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速推入机、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50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7
本申请提供一种倍速推入机、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倍速推入机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输送机构、阻挡机构及上料结构;输送机构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根输送辊及与输送辊的端部连接以驱动多根输送辊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阻挡机构包括位于相邻的两根输送辊之间的挡板,挡板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升降挡板以高于或低于输送辊的升降组件;上料结构包括推动部及推动推杆沿机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通过辊式输送结构实现对工件的运输,并通过上料结构完成工件的上料推动,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速推入机、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本申请涉及空调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倍速推入机、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威胁,而且也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中,柔性和生产率是相互矛盾的。众所周知,只有品种单一、批量大、设备专用、工艺稳定、效率高,才能构成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设备的专用性低,在加工形式相似的情况下,频繁的调整工夹具,工艺稳定难度增大,生产效率势必受到影响。为了同时提高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使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抗衡,柔性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现有的空调外机柔性化自动生产系统需要各个施工区域的配合,但各施工区域之间的切换还需用到顶升平移输送,顶升平移输送在使用时需要停止无聊校车等待送入机构将工件顶升再继续输送,运行工作时噪声大,容易发生故障,并且每次故障都需要长时间的维修,并且顶升输送需加工工件升高导致成品与输送部分的落差较大,易导致施工人员的伤害,不便维修,使得生产效率大大下降。在申请号为201910042363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以及中国硕士论文“空调装配自动化生产线工艺研究及系统设计”中,均采用机械手或是机器人进行上料,但是机器人的成本高、维护保养复杂,并且对工件的定位、加工尺寸要求高,不适于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模式,适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有效、工作效率高且适用性广的倍速推入机。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倍速推入机的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上述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的生产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作为第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倍速推入机,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输送机构、阻挡机构及上料结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根输送辊及与所述输送辊的端部连接以驱动多根所述输送辊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位于相邻的两根输送辊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连接有使所述挡板高于或低于输送辊的升降组件;所述上料结构包括推动部及推动所述推杆沿机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推动部包括支座及铰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推杆,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移动齿轮及气缸,所述第一齿轮及第二齿条均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齿轮设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并分别啮合,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与所述移动齿轮连接并推动所述移动齿轮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移动齿轮在移动时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转动,并使所述第一齿条移动以带动所述推动部沿机架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机构靠近所述上料结构的一侧设有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移动槽,所述上料结构设于所述移动槽中,且所述上料结构的推杆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支座铰接,并通过所述连接块带动所述推杆转动以高于或低于所述倍速推入机的输送平面,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座的铰链轴处设有扭簧,以使所述连接块及推杆在向下翻转后可恢复至高于所述输送平面的初始位置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料结构的两端还设有隔挡组件,所述隔挡组件包括隔板及用于升降所述隔板的升降气缸,所述隔板的厚度小于相邻的两根所述输送辊的间距。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滚轮,所述限位板连接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结构的伸缩气缸。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第一齿条上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导向块。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链轮、链条及主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设于所述输送辊的端部并与所述输送辊同轴固定,所述传动链轮及主动链轮均分别与所述链条啮合,所述主动链轮连接有与其轴心连接以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链条张紧程度的张紧调节部,所述张紧调节部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链条啮合的张紧链轮,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设有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以用于调节所述张紧链轮位置的调节槽。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挡板连接的升降气缸;或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及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板的底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使得连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在竖直面内摆动以升降所述挡板。