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重大引水工程具有输水规模大、距离长、水头压力高、供水区域广、运行环境复杂的特点。长距离输水管道是保障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设施,如果长距离输水管道在运行期出现开裂、渗水、剥落等病害,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传统方式一般是采用人工巡检手段,派遣检查人员进入管道巡检,专利技术人发现,检修期间管道必须处于停水状态,停水人工检测存在速度慢、危险性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无需停水检测,检测速度快,安全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本体,检测本体的前部设有病害检测系统,底部设有行走轮,检测本体还安装有推进机构和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本体,检测本体的前部设有病害检测系统,底部设有行走轮,检测本体还安装有推进机构和定位系统,检测本体沿前后方向设有至少两组伸缩臂,伸缩臂的底端与检测本体铰接,伸缩臂与检测本体的铰接位置两侧设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一端与检测本体铰接,另一端与伸缩臂底端铰接,伸缩臂顶端与弧形板铰接,伸缩臂与弧形板的铰接位置两侧设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一端与伸缩臂顶端铰接,另一端与弧形板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本体,检测本体的前部设有病害检测系统,底部设有行走轮,检测本体还安装有推进机构和定位系统,检测本体沿前后方向设有至少两组伸缩臂,伸缩臂的底端与检测本体铰接,伸缩臂与检测本体的铰接位置两侧设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一端与检测本体铰接,另一端与伸缩臂底端铰接,伸缩臂顶端与弧形板铰接,伸缩臂与弧形板的铰接位置两侧设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一端与伸缩臂顶端铰接,另一端与弧形板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的底端中部位置与第一铰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检测本体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驱动件对称设置在铰接杆的前、后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的顶端中部与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弧形板的内弧面中部位置铰接,两个第二驱动件对称设置在第二铰接杆的前、后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水管道运行期病害水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检测系统设置在检测本体前部的半椭球体结构中,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勃,张柏楠,李维国,任英杰,甘高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