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09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属于纺丝工艺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PET切片在158‑166℃的温度下,预结晶10‑20min,之后在160‑170℃的温度下干燥,得到干燥的PET切片;S2:然后将干燥的PET切片与抗静电剂,熔融共混并挤出,得到混合料粒;S3:将混合料粒进行纺丝过程,纺丝后经过18‑22Pa的环吹风冷却、上油、卷绕工位卷绕后,得到防静电POY丝,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POY丝抗静电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工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作为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作纺织材料,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俗称涤纶(PET),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涤纶分为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维两类,涤纶短纤维是指长度在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短纤维,涤纶长丝是指长度可以达到千米以上的丝,长丝绕卷成团。涤纶长丝按生产方式又分为初生丝、拉伸丝和变形丝,POY丝就属于初生丝的一种,POY丝又名预取向丝,是指经高速纺丝获得的取向度在未取向丝和拉伸丝之间的未完全拉伸的涤纶长丝,POY丝与未拉伸丝相比,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取向,因此其稳定性良好,再将POY丝进行纺织制成相应的面料。由于涤纶分子间是由共价键结合的,既不产生电离,又不传递电子,容易产生和积聚电荷,并且POY丝中的中性基团很少,疏水性较大,积聚的电荷分散困难,因此POY丝在绕卷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静电,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其具有提高POY丝抗静电能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PET切片在158-166℃的温度下,预结晶10-20min,之后在160-170℃的温度下干燥,得到干燥的PET切片;S2:然后将干燥的PET切片与抗静电剂,熔融共混并挤出,得到混合料粒;S3:将混合料粒进行纺丝过程,纺丝后经过18-22Pa的环吹风冷却、上油、卷绕工位卷绕后,得到防静电POY丝;其中,所述抗静电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淀粉基抗静电剂1-3份、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2-2.8份,羊毛角蛋白溶液7-13份,石墨烯0.2-0.34份,Fe3O43.73-5.01份,黏合剂145-155份,二氧化钛0.5-0.9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35-41份,聚乙二醇2-8份,芥酸酰胺7-13份;抗静电剂与PET切片的重量比为(0.005-0.01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纺丝前先对PET切片进行干燥,充分去除PET切片上附着的水分,降低水分对PET产生降解的可能性,从而提高PET的可纺性,提高纺丝质量的稳定性;同时为了降低PET切片在加热过程中变软而发生粘结的现象,对PET切片进行预结晶处理,提高PET切片的结晶度,从而提高其软化点;将抗静电剂与PET切片进行熔融共混,再进行纺丝,可以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降低POY丝产生的静电量,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淀粉基抗静电剂是一种新型的抗静电剂,耐久性较好,但是由于淀粉基抗静电剂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来起到抗静电作用,因此如果淀粉基抗静电剂的添加量较少,抗静电效果较为不明显,因此使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与其配合,将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离子导电机理与淀粉基抗静电剂的吸湿导电机理相配合,协同起到抗静电的作用,提高淀粉基抗静电剂的抗静电能力,使得淀粉基抗静电剂的添加量较少也能发挥较强的抗静电能力,同时由于离子液体缺乏耐久性,容易被擦洗掉,因此淀粉基抗静电剂可以弥补离子液体的耐久性较差的缺点,二者协同配合,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羊毛角蛋白溶液是利用吸湿导电机理来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羊毛角蛋白溶液包裹在POY丝的表面,与淀粉基抗静电剂相配合,利用相同的机理协同起到抗静电作用,从而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并且在此范围内使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制得的POY丝较为柔软;在此范围内将石墨烯、Fe3O4和二氧化钛相互配合会在POY丝的表面形成一层导电的薄膜,这层薄膜会将POY丝产生的静电荷消除,从而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若石墨烯的添加量较低,会使得石墨烯不能连续的覆盖在POY丝的表面,降低POY丝的抗静电能力,若石墨烯的添加量较高,石墨烯的不易分散的特性会使得粒子之间发生团聚,难以进行分散,也会使得石墨烯不能连续的覆盖在POY丝的表面,降低POY丝的抗静电能力;同时由于二氧化钛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可以提高POY丝的抗菌能力,二氧化钛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了90%以上;在此范围内加入黏合剂,使得石墨烯、Fe3O4和二氧化钛形成牢固且连续的导电层,可以明显提高抗静电剂在POY丝上的耐久能力,若黏合剂的加入量过多,会使得黏合剂在POY丝表面形成的膜较厚,石墨烯、Fe3O4和二氧化钛形成薄膜容易被包埋,降低了POY丝的抗静电能力;在抗静电剂中加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和芥酸酰胺,利用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的抗静电能力,与淀粉基抗静电剂、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羊毛角蛋白溶液、石墨烯、Fe3O4和二氧化钛相互配合,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聚乙