作为第二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包括主运输线体及依次设于主运输线体上的上料组装机构、真空充氮机构、检测机构及打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商检线体,所述商检线体呈环形设置,且所述商检线体位于同一侧设有商检入口和商检出口,所述商检入口处设有如上所述的并与所述主运输线体连接的倍速推入机,所述商检出口处设有连接至所述主运输线体的输出线体,所述商检线体位于相对所述输出线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气缸。作为第三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如上所述的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设备,经上料组装机构将原料组装形成工件;S2、工件运输至真空处理机构处进行抽真空处理;S3、抽真空完毕后,运输工件至检测机构处进行产品质检,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卤检机构及商检机构,所述商检机构包括商检线体、倍速推入机、输出线体及出料气缸,工件经卤检后通过倍速推入机运输至商检线体中,商检完毕后由出料气缸将商检线体中的工件推送到输出线体中以进行下一步骤;S4、工件经检测机构检测通过后,运输至打包机构以打包出库;若工件检测不通过,运输至预设的返修工位处进行返修。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申请的倍速推入机中,通过辊式输送结构实现对工件的运输,并通过上料结构完成工件的上料推动,并且推动部的推杆只向一个方向使力,可确保工件的推动强度,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地降低成本,适用性范围广。另外本申请还采用阻挡结构实现工件的间距的调整,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受伤的风险。2、在本申请的倍速推入机中,通过移动齿轮与两条齿条的配合,使得第一齿条的运动距离为气缸行程的双倍,从而实现推动部的双倍距离输送,有利于降低对气缸行程的距离要求,达到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而且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更加平稳地进行输送。3、在本申请的倍速推入机中,利用限位组件在工件被推动上料的过程中进行限位,可避免因推动而导致工件的受力不均造成的偏离运输路径的情况,可有效提高工件上料的稳定性。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倍速推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设于机架(1)上的输送结构(2)、阻挡结构(3)及上料结构(4);/n所述输送结构(2)包括沿所述机架(1)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根输送辊(21)及与输送辊(21)的端部连接以驱动多根所述输送辊(21)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22);/n所述阻挡结构(3)包括位于相邻的两根输送辊(21)之间的挡板(31),所述挡板(31)的底部连接有使挡板(31)高于或低于输送辊(21)的升降组件;/n所述上料结构(4)包括推动部(41)及推动所述推杆(412)沿机架(1)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42),所述推动部(41)包括支座(411)及铰接在所述支座(411)上的推杆(412),所述移动组件(42)包括第一齿条(421)、第二齿条(422)、移动齿轮(423)及气缸(424),所述第一齿轮及第二齿条(422)均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条(421)与所述支座(411)连接,所述第二齿条(422)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齿轮设于第一齿条(421)和第二齿条(422)之间并分别啮合,所述气缸(424)的活塞杆的伸出端与所述移动齿轮(423)连接并推动所述移动齿轮(423)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移动齿轮(423)在移动时与所述第二齿条(422)啮合以转动,并使所述第一齿条(421)移动以带动所述推动部(41)沿机架(1)长度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速推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设于机架(1)上的输送结构(2)、阻挡结构(3)及上料结构(4);
所述输送结构(2)包括沿所述机架(1)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根输送辊(21)及与输送辊(21)的端部连接以驱动多根所述输送辊(21)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22);
所述阻挡结构(3)包括位于相邻的两根输送辊(21)之间的挡板(31),所述挡板(31)的底部连接有使挡板(31)高于或低于输送辊(21)的升降组件;
所述上料结构(4)包括推动部(41)及推动所述推杆(412)沿机架(1)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42),所述推动部(41)包括支座(411)及铰接在所述支座(411)上的推杆(412),所述移动组件(42)包括第一齿条(421)、第二齿条(422)、移动齿轮(423)及气缸(424),所述第一齿轮及第二齿条(422)均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条(421)与所述支座(411)连接,所述第二齿条(422)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齿轮设于第一齿条(421)和第二齿条(422)之间并分别啮合,所述气缸(424)的活塞杆的伸出端与所述移动齿轮(423)连接并推动所述移动齿轮(423)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移动齿轮(423)在移动时与所述第二齿条(422)啮合以转动,并使所述第一齿条(421)移动以带动所述推动部(41)沿机架(1)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速推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靠近所述上料结构(4)的一侧设有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移动槽(23),所述上料结构(4)设于所述移动槽(23)中,且所述上料结构(4)的推杆(412)通过连接块(413)与所述支座(411)铰接,并通过所述连接块(413)带动所述推杆(412)转动以高于或低于所述倍速推入机的输送平面,所述连接块(413)与所述支座(411)的铰链轴处设有扭簧,以使所述连接块(413)及推杆(412)在向下翻转后可恢复至高于所述输送平面的初始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倍速推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结构(4)的两端还设有隔挡组件(44),所述隔挡组件(44)包括隔板(441)及用于升降所述隔板(441)的顶升气缸(442),所述隔板(441)的厚度小于相邻的两根所述输送辊(21)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倍速推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限位组件(43),所述限位组件(43)包括沿所述机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板(431),所述限位板(431)上设有滚轮(433),所述限位板(431)连接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结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涛谢奕皇方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擎天德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