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32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包括把手条杆、垫架隔振罩槽、箍环框、按键弯板和滤网罩槽,所述的垫架隔振罩槽安装于滤网罩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垫架隔振罩槽与箍环框扣合在一起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的按键弯板安装于垫架隔振罩槽的顶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的把手条杆与垫架隔振罩槽机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把手条杆与垫架隔振罩槽相配合,通过扣环滑块压扣内轴环框在车载音响发声时,让扇刷垫板架与弯弓网环架形成一个负荷隔振且交叉蛛网架构,让后续的无人驾驶汽车操作得到车载音响的降噪操作效果,且适配车底盘起伏震动时车门的连带起伏反应得到控制,保障音响播放的音浪悠扬流转在耳蜗内,给人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对汽车尾气的降噪操作和车载音响的降噪十分重要,由于音响声音影响承车人的心态,声音嘈杂干扰乐曲旋律,反而导致乘车人暴躁难免,需要车载音响降噪给人舒适感,且尾气降噪排放保障公路交通清净,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无人驾驶汽车的车载控制器配合车载音响播放对震动车门产生的噪音得不到有效消除操作,容易在车底盘减震时造成音量播放的声波震动操作,从而导致后续的车载音响声音环绕度前期且持续波动性过高,对无人驾驶汽车内的乘坐人员造成耳蜗的负荷干扰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从而提高无人驾驶汽车内乘坐人员的舒适性。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把手条杆、垫架隔振罩槽、箍环框、按键弯板和滤网罩槽,所述的垫架隔振罩槽安装于滤网罩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垫架隔振罩槽与箍环框扣合在一起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的按键弯板安装于垫架隔振罩槽的顶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的把手条杆与垫架隔振罩槽机械连接。所述的垫架隔振罩槽包括扇刷垫板架、弯弓网环架、内轴环框和外厚罩环框,所述的弯弓网环架设有多个并且均围绕扇刷垫板架的轴心嵌套成一体,扇刷垫板架安装于外厚罩环框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的内轴环框与扇刷垫板架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的外厚罩环框安装于滤网罩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的扇刷垫板架包括椭球垫块、扇刷板座和翅片板,所述的椭球垫块插嵌在扇刷板座的外侧,所述的扇刷板座与翅片板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的椭球垫块包括扁椭球槽、簧丝座和折架杆,所述的簧丝座安装于扁椭球槽的内部,所述折架杆插嵌在扁椭球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的弯弓网环架包括隔振内芯管、弯弓架杆和网环罩,所述隔振内芯管紧贴于弯弓架杆的一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弯弓架杆插嵌在网环罩的内部。所述的隔振内芯管包括细管体、阻尼柱块和扭簧管,所述扭簧管插嵌在细管体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扭簧管的上下两侧分别嵌套有阻尼柱块。所述把手条杆包括扣环滑块和把手条板,所述扣环滑块安装于把手条板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扣环滑块与把手条板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扣环滑块包括滑块槽、夹板架和扣环架座,所述夹板架插嵌在滑块槽的内部,所述夹板架与扣环架座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箍环框包括扇压框板和箍环条槽,所述扇压框板安装于箍环条槽的内部,所述扇压框板与箍环条槽采用过盈配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把手条杆与垫架隔振罩槽相配合,通过扣环滑块压扣内轴环框在车载音响发声时,让扇刷垫板架与弯弓网环架形成一个负荷隔振且交叉蛛网架构操作效果,让后续的无人驾驶汽车操作得到车载音响的降噪操作效果,且适配车底盘起伏震动时车门的连带起伏反应得到控制,方便后续控制器对车载音响降噪操作的叠加力网抗震操作效果,保障音响播放的音浪悠扬流转在耳蜗内,给人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把手条杆与垫架隔振罩槽的俯视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垫架隔振罩槽与箍环框的俯视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垫架隔振罩槽、扇刷垫板架、弯弓网环架的俯视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扣环滑块工作状态的俯视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扇压框板工作状态的俯视截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椭球垫块工作状态的俯视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隔振内芯管工作状态的俯视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把手条杆1、垫架隔振罩槽2、箍环框3、按键弯板4、滤网罩槽5,垫架隔振罩槽2安装于滤网罩槽5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垫架隔振罩槽2与箍环框3扣合在一起并且轴心共线,按键弯板4安装于垫架隔振罩槽2的顶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把手条杆1与垫架隔振罩槽2机械连接。