀安装在泵筒上。本抽油泵可以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加深泵挂,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抽油泵
本公开属于油田开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式抽油泵。
技术介绍
有杆泵采油系统中,抽油装置一般包括地面驱动设备即游梁式抽油机、安装在油管柱下部的管式抽油泵以及抽油杆柱,其中抽油杆柱用于把地面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井下管式抽油泵,通过管式抽油泵将油层产液抽汲至地面。在油田的机械采油中,使用时,通过油管将管式抽油泵下放至油井动液面以下,以实现对油井内液体的泵送。然而,随着油田的中后期开发,地层能量不断下降,油井动液面随之降低,进而致使泵效也随之下降。开发生产单位为提高泵效,大多采取加深泵挂的措施,但随着泵挂深度的大幅加深,地面抽油机游梁悬点负荷也大幅度增加,甚至不得不更换更大的地面抽油机机型,这最终导致了运行能耗加大,增加了生产运行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式抽油泵,可以在不增加地面游梁抽油机悬点载荷、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对油井内原油进行抽汲。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式抽油泵,所述管式抽油泵包括柱塞组件和泵筒组件,所述柱塞组件包括第一柱塞、第二柱塞及游动阀,所述第一柱塞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柱塞的内径,所述第一柱塞的底部同轴插装在所述第二柱塞的顶部内,且所述第一柱塞与第二柱塞内部相通,所述游动阀装设在所述第二柱塞的底端上;所述泵筒组件包括密封筒、泵筒、中间筒及固定阀,所述密封筒同轴密封套装在所述第一柱塞的外部,所述中间筒的顶部套装在所述密封筒的底部,所述中间筒的底部套装在所述泵筒的顶部,所述泵筒的中部密封同轴套装在所述第二柱塞的外部,所述密封筒的底端面、所述中间筒的内壁、所述泵筒的内壁、所述第一柱塞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柱塞的顶端面形成环空腔,所述中间筒上设有与所述环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阀安装在所述泵筒的底端上。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柱塞组件还包括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柱塞及所述第二柱塞之间,所述连接接头和所述第一柱塞同轴布置,且所述连接接头内部与所述第一柱塞及所述第二柱塞内部相通。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接头的顶部套装在所述第一柱塞的底部,所述连接接头的外壁设有外凸缘,所述第二柱塞的顶部套装在所述连接接头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柱塞的顶端面与所述外凸缘的一侧面相抵,所述密封筒的底端面、所述中间筒的内壁、所述泵筒的内壁、所述第一柱塞的外壁和所述外凸缘的另一侧面形成所述环空腔。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接头的内径与所述第一柱塞的内径相同,所述外凸缘的外径与所述第二柱塞的外径相同。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柱塞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柱塞同轴布置,所述连接接头的顶部螺纹装设在安装槽内,所述连接接头的底部螺纹插装在所述第二柱塞的顶部内。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柱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柱塞的长度。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柱塞组件还包括抽油杆接头,所述抽油杆接头装设在所述第一柱塞的顶端上,所述抽油杆接头内部与所述第一柱塞内部相通。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抽油杆接头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液槽,每个所述出液槽均与所述抽油杆接头内部相通,各所述出液槽均匀周向分布在所述抽油杆接头上。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泵筒组件还包括第一油管接头,所述第一油管接头套装在所述密封筒的顶部。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泵筒组件还包括第二油管接头,所述第二油管接头套装在所述泵筒的底部,所述固定阀装设在所述第二油管接头内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管式抽油泵在对油井进行抽汲作业时,由于该管式抽油泵中的柱塞组件包括第一柱塞及第二柱塞及游动阀,泵筒组件包括密封筒、泵筒、中间筒及固定阀,当抽油杆带动第一柱塞及第二柱塞下行时,密封筒、中间筒和泵筒保持静止,第一柱塞及第二柱塞对游动阀与固定阀之间形成的腔体内部的油液加压,当该腔体内部的油压增加到大于该抽油泵沉没压力时,固定阀关闭,当该腔体内部的油压高于第二柱塞以上的液柱压力时,游动阀打开,第二柱塞下面的油液经过游动阀进入到第二柱塞、第一柱塞,并最终进入第一柱塞顶端的油管之中,使得该抽油泵排出油液。与此同时,环空腔连通的动液面中的油液也会经过通孔不断进入到环空腔内,使得环空腔内的油压与动液面的油压相同。当抽油杆带动第一柱塞及第二柱塞上行时,游动阀在第二柱塞内部的液柱压力的作用下关闭,游动阀与固定阀之间形成的腔体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固定阀在其上下压差作用下打开,地层中原油液进入游动阀与固定阀之间形成的腔体内,与此同时,环空腔内的油液也会从通孔中不断流出。