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反式深紫外光刻物镜系统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折反式深紫外光刻物镜系统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光刻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设备,可以通过曝光的方式将掩模版上IC图案投影到硅片表面的光刻胶上,然后通过显影、刻蚀等技术将投影图案转移到硅片面上。在光刻机众多组成中,投影光刻物镜系统是其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光刻系统的理论分辨率可以用R=k1λ/NA计算,其中k1为工艺因子,与光刻系统的工艺参数有关,λ为系统的曝光波长,NA为物镜系统的像方数值孔径,在深紫外(DUV)光刻物镜系统中,浸没式光刻物镜系统的像方数值孔径NA可以达到1.35,k1因子可以接近0.25,单次曝光可以实现38nm分辨率,结合多图形等分辨率增强技术,可以实现14nm及以下节点的芯片的加工制造。国外高分辨率浸没式光刻机已经实现产业化,日本的Nikon公司,Cannon公司,荷兰ASML公司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深紫外光刻投影物镜作为投影曝光装置的核心部件,其面型和结构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最初的深紫外光刻物镜采用全球面折射式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反式深紫外光刻物镜系统设计方法,所述物镜系统包括第一镜组G1,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根据设计需求设计第一镜组G1和第三镜组G3;/n设置所述第二镜组G2包括相对设置的2片反射镜,分别为第一反射镜R1和第二反射镜R2;设置第一镜组G1的出瞳为第二镜组G2的入瞳,第二镜组G2的出瞳为第三镜组G3的入瞳;设置第一镜组G1的像面为第二镜组G2的物面,第二镜组G2的物面为第三镜组G3的像面;/n通过矩阵光学计算第二镜组G2的初始结构,并针对第二镜组G2的初始结构进行分组复合及迭代拟合设计;/n将设计完成的第一镜组G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反式深紫外光刻物镜系统设计方法,所述物镜系统包括第一镜组G1,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设计需求设计第一镜组G1和第三镜组G3;
设置所述第二镜组G2包括相对设置的2片反射镜,分别为第一反射镜R1和第二反射镜R2;设置第一镜组G1的出瞳为第二镜组G2的入瞳,第二镜组G2的出瞳为第三镜组G3的入瞳;设置第一镜组G1的像面为第二镜组G2的物面,第二镜组G2的物面为第三镜组G3的像面;
通过矩阵光学计算第二镜组G2的初始结构,并针对第二镜组G2的初始结构进行分组复合及迭代拟合设计;
将设计完成的第一镜组G1、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按照光束入射方向的顺序,整合成完整的折反射式深紫外光刻物镜系统的初始结构,并进一步对折反射式深紫外光刻物镜系统的初始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满足设计需求的折反射式深紫外投影光刻物镜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计需求设计第一镜组G1和第三镜组G3,具体为:
所述第一镜组G1具有正光焦度,包含不少于3片透镜,包含至少一片非球面或自由曲面透镜,至少一个凸透镜,至少一个薄弯月透镜;第一镜组G1的光阑在G1最后一片透镜处,或者在第一镜组G1中间;
所述物镜系统的第一镜组G1、第二镜组G2和第三镜组G3放大倍率关系为:MG1×MG2×MG3=M;其中MG1为第一镜组G1的放大倍率;MG2为第二镜组G2的放大倍率;MG3为第三镜组G3的放大倍率;M为物镜系统整体的总放大率;
所述第三镜组G3具有正光焦度,包含不少于3片透镜,包含至少一片非球面或自由曲面透镜,包含至少一个凸透镜,一个薄弯月透镜;
第一镜组G1将物平面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镜组G1成像到第一中间像,所述第一中间像位于第二镜组G2的第一反射镜R1之前,经第二反射镜R2反射形成第二中间像,所述第二中间像经第三镜组G3成像到像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矩阵光学计算第二镜组G2的球面初始结构,具体为:
根据矩阵光学,构建所述第二镜组G2的传递矩阵T为:
构建第二镜组G2物和对应像的物像变换矩阵MO'O为:
构建第二镜组G2入瞳和对应出瞳的物像变换矩阵Mp'p为:
根据光学系统匹兹万平衡条件:2c1-2c2=petG1+petG3
其中c1为第二镜组G2第一反射镜R1的曲率;c2为第二镜组G2第二反射镜R2的曲率;d为第一反射镜R1和第二反射镜R2的距离;A为第一指代量用于指代1+2c2d;B为第二指代量,用于指代2c2-2c1(1+2c2d);C为第三指代量,用于指代d;D为第四指代量,用于指代1-2c1d;lo为第一中间像到第一反射镜R1的距离;lo'为第二中间像到第二反射镜R2的距离;lp为第二镜组G2入瞳到第一反射镜R1的距离;lp'为第二中间像到第二反射镜R2的距离;petG1为优化设计完成的第一镜组G1的匹兹万场曲,petG3为优化设计完成的逆向光路第三镜组G3的匹兹万场曲;
求解出第二镜组G2的结构参数c1、c2、d、lo、l′o。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第二镜组G2的初始结构进行分组复合及迭代拟合设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正向光路中将第一镜组G1和第二镜组G2相匹配构成G1G2光学系统;
S302:在逆向光路中将第三镜组G3和第二镜组G2相匹配构成G3G2光学系统;
S303:在G3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秋,闫旭,郝倩,刘丽辉,刘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