二醇在抗静电剂中起到润滑的作用,使得抗静电剂中的各组分能够充分分散,不会由于黏合剂的作用而产生的团聚,降低POY丝的抗静电能力;芥酸酰胺在抗静电剂中起到爽滑开口的作用,使得抗静电剂与PET切片熔融共混,挤出的过程较为顺利;将抗静电剂与PET切片熔融共混后得到的混合料粒,再进行纺丝过程,在此范围内控制环吹风的风压,可以提高POY丝的纺丝质量,若环吹风的风压过低,风量较小,POY丝冷却不均匀,会使得POY丝后期在进行染色时染色不均,若环吹风的风压过高,POY丝在纺丝时抖动厉害,容易产生碰撞,造成POY丝断裂,降低了POY丝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抗静电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淀粉基抗静电剂1.5-2.5份、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8-2.2份,羊毛角蛋白溶液9-11份,石墨烯0.25-0.29份,Fe3O44-4.74份,黏合剂148-152份,二氧化钛0.6-0.8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37-39份,聚乙二醇4-6份,芥酸酰胺9-11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淀粉基抗静电剂、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羊毛角蛋白溶液、石墨烯、Fe3O4、二氧化钛、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芥酸酰胺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黏合剂与聚乙二醇,在45-50℃的温度下混合均匀,然后在75-85℃的温度下干燥,得到抗静电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此范围内,将淀粉基抗静电剂、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羊毛角蛋白溶液、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芥酸酰胺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的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再在此范围内加入石墨烯、Fe3O4和二氧化钛,在POY丝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进一步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黏合剂使得石墨烯、Fe3O4和二氧化钛形成的薄膜牢牢附着在POY丝的表面,聚乙二醇可以降低黏合剂使抗静电剂中各组分产生团聚的可能性,综合提高POY丝的抗静电能力,最后对抗静电剂进行干燥,降低了水分对干燥的PET切片产生降解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PET的可纺性,提高纺丝质量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淀粉基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先将PET切片在158-166℃的温度下,预结晶10-20min,之后在160-170℃的温度下干燥,得到干燥的PET切片;/nS2:然后将干燥的PET切片与抗静电剂,熔融共混并挤出,得到混合料粒;/nS3:将混合料粒进行纺丝过程,纺丝后经过18-22Pa的环吹风进行冷却、上油、卷绕工位卷绕后,得到防静电POY丝;/n其中,所述抗静电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淀粉基抗静电剂1-3份、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2-2.8份,羊毛角蛋白溶液7-13份,石墨烯0.2-0.34份,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PET切片在158-166℃的温度下,预结晶10-20min,之后在160-170℃的温度下干燥,得到干燥的PET切片;
S2:然后将干燥的PET切片与抗静电剂,熔融共混并挤出,得到混合料粒;
S3:将混合料粒进行纺丝过程,纺丝后经过18-22Pa的环吹风进行冷却、上油、卷绕工位卷绕后,得到防静电POY丝;
其中,所述抗静电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淀粉基抗静电剂1-3份、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2-2.8份,羊毛角蛋白溶液7-13份,石墨烯0.2-0.34份,Fe3O43.73-5.01份,黏合剂145-155份,二氧化钛0.5-0.9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35-41份,聚乙二醇2-8份,芥酸酰胺7-13份;抗静电剂与PET切片的重量比为(0.005-0.0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淀粉基抗静电剂1.5-2.5份、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8-2.2份,羊毛角蛋白溶液9-11份,石墨烯0.25-0.29份,Fe3O44-4.74份,黏合剂148-152份,二氧化钛0.6-0.8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37-39份,聚乙二醇4-6份,芥酸酰胺9-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淀粉基抗静电剂、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羊毛角蛋白溶液、石墨烯、Fe3O4、二氧化钛、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芥酸酰胺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黏合剂与聚乙二醇,在45-50℃的温度下混合均匀,然后在75-85℃的温度下干燥,得到抗静电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基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将熔融状态的聚乙烯蜡与二乙醇胺混合,再加入硬脂酸油脂,在81-83℃的温度下熔融共混,再加入氧化锌,得到混合物,其中聚乙烯蜡、二乙醇胺、硬脂酸油脂与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3-1.7):(0.8-1.2):(1.4-1.6):(0.9-1.1);
a2:在60-90℃的温度下,将玉米淀粉糊化,再将混合物、丙烯酸与糊化的玉米淀粉在84-90℃的温度下混合均匀,然后在18-20℃的温度下冷却,得到淀粉基抗静电剂,其中玉米淀粉、混合物与丙烯酸的重量比为(0.3-0.7):(0.8-1.2):(0.7-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南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