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车辆及车辆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17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充电车辆及车辆充电系统,涉及电动车辆充电技术。可充电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车载受电装置;所述车载受电装置具有箱体、充电座及车载控制器;所述充电座及车载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充电座具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配合;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充电启动指令时,获取车载受电装置和插接装置的插接状态,在所述插接状态为正常插接时,启动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充电过程的智能性和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电车辆及车辆充电系统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辆充电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充电车辆及车辆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车是一种环保型交通工具,其上设有储能器件为电动汽车提供行驶动力。当电力不足时通过充电桩为储能器件进行充电。目前,充电的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充电桩上设有充电枪,操作人员手持充电枪插入车辆上的充电接口,然后按下充电桩上的充电按钮开始充电。充电桩或汽车通过指示灯示意电量是否充满,待充电完毕之后,操作人员手动拔出充电枪放回充电桩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充电车辆及车辆充电系统。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充电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车载受电装置;所述车载受电装置具有箱体、充电座及车载控制器;所述充电座及车载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充电座具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配合;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充电启动指令时,获取车载受电装置和插接装置的插接状态,在所述插接状态为正常插接时,启动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可充电车辆中的车载受电装置;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与所述车载受电装置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充电车辆及车辆充电系统,能够根据充电指令及车载受电装置的位置信息,控制充电桩的插接装置与车辆的车载受电装置插接,触发充电操作,实现了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充电过程的智能性和充电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受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受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受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朝向车载受电装置运动时的示意图;图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与车载受电装置插接到位时的示意图;图6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器与车载控制器的电连接示意图;图8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系统中充电保护罩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示意图;图9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系统中充电保护罩处于罩设位置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轮列车中头车车体的侧视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骨架的立体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骨架的侧视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的布置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与车底高纵梁、车底低横梁的连接侧视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地板区域的仰视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底高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底高纵梁中的第一高纵梁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吊座与第一高纵梁梁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体上设有供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风风道的截面图;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仰视图;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水盘在车体上的具体位置图;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体上设有积水盘和导水管的局部示意图;图26为图25的局部放大图;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司机室端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线交叉装置的整体布置示意图;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线交叉装置布置俯视图;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线交叉装置中的第一线槽盒和第二线槽盒的布置示意图;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局部结构简图;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3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爆炸视图;图3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3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3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的爆炸视图;图4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车转向架的立体图;图4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拖车转向架上设有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的俯视图;图4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中两个架体铰接部相连的立体图;图44为列车直线行驶时两个架体铰接部的俯视图;图45为列车过曲线时两个架体铰接部的俯视图;图4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中架体与回转支撑装置相连的爆炸视图;图4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中回转轴承的剖视图;图4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中回转支撑装置的剖视图;图4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支撑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支撑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103-车体裙板;104-滑动裙板;18-车载受电装置;181-箱体;182-充电座;1821-充电接口;1822-导向孔;183-防护板;184-车载控制器;6-充电桩;61-支撑主体;62-伺服滑台;63-插接装置;64-充电控制器;631-充电插头;632-位姿补偿机构;6321-支撑架;6322-第一安装板;6323-第二安装板;6324-第三安装板;6325-第一导向杆;6326-第一弹簧;6327-第二导向杆;6328-第二弹簧;6329-第三导向杆;6330-第三弹簧;634-导向件;635-电磁锁;636-定位传感器;65-充电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相关技术中,充电的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充电桩上设有充电枪,操作人员手持充电枪插入车辆上的充电接口,然后按下充电桩上的充电按钮开始充电。充电桩或汽车通过指示灯示意电量是否充满,待充电完毕之后,操作人员手动拔出充电枪放回充电桩上。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充电车辆及车辆充电系统,能够根据充电指令及车载受电装置的位置信息,控制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所述车体具有车载受电装置;所述车载受电装置具有箱体、充电座及车载控制器;所述充电座及车载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充电座具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配合;/n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充电启动指令时,获取车载受电装置和插接装置的插接状态,在所述插接状态为正常插接时,启动充电模式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具有车载受电装置;所述车载受电装置具有箱体、充电座及车载控制器;所述充电座及车载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充电座具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配合;
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车载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充电启动指令时,获取车载受电装置和插接装置的插接状态,在所述插接状态为正常插接时,启动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受电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顶部;所述车载受电装置的充电接口朝向所述车体的侧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设有至少一个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用于与充电桩的导向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设有至少一个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用于在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插头插接到位时,将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座的插接装置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朝向所述充电桩的一侧设有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标识用于与所述充电桩的定位传感器配合,以标识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桩的充电插头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板位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箱体密封连接;所述防护板位于打开状态时,使得所述充电座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器还用于:
在接收到充电启动指令时,控制所述防护板运动至打开状态;
在充电完成时,控制所述防护板运动至关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器具体用于:接收到车辆上的充电按钮被触发时生成的充电启动指令;或者,
接收到充电桩发送的充电启动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器还用于:
在接收到充电桩发送的热点连接请求时,与充电桩建立无线网络连接;
在接收到车辆上的充电按钮被触发时生成的充电启动指令时,通过无线网络向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器还用于:
在启动充电模式进行充电之前,控制车辆的电驱动系统锁定;或者,
在充电过程中获取电量;当电量达到预设上限值时,向充电控制器发送充电完成指令;或者,
在获取到车辆上的停止充电按钮被触发时,通过无线网络向充电桩发送充电停止指令;或者,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获取电量;在所述电量低于预设下限值时,产生充电提醒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綦芳胡基贵施晓芳卢庆周章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