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及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50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包括阻挡组件和顶升组件,阻挡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挡块本体和活动轴,挡块本体包括上挡块和下挡块,活动轴用于与输送辊道连接固定,上挡块的重量小于下挡块的重量;顶升组件包括顶杆、顶块和驱动装置,顶杆上端连接顶块,下端连接驱动装置,顶杆和顶块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顶块位于下挡块下方,当顶块作用至下挡块上时,挡块本体能够随着顶块的上下运动而在活动轴上活动,从而使得上挡块高于或低于输送辊道的输送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输送系统。这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及输送系统利用重力自动复位,结构精简,能有效阻止工件误离开输送辊道,降低了由此造成的工件报废和设备损坏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及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道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辊道输送被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常用于输送各类货品,由于辊道输送结构简单和可靠性强等优势,不同辊道组合或与其它设备组合后,既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的场合,也适用于大型工件的输送场合。其中,在批量平行设置辊道输送大型工件物品时,为了将辊道上输送的工件物品运送到其它工位或工序,经常会采用在辊道末端设置平移小车类转移设备的方式来作为中转设备。目前,当工件物品输送到末端时,可能平移小车还未到达指定位置进行承接,为了避免工件物品从辊道上直接掉出,在输送到辊道上设有光电开关,当工件物品运动到指定位置时挡住光路传输,光电信号传送至控制模块即可发出停止辊道继续滚动的指令。但是完全依赖光电开关存在着一些缺陷,由于辊道出口无有效阻挡结构,如果光电信号出现延迟等情况,工件将会继续前进而超出正常形成范围而突出于辊道,后续平移小车移动经过此处时就会与工件发生碰撞,很容易造成工件报废和平移小车损坏。若电气控制异常、硬件损坏或短路等造成异常事件较长,工件会在辊道的输送下一直掉落下来,同样会造成报废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及输送系统,其利用重力自动复位,结构精简,能有效阻止工件误离开输送辊道,降低了由此造成的工件报废和设备损坏概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其用于安装在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一侧,包括阻挡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挡块本体和活动轴,所述挡块本体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活动轴相对两侧的上挡块和下挡块,所述活动轴用于与所述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侧面连接固定,所述上挡块的重量小于所述下挡块的重量;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杆、顶块和驱动装置,所述顶杆上端连接所述顶块,下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顶杆和顶块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顶块位于所述下挡块下方,当所述顶块作用至所述下挡块上时,所述挡块本体能够随着所述顶块的上下运动而在所述活动轴上活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挡块与所述下挡块的厚度一致,所述上挡块的体积小于所述下挡块;或所述上挡块厚度小于下挡块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上挡块长于所述下挡块,所述上挡块为长方形,所述下挡块下端为半圆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输送系统,包括所述的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和输送辊道,所述阻挡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一侧,使得所述上挡块高于或低于所述输送辊道的输送表面。进一步地,还包括转移设备,所述转移设备用于在所述输送辊道输送方向的末端承接被输出的工件,所述阻挡组件和顶升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输送辊道和转移设备相对的侧面上。进一步地,多条所述输送辊道对应一台所述转移设备,每条输送辊道设置一套所述阻挡组件,每台所述转移设备设置一套所述顶升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挡块本体还包括旋转孔,所述活动轴插入所述旋转孔中;当不受外力时,所述下挡块位于上挡块下方,所述上挡块突出于输送辊道的输送表面;当所述顶块运动至上方时,所述顶块向上顶触所述下挡块,所述上挡块以所述活动轴为中心向下摆动,并低于所述输送辊道的输送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下挡块还包括滚轴和滚轮,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滚轴上并能够绕所述滚轴滚动;所述滚轴与所述活动轴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滚轮与所述顶块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顶块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顺着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辊道的侧面设有安装座,所述活动轴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上挡块上还设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位于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面上,且位于所述旋转孔的左侧或右侧;随着所述挡块的摆动,所述止动件与所述安装座侧面抵触或分离。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辊道止动技术存在着一些缺陷,本方案针对这些缺陷作出了改进。其中,阻挡组件是直接用于阻挡的部件,挡块本体被分成了重量不同的上挡块和下挡块,使得挡块本体在不受到其它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以活动轴为基础的上挡块在上,下挡块在下的状态,便于上挡块一直伸出与输送辊道的输送表面,起到阻挡的作用;即使受到顶升组件的外力,解除外力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也会自动恢复原状态。可以看出,本方案的自动复位无需利用电气元件,利用巧妙设置结构和利用重力即可实现阻挡块的自动复位和长期保持有效的阻挡状态,极大的降低了生产制造的成本,由此造成的报废和损坏率也得以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阻挡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放行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中阻挡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送系统省略转移设备的处于放行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送系统省略转移设备的处于阻挡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送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图1至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其用于安装在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一侧,包括阻挡组件1和顶升组件2,所述阻挡组件1包括相互连接的挡块本体11和活动轴12,所述挡块本体11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活动轴12相对两侧的上挡块111和下挡块112,所述活动轴12用于与所述输送辊道A输送方向末端的侧面连接固定并为上挡块111的活动提供基础,所述上挡块111的重量小于所述下挡块112的重量,当挡块本体11不受到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外力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其用于安装在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挡组件和顶升组件,/n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挡块本体和活动轴,所述挡块本体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活动轴相对两侧的上挡块和下挡块,所述活动轴用于与所述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侧面连接固定,所述上挡块的重量小于所述下挡块的重量;/n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杆、顶块和驱动装置,所述顶杆上端连接所述顶块,下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顶杆和顶块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n所述顶块位于所述下挡块下方,当所述顶块作用至所述下挡块上时,所述挡块本体能够随着所述顶块的上下运动而在所述活动轴上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其用于安装在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挡组件和顶升组件,
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挡块本体和活动轴,所述挡块本体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活动轴相对两侧的上挡块和下挡块,所述活动轴用于与所述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侧面连接固定,所述上挡块的重量小于所述下挡块的重量;
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杆、顶块和驱动装置,所述顶杆上端连接所述顶块,下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顶杆和顶块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顶块位于所述下挡块下方,当所述顶块作用至所述下挡块上时,所述挡块本体能够随着所述顶块的上下运动而在所述活动轴上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块与所述下挡块的厚度一致,所述上挡块的体积小于所述下挡块;或所述上挡块厚度小于下挡块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块长于所述下挡块,所述上挡块为长方形,所述下挡块下端为半圆形。


4.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复位阻挡装置和输送辊道,所述阻挡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辊道输送方向末端的一侧,使得所述上挡块高于或低于所述输送辊道的输送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移设备,所述转移设备用于在所述输送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容展升周明柱杨毅张小辉庞壮李伟坚蓝宗镜汤波李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