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77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滑块、旋轮机构、压紧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滑块上端连接轴向进给机构;所述滑块下端连接旋轮机构,所述旋轮机构底部设有旋轮;所述旋转平台上固定有模具,所述旋转平台通过主轴连接传动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连接压紧缸,通过所述压紧机构将工件固定于模具内部;所述旋轮机构还连接径向进给机构,通过轴向进给机构和径向进给机构,配合自动控制数控系统实现按产品曲线进给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采用该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加工车轮的方法,具体包括模具固定、上料、旋轮内旋压、退回取件等步骤,可完成对工程车轮的不等厚延长加工,可广泛用于工程车轮轮辋的加工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轮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以及利用该内旋机装置加工工程车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工程车轮是工程车的重要部件,其核心部件为内部车轮辋,车轮辋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车行驶的安全与否。现有工程车车轮辋采用高强度钢板材质,需要通过下料、卷筒、焊接、扩圆、旋压及机加工等工序制备而成。目前,工程车轮的加工工艺较为成熟,如专利CN102555667A公开了一种工程车整体轮辋及其轮辋体制造工艺,包括轮辋体,轮辋体由圆筒整体热压制成,轮辋体制造工艺步骤依次为卷筒、压制料坯筒、压制槽圈部分制成槽圈筒、压制内轮缘部分制成轮辋体,这种轮辋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厚度均匀、重量重,承受强度不高。又如专利号“201310229679.7”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辋及其旋压工艺,采用外旋工艺,解决现有的汽车轮辋重量较重,行车阻力大以及汽车轮辋的强度不够容易变形的问题,但使用的旋压装置结构复杂,且外旋工艺控制困难,产品尺寸精度较低,必须通过后期机加工才能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轮辋尺寸,从而增加了加工成本,同时材料使用也不够节省。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虽然目前工程车轮的加工工艺较为成熟,加工方法也各种各样,但对于工程车轮辋结构的塑形及尺寸控制,较为先进的工艺,还是通过高温模压或者外旋旋压及机加工来完成,高温模压生产成本高、设备投入大,只能加工毛坯轮廓,后道机加工量较大;外旋旋压通过旋压模具在车轮辋毛坯外围塑形,形成不等厚结构,但由于车轮辋外围结构的曲线复杂,旋压吻合度与理论设计值始终存在一定偏差,故外旋旋压后的毛坯在高度和直径方向,还是会留有较大的余量,对外径、内径和高度均需放于后道机加工工序中完成精加工,从而获得轮辋所需精准的尺寸,该工艺的弊端是会浪费材料,同时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也待提升。内旋工艺通常用于陶瓷等可塑性好的无机产品的生产,具有尺寸精准、生产效率高、产品致密性好等特点,如何将其用于工程车轮的生产,一直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加工尺寸精准、加工效率高及操作简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该内旋机装置,对工程车轮毛坯进行的加工方法,包括通过内旋旋轮和模具配合,采用模具固定、上料、旋轮内旋压、退回取件等步骤,可完成对工程车轮的不等厚延长加工,对节省材料、提升轮辋强度、提高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用于工程车轮轮辋的加工领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滑块、旋轮机构、压紧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滑块上端连接轴向进给机构;所述滑块下端连接旋轮机构,所述旋轮机构底部设有旋轮;所述旋转平台上固定有模具,所述旋转平台通过主轴连接传动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连接压紧缸,通过所述压紧机构将工件固定于模具内部;所述旋轮机构还连接径向进给机构,通过轴向进给机构和径向进给机构,配合自动控制数控系统实现按产品曲线进给加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上述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对工程车轮进行加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固定:选用与所需加工工程车轮外形形状一致的模具,将模具固定在内旋机装置的旋转平台上,并调整好水平和垂直度;(2)工件上料:将车轮毛坯工件放置于模具内部,注意外部台阶处需与模具贴合,再利用压紧机构压紧毛坯;(3)程序设定:根据图纸尺寸要求,在自动控制系统界面编制旋压加工程序,包括旋轮轴向和径向的进给长度和进给量;(4)工件旋压:程序编制完后,启动开关,工件随旋转平台开始逆时针旋转,压紧机构再次压紧工件,旋轮机构向工件内部移动,使旋轮贴紧工件,并从上至下开始旋压进给,同时旋轮被动的反向旋转;旋压进给可根据加工量设置为一次或来回多次,旋压从毛坯工件内部平台连接处开始,毛坯工件在高硬度及光滑的旋轮旋压下发生薄壁和增高的延伸变形,从而获得精准直径和高度尺寸的工件,同时工件内部致密性能得到提高;(5)退回取件:旋压进给完成后,旋轮机构移至中间并向上退至一定高处,同时压紧机构自动松开,取出加工完成的工件,重新装上毛坯工件后,启动开关即可循环加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