如图2所示,把手条杆1包括扣环滑块11和把手条板12,扣环滑块11安装于把手条板12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扣环滑块11与把手条板12采用间隙配合,通过扣环滑块11在把手条板12内滑动形成装夹间距拉开锁接的操作效果。如图5所示,扣环滑块11包括滑块槽111、夹板架112和扣环架座113,夹板架112插嵌在滑块槽111内部,夹板架112与扣环架座113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扣环架座113为上下带柱块中间拱桥弯杆的复合扣架结构,方便左右收束环框达到压覆锁接的操作效果,通过夹板架112与扣环架座113形成内装夹和外收压的扣合操作效果。如图2至图4所示,垫架隔振罩槽2包括扇刷垫板架2A、弯弓网环架2B、内轴环框2C和外厚罩环框2D,弯弓网环架2B设有六个并且均围绕扇刷垫板架2A的轴心嵌套成一体,扇刷垫板架2A安装于外厚罩环框2D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内轴环框2C与扇刷垫板架2A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外厚罩环框2D安装于滤网罩槽5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如图3所示,箍环框3包括扇压框板31和箍环条槽32,扇压框板31安装于箍环条槽32的内部,扇压框板31与箍环条槽32采用过盈配合,通过扇压框板31在箍环条槽32内垫扣提升严密度。如图4所示,扇刷垫板架2A包括椭球垫块2A1、扇刷板座2A2和翅片板2A3,椭球垫块2A1插嵌在扇刷板座2A2的外侧,扇刷板座2A2与翅片板2A3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弯弓网环架2B包括隔振内芯管2B1、弯弓架杆2B2和网环罩2B3,隔振内芯管2B1紧贴于弯弓架杆2B2的一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弯弓架杆2B2插嵌在网环罩2B3的内部,通过椭球垫块2A1与隔振内芯管2B1形成交叉架护牵撑蛛网式架构隔振的操作效果。如图6所示,扇压框板31包括通孔扇板311和折架框板312,折架框板312安装于通孔扇板311的内部,通孔扇板311与折架框板312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折架框板312为顶部带缺口凹型框底部插接簧丝框架的复合架板结构,方便上下隔振垫护保障对顶架护的压扣作用效果,通过通孔扇板311与折架框板312交替包压形成牵撑抗形变的效果。通过前期上下装夹罩住音响盘配合车载操作形成后续的控制器降噪抗震垫护操作效果,再通过箍环框3的扇压框板31在箍环条槽32内带动通孔扇板311与折架框板312形成壳块的严密压合操作效果。如图7所示,椭球垫块2A1包括扁椭球槽2A11、簧丝座2A12和折架杆2A13,簧丝座2A12安装于扁椭球槽2A11的内部,折架杆2A13插嵌在扁椭球槽2A11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簧丝座2A12为左右带梯形柱块、中间插接弹簧丝的簧座结构,方便横向牵撑垫护,保障隔振绕组弹动作用力,提升后续外环的控制降噪效率,通过扁椭球槽2A11包压簧丝座2A12形成左右牵撑抗压的操作效果。如图8所示,隔振内芯管2B1包括细管体2B11、阻尼柱块2B12和扭簧管2B13,扭簧管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条杆(1)、垫架隔振罩槽(2)、箍环框(3)、按键弯板(4)和滤网罩槽(5),所述的垫架隔振罩槽(2)安装于滤网罩槽(5)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垫架隔振罩槽(2)与箍环框(3)扣合在一起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的按键弯板(4)安装于垫架隔振罩槽(2)的顶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的把手条杆(1)与垫架隔振罩槽(2)机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条杆(1)、垫架隔振罩槽(2)、箍环框(3)、按键弯板(4)和滤网罩槽(5),所述的垫架隔振罩槽(2)安装于滤网罩槽(5)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垫架隔振罩槽(2)与箍环框(3)扣合在一起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的按键弯板(4)安装于垫架隔振罩槽(2)的顶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的把手条杆(1)与垫架隔振罩槽(2)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架隔振罩槽(2)包括扇刷垫板架(2A)、弯弓网环架(2B)、内轴环框(2C)和外厚罩环框(2D),所述的弯弓网环架(2B)设有多个并且均围绕扇刷垫板架(2A)的轴心嵌套成一体,扇刷垫板架(2A)安装于外厚罩环框(2D)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的内轴环框(2C)与扇刷垫板架(2A)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的外厚罩环框(2D)安装于滤网罩槽(5)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刷垫板架(2A)包括椭球垫块(2A1)、扇刷板座(2A2)和翅片板(2A3),所述的椭球垫块(2A1)插嵌在扇刷板座(2A2)的外侧,所述的扇刷板座(2A2)与翅片板(2A3)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汽车控制器及其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球垫块(2A1)包括扁椭球槽(2A11)、簧丝座(2A12)和折架杆(2A13),所述的簧丝座(2A12)安装于扁椭球槽(2A11)的内部,所述折架杆(2A13)插嵌在扁椭球槽(2A11)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付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