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53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0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用模具的领域,位于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其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模板的导套以及用于固定上模板的导柱,所述导柱包括固定连接于上模板的连接轴以及插接适配于所述导套的插杆,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插杆的一端于垂直方向上开设有两个贯穿的第一通孔,上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轴设置有依次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一螺杆,所述连接轴设置有防止所述导柱脱落的限位件。本申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螺杆、限位片以及第二螺杆将连接轴紧固于上模板,具有防止导柱松脱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用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上下开模的工作情况下,下模一般为静止状态,上模在外力的作用下扣合于下模,在合模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模具上的导柱以及导套之间的间隙配合实现对上模进行定位固定,也降低了合模过程中对上模以及下模造成损伤的可能。通常情况下导柱设计成圆柱形状,便于合模过程中与导套之间的配合,通过在导柱中心设置有与上模螺纹连接的螺杆将导柱固定于上模,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螺栓容易发生松脱,在模具保养较为频繁的情况下容易检修到螺杆的松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未能及时检修模具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导柱脱落的情况,损伤模具与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导柱容易松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具固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固定装置,位于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模板的导套以及用于固定上模板的导柱,所述导柱包括固定连接于上模板的连接轴以及插接适配于所述导套的插杆,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插杆的一端于垂直方向上开设有两个贯穿的第一通孔,上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轴设置有依次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一螺杆,所述连接轴设置有防止所述导柱脱落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合模的过程中将插杆对准下模板上的导套,将插杆插接于导套,从而实现了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定位,上模板也被固定于下模板上;第一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并旋紧于第一螺纹孔,实现了将连接轴固定于上模板,两个第一螺杆使得固定效果更好,避免了一个第一螺杆发生松脱时连接轴脱落,限位件将连接轴于上模板的位置进一步限定,防止连接轴脱落。可选的,上模板靠近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壁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上模板一端的限位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时所述限位片被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水平截面积大于安装槽的水平截面积,安装槽的截面积大于连接轴的截面积,将限位片装入安装槽后再旋动连接轴使得限位片位于限位槽内,限位片的厚度设置与限位槽于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一致,限位槽的壁面与限位片抵接使得连接轴在竖直方向上被预固定于限位槽内,而不会脱落。可选的,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片的第二螺纹孔,上模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插接有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第二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杆穿过上模板与连接轴固定连接,使得连接轴被进一步固定于上模板,使得导柱与上模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可选的,所述连接轴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方形,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连接轴截面上的对角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螺杆于连接轴的对角处将连接轴固定使得连接轴的固定效果更加稳固。可选的,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插杆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插杆适配的插孔,所述插杆的周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片固定于所述圆环槽内的固定件,所述插孔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缓冲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将固定片固定于圆环槽内,从而实现了将插杆固定于连接轴,缓冲件使得在合模的过程中能够降低模具以及导柱收到的冲击载荷,防止模具损坏。可选的,所述缓冲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孔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插孔的顶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受到冲击载荷时,弹簧被压缩将冲击载荷吸收,降低了模具以及导柱所受到的冲击载荷。可选的,所述插孔的内壁开设有两个与所述固定片适配的卡槽,所述插孔的内壁开设有位于所述卡槽上方且与所述卡槽连通的圆环槽,所述固定件设置为开设于所述固定片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片于所述圆环槽内旋转至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时所述第一螺杆插接于所述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片从卡槽旋入圆环槽内使得固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时,第一螺栓将固定片固定,防止固定片发生转动,固定片位于圆环槽内,从而使得插杆固定于圆环槽内。可选的,所述圆环槽于所述插杆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片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受到冲击载荷时,固定片在圆环槽内上下滑动,能有效的给予弹簧缓冲的空间。可选的,所述插孔的内壁涂覆有润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层可设置为涂覆于插孔内壁的石墨层或润滑油层,在使用的过程中定期向插孔内补充润滑层,有效的降低了插杆以及连接轴装配后的磨损。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螺杆、限位片以及第二螺杆将连接轴紧固于上模板,实现了对连接轴的紧固作用,使得导柱与导套适配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松脱;2.通过设置固定片与开设于连接轴上的圆环槽配合,实现了插杆与连接轴之间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模板;2、下模板;3、导套;4、导柱;5、连接轴;6、插杆;7、限位片;8、安装槽;9、限位槽;10、第一通孔;11、第一螺纹孔;12、第一螺杆;13、第二螺纹孔;14、第二通孔;15、第二螺杆;16、插孔;17、固定片;18、卡槽;19、圆环槽;20、固定孔;2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两开模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模具,其中通过上下两部分开合的模具主要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下模板2之间通常需要设置用于合模过程中对上模板1进行导向以及合模后对上模板1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参照图1,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模板2的导套3以及用于固定上模板1的导柱4,导柱4包括固定连接轴5和插杆6,连接轴5将导柱4固定于上模板1,插杆6插接于导套3,在合模过程中将上模板1上的插杆6对准下模板2上的导套3进行定位,在合模后导套3对插杆6还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参照1和图2,连接轴5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方形,连接轴5上设置有防止连接轴5从上模板1上脱落的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为固定连接于连接轴5靠近上模板1一端的限位片7。上模板1靠近连接轴5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的上壁面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槽9与安装槽8连通,限位槽9的水平截面积大于安装槽8的水平截面积,安装槽8的截面积大于连接轴5的截面积,将限位片7装入安装槽8后再旋动连接轴5使得限位片7位于限位槽9内,限位片7的厚度设置与限位槽9于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一致,限位槽9的壁面与限位片7抵接使得连接轴5在竖直方向上被预固定于限位槽9内,而不会脱落。参照图2和图4,为将连接轴5固定于上模板1上,连接轴5靠近插杆6的一端于垂直方向上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固定装置,位于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模板(2)的导套(3)以及用于固定上模板(1)的导柱(4),所述导柱(4)包括固定连接于上模板(1)的连接轴(5)以及插接适配于所述导套(3)的插杆(6),所述连接轴(5)靠近所述插杆(6)的一端于垂直方向上开设有两个贯穿的第一通孔(10),上模板(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0)同轴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连接轴(5)设置有依次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0)以及所述第一螺纹孔(11)的第一螺杆(12),所述连接轴(5)设置有防止所述导柱(4)脱落的限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固定装置,位于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于下模板(2)的导套(3)以及用于固定上模板(1)的导柱(4),所述导柱(4)包括固定连接于上模板(1)的连接轴(5)以及插接适配于所述导套(3)的插杆(6),所述连接轴(5)靠近所述插杆(6)的一端于垂直方向上开设有两个贯穿的第一通孔(10),上模板(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0)同轴的第一螺纹孔(11),所述连接轴(5)设置有依次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0)以及所述第一螺纹孔(11)的第一螺杆(12),所述连接轴(5)设置有防止所述导柱(4)脱落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板(1)靠近所述连接轴(5)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上壁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8)连通的限位槽(9),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5)靠近所述上模板(1)一端的限位片(7),所述第一通孔(10)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同轴时所述限位片(7)被固定于所述限位槽(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的轴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片(7)的第二螺纹孔(13),上模板(1)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3)同轴的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4)内插接有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3)的第二螺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的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平李军刘洪新文佳思樊世杰刘水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尚佳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