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光学元件及光学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平面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器已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型显示面板,因此其背面通常都设有背光模块,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依据光源的配置位置,背光模块可分为直下式(directtype)背光模块与侧入式(sideincidenttype)背光模块,其中侧入式背光模块是利用导光板来导引配置于导光板一侧的光源所发出的光,以形成上述的面光源。为了提升光源的光能利用率,此类背光模块除了在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一侧设置光学膜片(例如光学增亮膜、扩散片或棱镜片)之外,还会在导光板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的一侧设置反射片。由于此类背光模块在组立的过程中,外来异物(例如落尘、导光板的抛光屑、胶框屑或毛屑)容易进入导光板的底面与反射片之间的空隙。随着背光模块的薄型化,这些外来异物容易受到外力的挤压或剧烈的震动而刮伤或碰伤导光板的底面并产生亮白点的问题,且这些亮白点是无法被修复的。“
技术介绍
”段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基板、多个光学微结构以及多个第一支撑结构,其中/n所述基板具有入光面以及连接所述入光面且彼此相对的出光面与底面,所述出光面具有有效出光区以及围绕所述有效出光区的无效区;/n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分散地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底面,且重叠于所述有效出光区;以及/n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底面,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重叠于所述无效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基板、多个光学微结构以及多个第一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入光面以及连接所述入光面且彼此相对的出光面与底面,所述出光面具有有效出光区以及围绕所述有效出光区的无效区;
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分散地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底面,且重叠于所述有效出光区;以及
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底面,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重叠于所述无效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彼此相对且连接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入光面彼此相对,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侧支撑结构,所述两个第一侧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底面邻近所述第一侧面的边缘与邻近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所述两个第一侧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入光面,各所述第一侧支撑结构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或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后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后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入光面,所述第一后支撑结构连接所述两个第一侧支撑结构,且位于所述底面邻近所述第三侧面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沿着所述底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沿着所述底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沿着所述底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与所述基板沿着所述底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的百分比值介于4%至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沿着所述底面的法线方向的厚度从较靠近所述有效出光区的一侧往所述底面的边缘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的横截面轮廓具有背离所述底面的弧线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在垂直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的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出光面的所述无效区在所述方向上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
至少一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底面上,且位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入光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重叠于所述无效区的所述第一部分连接重叠于所述有效出光区的所述第二部分而具有转折点,所述第一部分在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上的宽度朝远离所述转折点的方向递增,且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方向上的宽度朝远离所述转折点的方向递增。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入光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二纵支撑结构与至少一第二横支撑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二纵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入光面,所述至少一第二横支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入光面。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伟,杨越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台湾扬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