向进给机构采用螺杆进给机构,包括进给螺杆和螺杆传动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机构采用可浮动式弹簧结构,针对工件表面不平可实现浮动压紧,所述压紧缸采用液压压紧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平台内设有顶出机构,在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顶出,使得工件取出更加方便,同时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顶出机构的退回时间,实现自动退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轮机构设有并排两个,可沿滑块合并或者分开,每个旋轮机构底部对应设置一个旋轮,所述旋轮配有冷却水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轮采用椭圆形结构,材质为金属复合陶瓷,内部连接为高强度不锈钢,旋压加工的凸出部分为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平台的转速为100~300r/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与车轮外形结构一致,且尺寸与车轮外径尺寸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旋机装置采用仿形技术,在框架外侧设置旋轮进给的仿形模具,实现旋轮按仿形模具的曲线进给加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脚,所述支脚共设有四个,且均布于内旋机装置的四个角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正面还设有对拉门,所述对拉门在旋压工作时关闭,在旋压结束后打开取出工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旋轮为两个,工作时沿滑块反向分开,一前一后对工件进行同步旋压,且前旋轮加工进给量大于后旋轮加工进给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加工尺寸精准、加工效率高及操作简便等特点;通过内旋旋轮和模具配合,可将车轮坯体高度增高10~25mm,节省毛坯钢材10%~30%,同时减少了后期机加工工作量,可提高生产效率80%以上;采用大旋轮和小旋轮相结合,大旋轮和小旋轮分别一前一后对车轮内部进行塑形,提高了旋压效率,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按车轮曲线进给,提高了内旋旋压的工作速率和工作精度,在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情况下,也可省去后道机加工工序,大大节约生产成本;直观来说,以10.0/2.0-25规格车轮为例,采用外旋及传统的车轮成型工艺,其外旋加工(包括装夹、进给、卸料)时间为120~130s,且后道的机加工工作时间在5-6min/件;而采用本内旋机装置加工,其内旋加工(包括上料、进给、卸料)时间为70~75s,后道机加工工作时间1~2mim/件;换算为成本的话,相当于节约了材料费用约30元/只,一年可节省材料费用约300万元,同等生产线下年产值增加近500万元,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另外,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压紧机构采用可浮动式弹簧结构,针对工件表面不平可实现浮动压紧,从而有效避免了硬连接带来工件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设有滑块(2)、旋轮机构(4)、压紧机构(8)和旋转平台(9),所述滑块(2)上端连接轴向进给机构(3);所述滑块(2)下端连接旋轮机构(4),所述旋轮机构(4)底部设有旋轮(5);所述旋转平台(9)上固定有模具(7),所述旋转平台(9)通过主轴(13)连接传动机构(10);所述压紧机构(8)连接压紧缸(12),通过所述压紧机构(8)将工件(6)固定于模具(7)内部;所述旋轮机构(4)还连接径向进给机构(11),通过轴向进给机构(3)和径向进给机构(11),配合自动控制数控系统实现按产品曲线进给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设有滑块(2)、旋轮机构(4)、压紧机构(8)和旋转平台(9),所述滑块(2)上端连接轴向进给机构(3);所述滑块(2)下端连接旋轮机构(4),所述旋轮机构(4)底部设有旋轮(5);所述旋转平台(9)上固定有模具(7),所述旋转平台(9)通过主轴(13)连接传动机构(10);所述压紧机构(8)连接压紧缸(12),通过所述压紧机构(8)将工件(6)固定于模具(7)内部;所述旋轮机构(4)还连接径向进给机构(11),通过轴向进给机构(3)和径向进给机构(11),配合自动控制数控系统实现按产品曲线进给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进给机构(3)采用螺杆进给机构,包括进给螺杆和螺杆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8)采用可浮动式弹簧结构,所述压紧缸(12)采用液压压紧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9)内设有顶出机构(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轮机构(4)设有并排两个,可沿滑块(2)合并或者分开,每个旋轮机构(4)底部对应设置一个旋轮(5),所述旋轮(5)配有冷却水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车轮通用内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轮(5)采用椭圆形结构,材质为金属复合陶瓷,内部连接为高强度不锈钢,旋压加工的凸出部分为氧化锆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润德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