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智能一体化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16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3
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弹性体成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智能一体化成型方法,包括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中部的正面设置有自动取料机构,所述自动取料机构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支撑箱体中部的顶面。该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智能一体化成型方法,通过模具机构、自动取料机构、自送输料机构相互配合,从模具机构的模具合模生产到自动取料机构的自动从模具机构内部取料,再放置于自送输料机构顶面进行自动输送,整体过程中均为自动化作业模式,极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实现对传统的聚氨酯弹性体生产工艺的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智能一体化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弹性体成型
,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智能一体化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品种分类及应用领域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灯等等领域,例如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油漆、涂料、粘合剂、沙发、床垫、座椅扶手等,家用电器应用中电器绝缘漆、电线电缆护套、冰箱、冷柜、消毒柜、热水器等,建筑业应用中密封胶、粘合剂、屋顶防水保温层、冷库保温、内外墙涂料、地板漆等等多种材料。目前多数的聚氨酯弹性体是注塑模具制作,但是现有的聚氨酯弹性体制作模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上下模具开合、物料取出等工序均需要大量人工作业干预,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继而生产效率而言就像相对降低,并且成品物料的初始温度较高,人工取料亦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制作模具。<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智能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箱体(1),所述支撑箱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模具机构(2),所述模具机构(2)中部的正面设置有自动取料机构(3),所述自动取料机构(3)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支撑箱体(1)中部的顶面,所述自动取料机构(3)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自送输料机构(4),所述自送输料机构(4)设置在支撑箱体(1)中部的内侧,所述自送输料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5),所述冷却机构(5)底面固定连接在支撑箱体(1)底部的内壁,所述支撑箱体(1)底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支脚机构(6);/n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S1、首先是模具机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智能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箱体(1),所述支撑箱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模具机构(2),所述模具机构(2)中部的正面设置有自动取料机构(3),所述自动取料机构(3)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支撑箱体(1)中部的顶面,所述自动取料机构(3)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自送输料机构(4),所述自送输料机构(4)设置在支撑箱体(1)中部的内侧,所述自送输料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5),所述冷却机构(5)底面固定连接在支撑箱体(1)底部的内壁,所述支撑箱体(1)底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支脚机构(6);
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首先是模具机构(2)的具体操作,启动模具机构(2)内部的液压杆(22),由液压杆(22)内部伸缩杆推压上合模具(23),使上合模具(23)与下合模具(25)进行合模,然后将聚氨酯弹性体原料通过注塑管(24)加入到上合模具(23)与下合模具(25)合模后形成的注塑型腔中,继而完成聚氨酯弹性体的制作,完成后关闭液压杆(22),由液压杆(22)内部的伸缩杆带动上合模具(23)复位提升;
S2、接着是自动取料机构(3)的具体操作,启动自动取料机构(3)内部的主电动推杆(32),由主电动推杆(32)内部的伸缩杆推移连接板(33),将其移动到下合模具(25)内部成品聚氨酯弹性体顶部,然后启动笔式电动推杆(34),同理,由笔式电动推杆(34)内部的伸缩杆推移取料板(35)和吸盘(36)进行下移运动,最终使吸盘(36)的底部接触到聚氨酯弹性体的顶面,接着利用Y型气管(37)另一端所安装的现有的抽气泵,抽取吸盘(36)底部与聚氨酯弹性体顶面之间的空气,制备吸盘(36)底部内侧负压条件,使吸盘(36)吸附在聚氨酯弹性体的顶面;
S3、上述步骤完后,依次关闭笔式电动推杆34和主电动推杆(32),将取料板(35)以及连接板(33)复位至原位,然后,关闭Y型气管(37)另一端所安装的现有的抽气泵,使吸盘(36)吸附的聚氨酯弹性体落在自送输料机构(4)中部的顶面,然后是关于自送输料机构(4)和冷却机构(5)的配合作业,分别启动自送输料机构(4)内部的伺服电机(44)和冷却机构(5)内部的鼓风机(51),利用伺服电机(44)带动传动辊(42)以及输送带(41)旋转转动进行输料作业;
S4、而在自送输料机构(4)输料过程中,鼓风机(51)强制产生的冷却气流则是通过输风管(52)、集流箱体(53)以及出风孔(55)均匀分流覆盖到输送带(41)的底面,随后再通过输送带(41)内部的透气槽(45),对其顶面输送的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冷却作业,完成装置的最后一道工序,工作人员在自送输料机构(4)的一侧集中收集,后续按照上述步骤,重复作业,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智能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脚机构(6)内部包括有支脚杆(61),且支脚杆(61)底部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方形套(62),所述方形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远锦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