由于第一柱塞的内径小于第二柱塞的内径,所以第二柱塞与第一柱塞之间的连接处会产生一个受力面,该受力面的上部为环空腔的底端,受力面的下部为第一柱塞与第二柱塞的内部连接处。所以,受力面的上部会受到一个与动液面相同的压强,受力面的下部会受到一个与第二柱塞以上的液柱相同的压强。而由于第二柱塞以上的液柱压强大于动液面的压强,所以受力面在抽油杆上行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以辅助抽油杆上行。也就是说,可以降低抽油机游梁悬点负荷,即能够在不使用大型抽油机的情况下加深泵挂,进而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的管式抽油泵结构简单,即可以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加深泵挂,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管式抽油泵的半剖视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柱塞组件;11、第一柱塞;111、安装槽;12、第二柱塞;13、游动阀;14、抽油杆接头;141、出液槽;15、连接接头;151、外凸缘;2、泵筒组件;21、密封筒;22、泵筒;23、中间筒;230、环空腔;231、通孔;24、固定阀;25、第一油管接头;26、第二油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式抽油泵,如图1所示,管式抽油泵包括柱塞组件1和泵筒组件2,柱塞组件1包括第一柱塞11、第二柱塞12及游动阀13,第一柱塞11的内径小于第二柱塞12的内径,第一柱塞11的底部同轴插装在第二柱塞12的顶部内,且第一柱塞11与第二柱塞12内部相通,游动阀13装设在第二柱塞12的底端上。泵筒组件2包括密封筒21、泵筒22、中间筒23及固定阀24,密封筒21同轴密封套装在第一柱塞11的外部,中间筒23的顶部套装在密封筒21的底部,中间筒23的底部套装在泵筒22的顶部,泵筒22的中部密封同轴套装在第二柱塞12的外部,密封筒21的底端面、中间筒23的内壁、泵筒22的内壁、第一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抽油泵,所述管式抽油泵包括柱塞组件(1)和泵筒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件(1)包括第一柱塞(11)、第二柱塞(12)及游动阀(13),所述第一柱塞(1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柱塞(12)的内径,所述第一柱塞(11)的底部同轴插装在所述第二柱塞(12)的顶部内,且所述第一柱塞(11)与第二柱塞(12)内部相通,所述游动阀(13)装设在所述第二柱塞(12)的底端上;/n所述泵筒组件(2)包括密封筒(21)、泵筒(22)、中间筒(23)及固定阀(24),所述密封筒(21)同轴密封套装在所述第一柱塞(11)的外部,所述中间筒(23)的顶部套装在所述密封筒(21)的底部,所述中间筒(23)的底部套装在所述泵筒(22)的顶部,所述泵筒(22)的中部密封同轴套装在所述第二柱塞(12)的外部,所述密封筒(21)的底端面、所述中间筒(23)的内壁、所述泵筒(22)的内壁、所述第一柱塞(11)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柱塞(12)的顶端面形成环空腔(230),所述中间筒(23)上设有与所述环空腔(230)连通的通孔(231),所述固定阀(24)安装在所述泵筒(22)的底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抽油泵,所述管式抽油泵包括柱塞组件(1)和泵筒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件(1)包括第一柱塞(11)、第二柱塞(12)及游动阀(13),所述第一柱塞(1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柱塞(12)的内径,所述第一柱塞(11)的底部同轴插装在所述第二柱塞(12)的顶部内,且所述第一柱塞(11)与第二柱塞(12)内部相通,所述游动阀(13)装设在所述第二柱塞(12)的底端上;
所述泵筒组件(2)包括密封筒(21)、泵筒(22)、中间筒(23)及固定阀(24),所述密封筒(21)同轴密封套装在所述第一柱塞(11)的外部,所述中间筒(23)的顶部套装在所述密封筒(21)的底部,所述中间筒(23)的底部套装在所述泵筒(22)的顶部,所述泵筒(22)的中部密封同轴套装在所述第二柱塞(12)的外部,所述密封筒(21)的底端面、所述中间筒(23)的内壁、所述泵筒(22)的内壁、所述第一柱塞(11)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柱塞(12)的顶端面形成环空腔(230),所述中间筒(23)上设有与所述环空腔(230)连通的通孔(231),所述固定阀(24)安装在所述泵筒(22)的底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件(1)还包括连接接头(15),所述连接接头(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柱塞(11)及所述第二柱塞(12)之间,所述连接接头(15)和所述第一柱塞(11)同轴布置,且所述连接接头(15)内部与所述第一柱塞(11)及所述第二柱塞(12)内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15)的顶部套装在所述第一柱塞(11)的底部,所述连接接头(15)的外壁设有外凸缘151,所述第二柱塞(12)的顶部套装在所述连接接头(15)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柱塞(12)的顶端面与所述外凸缘(151)的一侧面相抵,所述密封筒(21)的底端面、所述中间筒(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高周俊杰郑小雄胡南赵留阳王新红陈锐马晓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