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辰阳专利>正文

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02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门窗领域,具体是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包括窗体和风力关窗装置;风力关窗装置固定在窗体周边,包括框架、风轮叶片、风力驱动轴、阻尼滚轮、拉紧绳、导向滚轮、轴承、阻尼筒套、球形凹槽、碰珠、阻尼孔、阻尼弹簧;风轮叶片围绕风力驱动轴呈轴对称固定;风力驱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框架内,下端设有固定有拉紧绳的阻尼滚轮,拉紧绳经导向滚轮与窗扇边框铰接;阻尼滚轮内的阻尼筒套与风力驱动轴之间有润滑间隙,阻尼筒套沿径向设球形凹槽,球形凹槽内的碰珠的槽外部分定位在风力驱动轴的阻尼孔内,阻尼孔内的阻尼弹簧向外推压碰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利用各方向风力将窗扇关闭,且能将多余风力化解而不损坏装置,简单实用,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
本技术属于门窗
,具体是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
技术介绍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散热、防潮防霉等健康良好状态,人们常常需要长时间将窗户打开。而且在外出时也需要经常保持窗户打开,但若突遇刮风甚至下雨的天气,人们不得不赶回家关窗户,以防雨水、大风进入室内破坏环境卫生,甚至损坏窗扇玻璃。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经常出现风沙天气和冬天过冷的情况,打开窗户后若未及时关闭会造成家里一团糟。为此,在门窗领域的专利文献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风雨天气时能自动关闭的窗户或装置,大多数是采用电力驱动结合自动感应风雨的电控窗,其自动化效果好,但是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高昂,市场接受程度不高;而目前机械式的自动关闭窗由于动力来源和动力控制没有解决好等问题,实用性不好,也未能让人们广泛接受。因此,市场上长期缺乏一种简单实用,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自动关闭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能够利用各个方向的风力做为驱动关闭窗扇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利用阻尼机构的技术原理确保窗户在关闭后能够巧妙地限制关窗力量的大小,将多余的风力消解,从而使得窗户既能保持关闭状态,又不至于在关闭以后拉紧绳被过渡强拉断裂或者损坏阻尼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包括窗体和风力关窗装置两部分,窗体由窗框1和窗扇2组成,窗框1和窗扇2之间设置有固定窗扇开启角度的机构,风力关窗装置在窗体周边附近固定设置;风力关窗装置由框架3、风轮叶片4、风力驱动轴5、阻尼滚轮6、拉紧绳7、导向滚轮8、轴承9、阻尼筒套10、球形凹槽11、碰珠12、阻尼孔13、阻尼弹簧14组成;所述风轮叶片4为2片瓦状的半圆形叶片,设置在框架3内并围绕风力驱动轴5呈轴对称固定连接;所述风力驱动轴5通过上、下两端的轴承9固定在框架3的上、下梁内,其下端轴承9的上方处设有阻尼滚轮6,阻尼滚轮6外圈的凹槽连接有拉紧绳7,拉紧绳7通过若干导向滚轮8与窗扇2的边框铰接以拉动窗扇2关闭;所述阻尼滚轮6与风力驱动轴5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该阻尼机构为:阻尼滚轮6的内圈上固定有阻尼筒套10,阻尼筒套10与风力驱动轴5之间有润滑间隙,阻尼筒套10沿径向设置有球形凹槽11,球形凹槽11内设置有的碰珠12,碰珠12的另一侧定位在风力驱动轴5上的阻尼孔13内,阻尼孔13与球形凹槽11相对,阻尼孔13内设有阻尼弹簧14,阻尼弹簧14处于压缩状态并向阻尼孔13外推压碰珠12;所述阻尼机构中的球形凹槽11、碰珠12、阻尼孔13、阻尼弹簧14配套成组,并均匀对称设置为1层2组或着2层4组或着3层6组,呈均匀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阻尼机构中的球形凹槽11、碰珠12、阻尼孔13、阻尼弹簧14设置为2层4组,从而较为经济合理,且不易损坏,可延长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风轮叶片4与风力驱动轴5的固定连接是可拆卸结构,便于在长期关窗时拆下,避免风力旋转磨损阻尼机构。优选的,所述拉紧绳7为多股结构,这种结构韧性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天气开始刮风,风力从某一方向吹向风力关窗装置时,其中必有一片风轮叶片4的凹面处于正面或侧面的迎风状态,凹面吸收风力;同时另一片风轮叶片4必然是凸面处于正面或侧面的迎风状态,但由于凹面迎风吸收的风力必然比凸面迎风大很多,从而使风力驱动轴5必然产生转矩向某一确定方向旋转;而当风力从反方向吹来时,上述2片风轮叶片4所处的迎风面恰好也变为方向相反的情形。事实上,无论风向如何变化,本技术中的风力驱动轴5始终向同一确定方向旋转。另一方面,由于处于方向动态变化中的风力使风轮叶片4处于侧面迎风时通常能够转向正面迎风。由于常态下碰珠12受阻尼弹簧14挤压滞留在球形凹槽11内,风力驱动轴5作为动力源通过碰珠12将驱动转矩传递给阻尼筒套10,阻尼筒套10再带动阻尼滚轮6旋转并转将拉紧绳7拉紧,拉紧绳7通过导向滚轮8拉动窗扇2关闭。