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过程观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61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过程观测的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管流段,管流段的上下端分别连通混合桶入料口和出料口,混合桶出料口与管流段之间设循环泵,管流段内设有格栅,混合桶的流体从管流段底部流经格栅后形成湍流,管流段两侧分别设有分光镜与双脉冲激光器,分光镜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波长滤镜、第二波长滤镜、第一CCD相机和第二CCD相机,双脉冲激光器、第一CCD相机以及第二CCD相机的输入端分别与同步器的输出端电连,同步器输入端与数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电连,第一CCD相机和第二CCD相机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能够为颗粒在湍流场中运动的机理研究提供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过程观测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运动观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过程观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浮选法是选矿生产中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分选方法,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来分选矿石的一种方法。随着富矿和易选别矿石资源日趋减少,矿产资源呈现品位低、嵌布细、赋存复杂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类矿物的回收,选矿生产中常常需要通过细磨使矿物充分解离,由此产生了大量微细粒矿物。因此,有效浮选回收有用微细粒矿物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矿物浮选大多在湍流环境中进行。微细粒矿物质量小、动能低,难以突破气泡表面的液膜而实现粘附,浮选回收率较低。通过强化湍流环境,提高微细颗粒动能,可有效提高颗粒与气泡的碰撞效率。在浮选机内,通过强化搅拌,矿浆反复通过叶轮,颗粒和气泡在高湍流环境下发生碰撞。在浮选柱中,通过集成强湍流管路单元,也可有效提高对微细粒矿物的回收。因此,强化湍流环境可提高微细颗粒的动能,有利于微细颗粒的浮选回收。对湍流场中颗粒运动的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层次理解颗粒在湍流环境中的运动过程,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过程观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布置的管流段(4),所述管流段(4)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管路连通混合桶(1)的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混合桶(1)出料口与管流段(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2),所述管流段(4)内设有横向布置的格栅(3),混合桶(1)的流体从管流段(4)底部流经格栅(3)后进入其上方的观测区形成湍流,所述管流段(4)观测区的两侧分别设有分光镜(6)与双脉冲激光器(5),所述双脉冲激光器(5)与分光镜(6)的连线水平布置,分光镜(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波长滤镜(7)和第二波长滤镜(8),第一波长滤镜(7)和第二波长滤镜(8)的后方分别设有对应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过程观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布置的管流段(4),所述管流段(4)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管路连通混合桶(1)的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混合桶(1)出料口与管流段(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2),所述管流段(4)内设有横向布置的格栅(3),混合桶(1)的流体从管流段(4)底部流经格栅(3)后进入其上方的观测区形成湍流,所述管流段(4)观测区的两侧分别设有分光镜(6)与双脉冲激光器(5),所述双脉冲激光器(5)与分光镜(6)的连线水平布置,分光镜(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波长滤镜(7)和第二波长滤镜(8),第一波长滤镜(7)和第二波长滤镜(8)的后方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CCD相机(9)和第二CCD相机(10),所述双脉冲激光器(5)的输入端、第一CCD相机(9)的输入端以及第二CCD相机(10)的输入端分别与同步器(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同步器(11)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军李晓恒闫小康张海军曹亦俊郑恺昕苏子旭杨涵曦尧燕萍赵首营王文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