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13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包括底座、与底座间隔的夹持组件,底座设有作用于夹持组件的弹簧,夹持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左衬套、中轴座、右衬套,中轴座内部与左衬套、右衬套间隔着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柔性套,柔性套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抱夹,抱夹设有阶梯状的夹料孔、多个间隔分布的左开口,相邻两个左开口之间设有右开口,夹料孔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台阶孔,中轴座设有气腔、以及与气腔连通的气嘴,气腔与柔性套的中部位置相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嘴连接气泵后可夹紧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
本技术涉及在抱夹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
技术介绍
珩磨又称镗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也称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大。在一定条件下,珩磨也能加工外圆、平面、球面和齿面等。圆柱珩磨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32~0.08微米,精珩时可达Ra0.04微米以下,并能少量提高几何精度,加工精度可达IT7~4。平面珩磨的表面质量略差。珩磨时,工件安装在珩床工作台上或夹具中,具有若干油石条的珩磨头插入已加工的孔中,由机床主轴带动旋转并作轴向往复运动。油石条以一定压力与孔壁接触,即可切去一层极薄的金属。珩磨头与主轴一般成浮动连接。如图1所示为圆轴类的工件100,工件100的内孔101需要珩磨加工,市面上的手动夹具装夹比较费时,需要设计一款能够自动夹持工件100的抱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外部的气泵连接气嘴从而使高压空气进入气腔,于是柔性套鼓包,抱夹受到柔性套的压力后使夹料孔直径变小从而夹紧工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包括底座、与底座间隔的夹持组件,底座设有作用于夹持组件的弹簧,所述的夹持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左衬套、中轴座、右衬套,所述的中轴座内部与左衬套、右衬套间隔着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内设有柔性套,柔性套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设有抱夹,所述的抱夹设有阶梯状的夹料孔、多个间隔分布的左开口,相邻两个所述的左开口之间设有右开口,所述的夹料孔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台阶孔,所述的中轴座设有气腔、以及与气腔连通的气嘴,所述的气腔与柔性套的中部位置相邻。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衬套设有左通孔,所述的右衬套设有右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抱夹设有与夹料孔连通的贯穿孔,所述的右通孔直径大于贯穿孔直径,所述的左通孔直径大于夹料孔直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衬套设有左固定孔,所述的中轴座设有中固定孔,所述的右衬套设置了具有螺纹结构的右固定孔,所述的左固定孔安装有贯穿中固定孔后与右固定孔螺纹连接的螺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槽两端设有卡槽,所述的柔性套设有与卡槽卡接的固定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抱夹左端面与左衬套的左端面平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夹料孔设有倒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开口设有圆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座设有下弹孔,所述的左衬套、右衬套分别设有第一上弹孔、第二上弹孔,所述的弹簧的下端位于下弹孔内,所述的弹簧的上端位于第一上弹孔或第二上弹孔内。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气嘴连接气泵后可夹紧工件;具体如下所述:先把工件放入抱夹的夹料孔内,外部的气泵通过管路连接气嘴(管路中可以设置气阀,气阀可以打开或关闭高压气体),当气泵工作时,高压空气进入气腔内,柔性套中部受到空气压力而发生鼓包,鼓包持续胀大后挤压抱夹,抱夹的左开口、右开口体积变小,然后夹料孔直径也相应变小,从而使夹料孔夹紧工件,实现了自动装夹功能;最后,气阀关闭管路,气腔内的高压空气从气嘴处释放出去,夹料孔松开工件,就可以取出工件。