当窗扇2被拉到关闭位置后,拉紧绳7不能再被阻尼滚轮6卷绕,使阻尼滚轮6停止转动并带动阻尼筒套10向碰珠12剪切式挤压,迫使碰珠12向阻尼孔13内压缩阻尼弹簧14,当碰珠12被挤压向阻尼孔13内时,阻尼筒套10受到的阻力迅速减小,使得风力驱动轴5继续在风力作用下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的阻尼机构既能实现收集各个方向风力将窗扇关闭,又能在关闭后将多余的风力化解而不至于损坏整个风力关窗装置。这样即使遇到很强的风力,本技术的风力关窗装置也能够通过其巧妙阻尼机构设计将超出关窗所需的风力化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第一个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是,巧妙地解决了如何收集各个方向风力的难题,能够利用各个方向的风力做为关闭窗户的动力;2、本技术的第二个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是,能够利用阻尼机构的技术原理确保窗户在关闭后能够巧妙地限制关窗力量的大小,将多余的风力消解,从而使得窗户既能保持关闭状态而又不至于关闭以后关窗钢丝绳被过渡强拉而损坏风力关窗装置;3、本技术设置有带窗扇打开角度固定机构的窗体,能实现在有人照看的情况下,将窗扇定位在某一角度,使其无法自动关闭,而风力关窗装置仍然可以通过旋转化解风力;4、本技术的风力关窗装置所用的2个瓦状半圆形风轮叶片,若对其加以色彩和图案装饰,还能够起到室外门窗特有的装饰美化效果,为其增加了装饰美化功能,有助于推广;5、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实用,用常规的零部件就可制作生产,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居民家庭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1-2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风力关窗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风力关窗装置阻尼机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搅拌罐、3-外搅拌轴、4-外搅拌电机、5-上搅拌桨、6-内搅拌轴、7-内搅拌电机、8-下搅拌桨、9-搅拌支撑架、10-轴承座、11-水平横梁、12-圆形平台、13-支撑柱、14-导向柱、15-提升横杆、16-升降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实施例1:如附图1-3所示,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包括窗体和风力关窗装置两部分,窗体由窗框1和窗扇2组成,窗框1和窗扇2之间设置有固定窗扇开启角度的机构,风力关窗装置在窗体周边附近固定设置;风力关窗装置由框架3、风轮叶片4、风力驱动轴5、阻尼滚轮6、拉紧绳7、导向滚轮8、轴承9、阻尼筒套10、球形凹槽11、碰珠12、阻尼孔13、阻尼弹簧14组成;所述风轮叶片4为2片瓦状的半圆形叶片,设置在框架3内并围绕风力驱动轴5呈轴对称固定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包括窗体和风力关窗装置,窗体由窗框(1)和窗扇(2)组成,窗框(1)和窗扇(2)之间设置有固定窗扇开启角度的机构,风力关窗装置固定在窗体周边附近;其特征在于,风力关窗装置由框架(3)、风轮叶片(4)、风力驱动轴(5)、阻尼滚轮(6)、拉紧绳(7)、导向滚轮(8)、轴承(9)、阻尼筒套(10)、球形凹槽(11)、碰珠(12)、阻尼孔(13)、阻尼弹簧(14)组成;所述风轮叶片(4)为2片瓦状的半圆形叶片,设置在框架(3)内并围绕风力驱动轴(5)呈轴对称固定连接;所述风力驱动轴(5)通过上、下两端的轴承(9)固定在框架(3)的上、下梁内,其下端轴承(9)的上方处设有阻尼滚轮(6),阻尼滚轮(6)外圈的凹槽连接有拉紧绳(7),拉紧绳(7)通过若干导向滚轮(8)与窗扇(2)的边框铰接以拉动窗扇(2)关闭;所述阻尼滚轮(6)与风力驱动轴(5)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该阻尼机构为:阻尼滚轮(6)的内圈上固定有阻尼筒套(10),阻尼筒套(10)与风力驱动轴(5)之间有润滑间隙,阻尼筒套(10)沿径向设置有球形凹槽(11),球形凹槽(11)内设置有的碰珠(12),碰珠(12)的另一侧定位在风力驱动轴(5)上的阻尼孔(13)内,阻尼孔(13)与球形凹槽(11)相对,阻尼孔(13)内设有阻尼弹簧(14),阻尼弹簧(14)处于压缩状态并向阻尼孔(13)外推压碰珠(12);所述阻尼机构中的球形凹槽(11)、碰珠(12)、阻尼孔(13)、阻尼弹簧(14)配套成组,并均匀对称设置为1层2组或者2层4组或者3层6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驱动自动关闭窗,包括窗体和风力关窗装置,窗体由窗框(1)和窗扇(2)组成,窗框(1)和窗扇(2)之间设置有固定窗扇开启角度的机构,风力关窗装置固定在窗体周边附近;其特征在于,风力关窗装置由框架(3)、风轮叶片(4)、风力驱动轴(5)、阻尼滚轮(6)、拉紧绳(7)、导向滚轮(8)、轴承(9)、阻尼筒套(10)、球形凹槽(11)、碰珠(12)、阻尼孔(13)、阻尼弹簧(14)组成;所述风轮叶片(4)为2片瓦状的半圆形叶片,设置在框架(3)内并围绕风力驱动轴(5)呈轴对称固定连接;所述风力驱动轴(5)通过上、下两端的轴承(9)固定在框架(3)的上、下梁内,其下端轴承(9)的上方处设有阻尼滚轮(6),阻尼滚轮(6)外圈的凹槽连接有拉紧绳(7),拉紧绳(7)通过若干导向滚轮(8)与窗扇(2)的边框铰接以拉动窗扇(2)关闭;所述阻尼滚轮(6)与风力驱动轴(5)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该阻尼机构为:阻尼滚轮(6)的内圈上固定有阻尼筒套(10),阻尼筒套(10)与风力驱动轴(5)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阳
申请(专利权)人:张辰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