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37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被构造为适于挂接摩托车边箱,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鞍梁,鞍梁两端分别刚性地固定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所述鞍梁中部具有用于与摩托车车架固定的安装部,通过该安装部能够将两侧摩托车边箱经侧板所传来的力竖直地施加到摩托车车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鞍梁横置于车身上,能够使支架整体的受力主要通过鞍梁垂直加载在车身上,显著地改善了支架对边箱的承载能力,支架的可靠性更好,摩托车行驶中不易出现松动、脱落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摩托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摩托车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使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旅行装备。借用摩托车自驾旅行,不管是长途行驶还是短程行驶,或多或少都需要携带一些行李和必备的工具,由于摩托车本身的装载能力有限,越来越多的骑士选择在车尾加装行李箱,以存放摩旅途中的必需品。骑行用的摩托车行李箱主要包括尾箱和边箱,尾箱一般安装在摩托车后端的货架上,边箱一般通过边箱支架对称安装在车身的左右两侧。传统边箱大多为塑料或皮革材料,而采用铝合金等材料的金属边箱,因具有更高的强度以及更好的外观品质,越来越受到广大摩托车爱好者,尤其是经常进行长途骑行骑士们的追捧。但金属边箱由于重量及安装结构等原因,对支架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长途及恶劣路况驾驶条件下,边箱存在脱落风险,因此,亟待对传统边箱支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被构造为适于挂接摩托车边箱,其关键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鞍梁,鞍梁两端分别刚性地固定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所述鞍梁中部具有用于与摩托车车架固定的安装部,通过该安装部能够将两侧摩托车边箱经侧板所传来的力竖直地施加到摩托车车架上。采用上述结构,支架安装在摩托车车身上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鞍梁连接,并且鞍梁横置于车身上,边箱安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后,支架整体的受力主要通过鞍梁垂直加载在车身上,能够显著的提升支架对边箱的承载能力,支架的可靠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鞍梁包括呈板状构造的横向支撑部,以及从横向支撑部两端向下延伸的弯折部,弯折部通过螺栓与对应的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将鞍梁装配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应弯折部的位置各设有两组螺栓过孔,弯折部对应螺栓过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螺栓安装鞍梁时,螺栓通过螺母和螺纹孔两组内螺纹的连接约束,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摩托车行驶中不易出现松动、脱落等缺陷。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支撑部相对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边缘倾斜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与车身结构相适应,使支架与车身连接更加稳固。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支撑部上设有避让缺口。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避让车身上的凸起部分,防止装配干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后端之间安装有腰条。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支架的后端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以提升支架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鞍梁均为铝合金钣金件,各个钣金件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加工制造更方便,成本更低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边缘上均设有向内弯折的翻边,翻边上分布有功能孔。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骑行者安装绑带挂钩、安装旗杆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安装有辅助定位座。加装辅助定位座能够进一步增加支架与摩托车车身的连接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整个支架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即可装配安装在摩托车车身上,安装更为方便。2、鞍梁横置于车身上,能够使支架整体的受力主要通过鞍梁垂直加载在车身上,显著地改善了支架对边箱的承载能力,支架的可靠性更好,摩托车行驶中不易出现松动、脱落等缺陷。3、支架采用铝合金钣金件拼装而成,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外观质量好以及装配便利等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鞍梁端部与第二侧板装配连接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其结构涉及的主要部件有: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两组固定支耳3、鞍梁4、腰条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固定支耳3、鞍梁4和腰条5均为铝合金钣金件。在支架的传统结构中,各个部件是以焊接方式连接的,而焊接会改变零件自身的组织结构,从而使支架的性能下降,所以在本实施中,各个钣金件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平行,鞍梁4位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上端之间,鞍梁4中部具有用于与摩托车车架固定的安装部41,安装部4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4a和第三连接孔4b,两组固定支耳3分别安装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前端,固定支耳3上均设有第一连接孔3a。如图3所示,支架与摩托车车身装配连接时,鞍梁4横置于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并通过穿过第二连接孔4a和第三连接孔4b的螺栓与车身固定连接,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以及两组固定支耳3分别位于车身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3a的螺栓与车身侧部固定连接,支架通过此段落描述的四颗螺栓即可固定安装在车身上。基于支架的鞍马式结构设计,边箱安装在支架的两侧后,边箱的自重以及一些附加抖动力主要通过鞍梁4垂直加载在车身上,相比传统的支架结构,具有更好承载能力,可靠性更好,摩托车行驶中不易出现松动、脱落等缺陷。如图2所示,鞍梁4被构造成条形板状结构,其包括横向支撑部4d以及从横向支撑部4d两端向下延伸的弯折部4c,弯折部4c上设有两组螺纹孔b,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对应螺纹孔b的位置各设有两组螺栓过孔a,螺栓7先穿过螺栓过孔a在拧入螺纹孔b,然后再通过螺母8完全锁紧,螺栓7通过螺母8和螺纹孔b两组内螺纹的连接约束,能够使鞍梁4具有更好的装配强度,摩托车行驶中不易出现松动、脱落等缺陷。再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的外侧均设有挂接柱e,其上具有环形槽,在安装边箱9时,将边箱内侧挂接在挂接柱e上即可。再如图1、2所示,为了能够与车身结构相适应,使鞍梁4更加稳固的支撑在车身上,横向支撑部4d相对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上端边缘倾斜设置。为避让车身上的凸起部分,防止装配干涉,在横向支撑部4d中部的前端设有避让缺口4e。固定支耳3包括一体成型的后连接部3b、过渡部3c和前连接部3d,后连接部3b可以通过两组螺栓固定在对应的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上,在图1中,后连接部3b位置的螺栓未示出,第一连接孔3a成型在前连接部3d上,为方便装配,第一连接孔3a优选设置为条形孔。为方便连接并保证支架的安装强度,过渡部3c相对于后连接部3b向内倾斜设置,以使前连接部3d相对于后连接部3b向内偏置。为进一步提升支架整体结构的稳固性,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后端之间安装有腰条5。为方便骑行者捆绑挂钩、安装旗杆等配件,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边缘上均设有向内弯折的翻边c,翻边c上分布有功能孔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被构造为适于挂接摩托车边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连接有鞍梁(4),鞍梁(4)两端分别刚性地固定至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上端,所述鞍梁(4)中部具有用于与摩托车车架固定的安装部(41),通过该安装部(41)能够将两侧摩托车边箱经侧板所传来的力竖直地施加到摩托车车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被构造为适于挂接摩托车边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连接有鞍梁(4),鞍梁(4)两端分别刚性地固定至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上端,所述鞍梁(4)中部具有用于与摩托车车架固定的安装部(41),通过该安装部(41)能够将两侧摩托车边箱经侧板所传来的力竖直地施加到摩托车车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鞍梁(4)包括呈板状构造的横向支撑部(4d),以及从横向支撑部(4d)两端向下延伸的弯折部(4c),弯折部(4c)通过螺栓与对应的第一侧板(1)或第二侧板(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对应弯折部(4c)的位置各设有两组螺栓过孔(a),弯折部(4c)对应螺栓过孔(a)的位置设有螺纹孔(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部(4d)相对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上端边缘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鞍马式边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前端均设有向前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万伦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