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的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35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抽油杆的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机井中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抽油杆的长度、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抽油杆的直径,根据获取到的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抽油杆的长度、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抽油杆的直径,确定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然后根据确定出的弹性形变量确定抽油机井防冲距,最后根据确定出的抽油机井防冲距,调整抽油杆在抽油机井中的位置。本申请可以提高确定出的抽油机井防冲距的精确度,并可以合理调整抽油杆在抽油机井中的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因确定出的抽油机井防冲距过大而过多上调抽油杆,进而影响抽油泵的抽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油杆的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油田采油
,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杆的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抽油机井1中的抽油杆2在下行至下死点时,抽油机悬点会立即停止向下运行,但抽油机悬点下连接的抽油杆2在惯性载荷等力的作用下会继续向下运行,导致抽油杆2产生弹性形变,抽油杆2下连接的抽油泵的活塞3也会继续向下运行。为了避免活塞3继续下行碰到抽油泵中的固定凡尔4而造成机械损害,常将抽油杆2完全下入抽油机井1后,将抽油杆2上调一个距离(这个距离称为抽油机井防冲距),因此确定抽油机井防冲距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确定抽油机井防冲距时,常采用经验值法。具体地,抽油泵每下入1000m(米),将抽油杆2上调0.6至0.8米,抽油泵下入不足1000米或大于1000时可以按照比例折算,以得到抽油机井防冲距。在确定出抽油机井防冲距之后,便可以在抽油杆2完全下入抽油机井1后,按照确定出的抽油机井防冲距上调抽油杆2。然而,相关技术中根据下泵深度确定出的抽油机井防冲距不精确,因此并不能合理调整抽油杆在抽油机井中的位置,常常存在因确定出的抽油机井防冲距过大而过多上调抽油杆,导致抽油泵泵效下降的问题,影响抽油泵的抽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油杆的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确定出的抽油机井防冲距精度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油杆的位置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机井中的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根据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确定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根据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确定抽油机井防冲距;根据所述抽油机井防冲距,调整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中的位置。可选地,所述获取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机井中的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包括:获取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内的液体中受到的重力、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将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内的液体中受到的重力、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进行矢量求和,得到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内的液体中受到的重力,包括:获取所述抽油杆的密度和所述抽油机井内液体的密度;将所述抽油杆的密度与所述抽油机井内液体的密度之差、所述抽油杆的体积,以及所述重力加速度累乘,得到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内的液体中受到的重力。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包括:获取所述抽油机井中抽油泵的活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抽油机井内油管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内液体之间的摩擦力;将所述抽油机井中抽油泵的活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抽油机井内油管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内液体之间的摩擦力累加,得到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抽油机井中抽油泵的活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抽油机井内油管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内液体之间的摩擦力,包括:获取所述活塞与所述泵筒之间的间隙、所述活塞的直径、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所述抽油杆对所述油管接触点的正压力、所述油管内流体的动力粘度和所述抽油杆的平均运行速度;根据所述活塞与所述泵筒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活塞的直径,确定所述活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力;根据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以及所述抽油杆对所述油管接触点的正压力,确定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之间的摩擦力;根据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直径、所述油管内流体的动力粘度和所述抽油杆的平均运行速度,确定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内液体之间的摩擦力。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包括:获取所述抽油杆的密度、所述抽油机的冲程、所述抽油机的冲次、所述抽油机中曲柄的旋转半径和所述抽油机中连杆的长度;根据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直径、所述抽油杆的密度、所述抽油机的冲程、所述抽油机的冲次、所述抽油机中曲柄的旋转半径和所述抽油机中连杆的长度,确定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直径、所述抽油杆的密度、所述抽油机的冲程、所述抽油机的冲次、所述抽油机中曲柄的旋转半径和所述抽油机中连杆的长度,确定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包括:根据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直径、所述抽油杆的密度、所述抽油机的冲程、所述抽油机的冲次、所述抽油机中曲柄的旋转半径和所述抽油机中连杆的长度,通过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其中,所述F2为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所述D1为所述抽油杆的直径,所述L为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ρ1为所述抽油杆的密度,所述S为所述抽油机的冲程,所述N为所述抽油机的冲次,所述r为所述曲柄的旋转半径,所述I为所述连杆的长度。可选地,所述获取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机井中的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包括:获取所述抽油机井中的抽油泵工作时对应的示功图;从所述示功图中读取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确定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包括:根据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通过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其中,所述H为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所述F为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L为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E为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所述D1为所述抽油杆的直径。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确定抽油机井防冲距,包括:将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与预设增量相加,得到所述抽油机井防冲距。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油杆的位置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机井中的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确定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确定抽油机井防冲距;调整模块,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杆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机井中的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n根据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确定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n根据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确定抽油机井防冲距;/n根据所述抽油机井防冲距,调整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中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杆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机井中的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
根据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弹性模量和所述抽油杆的直径,确定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
根据所述抽油杆下行至下死点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确定抽油机井防冲距;
根据所述抽油机井防冲距,调整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中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抽油机悬点在抽油机井中的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包括:
获取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内的液体中受到的重力、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
将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内的液体中受到的重力、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进行矢量求和,得到所述抽油机悬点在所述抽油杆下行时受到的载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内的液体中受到的重力,包括:
获取所述抽油杆的密度和所述抽油机井内液体的密度;
将所述抽油杆的密度与所述抽油机井内液体的密度之差、所述抽油杆的体积,以及所述重力加速度累乘,得到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抽油机井内的液体中受到的重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包括:
获取所述抽油机井中抽油泵的活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抽油机井内油管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内液体之间的摩擦力;
将所述抽油机井中抽油泵的活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抽油机井内油管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内液体之间的摩擦力累加,得到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摩擦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抽油机井中抽油泵的活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抽油机井内油管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内液体之间的摩擦力,包括:
获取所述活塞与所述泵筒之间的间隙、所述活塞的直径、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所述抽油杆对所述油管接触点的正压力、所述油管内流体的动力粘度和所述抽油杆的平均运行速度;
根据所述活塞与所述泵筒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活塞的直径,确定所述活塞与泵筒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以及所述抽油杆对所述油管接触点的正压力,确定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直径、所述油管内流体的动力粘度和所述抽油杆的平均运行速度,确定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油管内液体之间的摩擦力。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抽油杆在下行时受到的惯性载荷,包括:
获取所述抽油杆的密度、所述抽油机的冲程、所述抽油机的冲次、所述抽油机中曲柄的旋转半径和所述抽油机中连杆的长度;
根据所述抽油杆的长度、所述抽油杆的直径、所述抽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常明张鹏王世谦冯峰夏瑛王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