柔性套采用橡胶或者PVC材质制作,其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性能,鼓包时不会破裂;因为珩磨工艺要求珩磨头与主轴浮动连接,所以底座与夹持组件间隔设置并且使用了弹簧进行缓冲连接;为了能对不同直径的工件进行夹紧,夹料孔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台阶孔,工件就被相应直径的台阶孔夹紧,所以不同直径的台阶孔能通用多种不同直径的圆轴类工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隐藏柔性套后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包括底座9、与底座9间隔的夹持组件,底座9设有作用于夹持组件的弹簧8,夹持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左衬套1、中轴座4、右衬套5,中轴座4内部与左衬套1、右衬套5间隔着固定槽43,固定槽43内设有柔性套7,柔性套7设有连接孔71,连接孔71内设有抱夹6,抱夹6设有阶梯状的夹料孔64、多个间隔分布的左开口62,相邻两个左开口62之间设有右开口63,夹料孔64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台阶孔65,中轴座4设有气腔42、以及与气腔42连通的气嘴3,气腔42与柔性套7的中部位置相邻。左衬套1设有左通孔11,右衬套5设有右通孔51。抱夹6设有与夹料孔64连通的贯穿孔67,右通孔51直径大于贯穿孔67直径,左通孔11直径大于夹料孔64直径。如图1所示,工件100设置了凸柱102,夹料孔64夹住工件100的圆形主体部分,而凸柱102位于贯穿孔67内,这样有凸柱102结构的阶梯状圆轴类工件100也能使用本技术进行夹持;右通孔51直径大于贯穿孔67后,工件100的凸柱102不会碰撞到抱夹6;左通孔11直径大于夹料孔64后,工件100的圆形主体不会碰撞到抱夹6。左衬套1设有左固定孔12,中轴座4设有中固定孔41,右衬套5设置了具有螺纹结构的右固定孔52,左固定孔12安装有贯穿中固定孔41后与右固定孔52螺纹连接的螺栓2。左衬套、中轴座、右衬套三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固定槽43两端设有卡槽44,柔性套7设有与卡槽44卡接的固定部72。当气泵的高压空气从气嘴进入到气腔时,柔性套中部被气腔内的空气顶起,因为柔性套两端的固定部被固定在卡槽内,所以柔性套两端被固定,只有中部充气鼓包。抱夹6左端面与左衬套1的左端面平齐。可以使本技术整体平整。夹料孔64设有倒角66。便于工件装入夹料孔内,倒角的存在也避免了工件表面被夹料孔刮伤。左开口62设有圆孔61。左开口在长期开、合过程中,其端部容易裂开,设置了圆孔后,防止端部开裂,从而延长了抱夹的寿命。底座9设有下弹孔91,左衬套1、右衬套5分别设有第一上弹孔13、第二上弹孔53,弹簧8的下端位于下弹孔91内,弹簧8的上端位于第一上弹孔13或第二上弹孔53内。第一上弹孔、第二上弹孔、下弹孔使弹簧上下端部被限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底座间隔的夹持组件,底座设有作用于夹持组件的弹簧,所述的夹持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左衬套、中轴座、右衬套,所述的中轴座内部与左衬套、右衬套间隔着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内设有柔性套,柔性套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设有抱夹,所述的抱夹设有阶梯状的夹料孔、多个间隔分布的左开口,相邻两个所述的左开口之间设有右开口,所述的夹料孔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台阶孔,所述的中轴座设有气腔、以及与气腔连通的气嘴,所述的气腔与柔性套的中部位置相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底座间隔的夹持组件,底座设有作用于夹持组件的弹簧,所述的夹持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包括左衬套、中轴座、右衬套,所述的中轴座内部与左衬套、右衬套间隔着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内设有柔性套,柔性套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设有抱夹,所述的抱夹设有阶梯状的夹料孔、多个间隔分布的左开口,相邻两个所述的左开口之间设有右开口,所述的夹料孔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台阶孔,所述的中轴座设有气腔、以及与气腔连通的气嘴,所述的气腔与柔性套的中部位置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衬套设有左通孔,所述的右衬套设有右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夹设有与夹料孔连通的贯穿孔,所述的右通孔直径大于贯穿孔直径,所述的左通孔直径大于夹料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升九汪伟东张嘉祯
申请(专利权)人:奇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