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939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消烟温传感器、水灭火单元和泡沫灭火单元;所述水灭火单元包括布设在隧道内的水管和设置在水管上的自动一体控制水阀;所述泡沫灭火单元包括布设在隧道内的泡沫管和设置在泡沫管上的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水管和泡沫管上均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烟温传感器位于隧道内壁,且烟温传感器与远程控制系统连接,远程控制系统控制自动一体控制水阀和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的开启或关闭。通过控制中心远程控制阀门、消防设备启动时自动启动阀门、现场人员手动控制阀门,实现隧道内全方位、自动化、高效率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消防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运营安全关系着人身和财产安全,其安全运行越来越受重视。影响隧道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隧道消防安全。由于隧道不同于一般构筑物,具有封闭性强,深埋地下,只有两端出口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若不及时扑灭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做好公路隧道的消防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公路隧道消防措施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采取积极措施从源头上防止隧道发生火灾,比如车速限制、危险运载车辆限行等,另一种是火灾发生后采取措施及时扑灭,如隧道灭火器、消防栓,消防车队等。前一种措施采用主动防火,应用局限性大,具体操作性不强,不能完全杜绝隧道火灾,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后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扑灭显得至关重要。根据相关规范,消防措施常常以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常用消防设备为主,消防栓标准间距为50m,无法实现隧道全覆盖,必然存在消防设施无法企及的消防盲点。隧道内火灾主要是以汽车交通事故或汽车燃烧引起火灾为主,火情发展迅速,火灾发生时要求争分夺秒的情况下,若是火灾点距离消防设施稍远,则这种消防容易错过灭火的最佳时机。尤其是长大公路隧道,一旦发生火灾,势必会造成隧道内交通堵塞,即使是配备了消防车队,也难以迅速到达火源位置,及时灭火施救。而且公路隧道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有毒有害烟雾满贯隧道,电力、通讯中断,消防人员难以掌握隧道内火灾情形,人工灭火和消防救援很难实施。专利技术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灭火系统难以实现隧道全覆盖、自动化程度低、灭火效率低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全覆盖、自动化程度高、灭火效率高、各消防设施有效连通的自动化、智能化隧道自动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包括:烟温传感器、水灭火单元和泡沫灭火单元;所述水灭火单元包括布设在隧道内的水管和设置在水管上的自动一体控制水阀;所述泡沫灭火单元包括布设在隧道内的泡沫管和设置在泡沫管上的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水管和泡沫管上均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烟温传感器位于隧道内壁,且烟温传感器与远程控制系统连接,远程控制系统控制自动一体控制水阀和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的开启或关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管包括环向水管和纵向水管,环向水管与消防栓连接;纵向水管和环向水管通过三通连接,且均通过镀锌管卡固定在隧道内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向水管上设置有水流指示器和增压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泡沫管包括环向泡沫管与纵向泡沫管,环向泡沫管与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连接,环向泡沫管与纵向泡沫管均通过三通连接,且均通过镀锌管卡固定在隧道内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隧道内壁的智能音频装置和隧道内红外线探头,智能音频装置、隧道内红外线探头均与远程控制系统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头为流量可控的喷洒式喷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头设置在沿隧道顶部纵向的水管和泡沫管上。采用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烟温传感器与隧道内火警报警器将火灾信号发送给远程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火灾信号,控制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自动开启,灭火泡沫到达喷头,进行初步泡沫灭火;在远程控制系统初次接受到烟温传感器提供的疑似火灾情况,同时隧道内红外探头及智能音频装置的喊话,传输到远程控制系统,再次确认火灾实情,远程控制系统发出火灾信号,水流指示器开启增压泵,且增压泵根据水流指示器自动调整喷淋压力,自动一体控制水阀自动开启,增压泵将消防栓内的水泵入喷头,实现自动快速灭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传统手持式灭火方式转变为全方位全覆盖灭火方式传统消防措施常常以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常用消防设备为主,灭火方式为手持式灭火器、消防栓和水枪、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和橡胶管。本专利技术采用消防栓通过环向水管分别与水流指示器、增压泵、纵向水管、喷头及自动一体控制水阀相连,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通过环向泡沫管分别与纵向泡沫管、喷头、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相连。灭火喷头位于隧道顶部,将手持式灭火对点灭火方式转变为全方位全覆盖灭火方式,解决了灭火人员难以靠近灭火点难题,解决了单点延伸作业,灭火范围小,效率低的问题。2)由传统的人工灭火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灭火。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通过自动一体控制阀门控制消防栓灭火系统和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实现灭火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一旦隧道内发生火灾,隧道已有火焰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火警报警控制器,以及烟温传感器实时将火情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接到火情后,远程打开控制阀门进行喷淋灭火。消防栓有水流通过时或泡沫灭火装置启动时,喷淋系统控制阀门打开,自动进行保护区域喷淋灭火。本专利技术还引入智能音频装置,可由现场人员通过远程喊话方式及时向控制中心反馈火情,根据现场火情及控制中心指令,手动打开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或自动一体控制水阀,实现半自动化、自动化灭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平面示意图。其中,1、消防栓,2、水流指示器,3、增压泵,401、环向水管,402、环向泡沫管,501、纵向水管,502、纵向泡沫管,6、喷头,7、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801、自动一体控制水阀,802、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9、智能音频装置,10、烟温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栓1,水流指示器2,增压泵3,环向水管401,环向泡沫管402,纵向水管501,纵向泡沫管502,喷头6,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7,自动一体控制水阀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温传感器(10)、水灭火单元和泡沫灭火单元;/n所述水灭火单元包括布设在隧道内的水管和设置在水管上的自动一体控制水阀(801);所述泡沫灭火单元包括布设在隧道内的泡沫管和设置在泡沫管上的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802);水管和泡沫管上均设置有若干喷头(6);/n所述烟温传感器(10)位于隧道内壁,且烟温传感器(10)与远程控制系统连接,远程控制系统控制自动一体控制水阀(801)和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802)的开启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温传感器(10)、水灭火单元和泡沫灭火单元;
所述水灭火单元包括布设在隧道内的水管和设置在水管上的自动一体控制水阀(801);所述泡沫灭火单元包括布设在隧道内的泡沫管和设置在泡沫管上的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802);水管和泡沫管上均设置有若干喷头(6);
所述烟温传感器(10)位于隧道内壁,且烟温传感器(10)与远程控制系统连接,远程控制系统控制自动一体控制水阀(801)和自动一体控制泡沫阀(802)的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包括环向水管(401)和纵向水管(501),环向水管(401)与消防栓(1)连接;纵向水管(501)和环向水管(401)通过三通连接,且均通过镀锌管卡固定在隧道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水管(401)上设置有水流指示器(2)和增压泵(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管包括环向泡沫管(402)与纵向泡沫管(502),环向泡沫管(402)与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7)连接,环向泡沫管(402)与纵向泡沫管(502)均通过三通连接,且均通过镀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学周修波张东省谢春萍王延明牛俊乔郭军强唐成兵李群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霖集团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