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66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充电桩固定架上等距设有若干固定螺丝孔,充电桩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绝缘垫,两个绝缘垫上连接有充电棒组件,两个充电棒组件顶部配合接触有行车充电触点,两个行车充电触点呈V型,固定横板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导向轴,两个导向轴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导向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充电棒组件与行车充电触点的对接,行车充电触点与充电棒组件分离后,充电棒组件能够通过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自动复位,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的方向相互垂直,可以进行多角度的变换,解决了因缆绳的摇晃从而造成充电对接难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充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充电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基层水文机构需要时刻的测量水流的流速,在进行水流测量的时候,部分地方地势危险,人为测量难度较大,需要在两边山坡的支架的钢丝上连接缆绳,利用钢丝和缆绳运输测量设备进行测量,但缆车内的发动机需要供电才能运作,现在部分缆车会采用充电的方式对设备进行供电。现在一般使用安装的站点进行充电,运输的时候因为缆绳长度较长会产生摇晃等问题,所以在进行充电对接的时候会造成无法对准的问题,进而导致无法充电,而且在设备安装的时候需要对安装缓冲设备进行保护,安装缓冲设备工作时,内部缓冲设备会因长时间的使用从而造成张力较大,导致缓冲效率低下。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其可以解决因缆绳的摇晃造成充电对接难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充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可以解决因缆绳的摇晃造成充电对接难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固定架(2)和固定横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固定架(2)上等距设有若干固定螺丝孔(1),所述充电桩固定架(2)通过螺丝啮合固定螺丝孔(1)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充电桩固定架(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绝缘垫(17),两个所述绝缘垫(17)上连接有充电棒组件(22),两个所述充电棒组件(22)顶部配合接触有行车充电触点(4),两个所述行车充电触点(4)呈V型,两个所述行车充电触点(4)固定连接在固定横板(5)的一侧两端,所述固定横板(5)远离行车充电触点(4)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导向轴(6),两个所述导向轴(6)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导向轴承(8),所述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固定架(2)和固定横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固定架(2)上等距设有若干固定螺丝孔(1),所述充电桩固定架(2)通过螺丝啮合固定螺丝孔(1)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充电桩固定架(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绝缘垫(17),两个所述绝缘垫(17)上连接有充电棒组件(22),两个所述充电棒组件(22)顶部配合接触有行车充电触点(4),两个所述行车充电触点(4)呈V型,两个所述行车充电触点(4)固定连接在固定横板(5)的一侧两端,所述固定横板(5)远离行车充电触点(4)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导向轴(6),两个所述导向轴(6)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导向轴承(8),所述导向轴承(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两个所述导向轴(6)远离固定横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板(9),所述支板(9)远离导向轴(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缆道的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棒组件(22)包括金属导电杆(21)、第一底座(20)和第二底座(23),第一底座(20)固定连接在绝缘垫(17)的上端,所述第一底座(20)顶部通过第一转轴(18)转动连接于第二底座(23)上,所述第二底座(23)的上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寿义鞠秀珍汤欣钢任晓敏刘鹏赵明强徐军赵圣田刘鑫杨安会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润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