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54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为行走装置,所述的车架上安装有微波热风协同加热装置;所述微波热风协同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层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热箱内置输送装置和微波加热装置;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布置在输送装置的上方;多个加热箱上下设置,上层加热箱的出料口与下层加热箱的进料口连通形成回转式连续输料通道;所述加热箱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热风进风口和热风出风口,热风进风口和热风出风口在加热箱外部通过热风管与热风炉及热风机连接形成封闭式热风循环系统。该再生拌合站保证沥青路面再生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就沥青混合料再生循环利用需要。利用需要。利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备技术与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处理利用领域,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移动厂拌热再生设备,具体是一种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旧沥青混合料的长期堆放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即使简单的用作基层材料,仍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而且,随着大规模新建道路的减少,新建道路已无法完全消化利用全部废旧混合料,导致旧路沥青混合料废弃、存放及环保问题更加突出,沥青路面的废料再生利用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逐步演变为影响自然环境的环保社会问题。
[0003]沥青路面热再生能够获得更高路面再生质量,相较于冷再生只能将路面废旧材料再生利用为路面基层或者下面层,沥青路面热再生可将路面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为路面表层,更为有效、充分。现有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为将病害路面加热到一定温度,加热耙松,加入再生剂就地搅拌,摊铺碾压定型。沥青路面再生加热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再生路面质量的高低,现有加热装置对沥青路面加热主要还是多采用整体式热风循环加热或红外辐射的方式。由于沥青是热的不良导体,热量传递厚度有限,料垄上层温度较高,表面温度达230℃,且大部分老料都未能加热,加热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微波半开放式加热一方面存在微波泄漏、另一方面由于微波加热深度难于控制,影响路面下承层或基层的质量。
[0004]现有厂拌热再生加热方式基本上都采用的是热气流加热、干燥筒壁传导加热法、新集料传导加热法、红外线辐射加热等传统加热方法。如果采用新集料传导加热法进行加热时,根据旧料的添加比例要求新集料一般要加热到 220℃

220℃左右,如果温度再高,就会使石料的矿质结构发生变化,影响材料的路用性能,也就限制了旧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一般这种加热形式的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比例不超过30%。如果采用干燥筒壁传导加热法加热,旧沥青混合料可被加热到80℃以上,这种加热形式节约能源,但由于旧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时粘附性比较强,流动性较差,容易在进料口附近发生堵塞。因此,受技术限制,目前废旧沥青混合料高品质再生利用率一般不超过30%。可见,传统加热方式是将再生料从外向内依靠热传导进行加热。由于沥青自身的导热性能较差,加热时间往往比较长。最致命的,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导致集料表面沥青的老化和碳化,从而影响新旧料和沥青的融合,不利于再生料吸附的旧沥青再生利用。
[0005]因此,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加热问题是制约沥青混合料高品质再生利用的首要关键问题,而再生料加热温度的高低、加热方式的选择,受热结构是否合理,将对后期成品料稳定性、设备运转可靠性及连续性产生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了一种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该再生拌合站提高再生料掺配率与热能利用效率、解决于加热器有粘结、计量不准确,废旧混合料发生二次老化、焦化,产生的大量蓝烟污染环境等诸多
问题。保证沥青路面再生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就沥青混合料再生循环利用需要。
[0007]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为行走装置,所述的车架上安装有微波热风协同加热装置;
[0009]所述微波热风协同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层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热箱内置输送装置和微波加热装置;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布置在输送装置的上方;多个加热箱上下设置,上层加热箱的出料口与下层加热箱的进料口连通形成回转式连续输料通道;
[0010]所述加热箱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热风进风口和热风出风口,热风进风口和热风出风口在加热箱外部通过热风管与热风炉及热风机连接形成封闭式热风循环系统。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箱内设置微波加热装置的壁面为内、外双壁,内外壁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安装有微波加热装置,在保温层上开设微波射入口,射入口处设置具有隔温性能的微波穿透材料。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箱壳体上设置有微波冷却系统,微波冷却系统为风冷或水冷系统;加热箱四周布设保温材料层。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微波加热装置包括阵列排布的微波天线,冷却水管设置在微波天线阵列上方并与每一个微波天线相连,冷却水管外接冷却水塔。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装置壳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排湿除尘口,排湿除尘口在加热箱外部通过排湿除尘管与排湿除尘风机连接;
[0015]所述热风装置壳体上具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排湿除尘风机均与PLC电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处的输送装置上分别安装有螺旋分料器与螺旋集料器;所述出料口下部安装有搅拌缸。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对应的加热箱外侧安装有微波抑制器。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水平机架和垂直机架,输送装置主体固定在水平机架上,水平机架两端伸到加热箱外部的垂直机架的升降槽中,垂直机架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支撑水平机架端部;
[0019]所述水平机架与加热箱体之间安装有折叠式的挡风毡,挡风毡分别与加热箱体和水平机架相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链板、链轮和链轮轴,链轮轴由电机驱动,链轮轴带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链板转动。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装置上方的链板两侧安装有侧挡板,侧挡板与加热箱壳体之间形成热风流动的空隙;输送装置末端的下方安装有热风挡板。
[00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技术特点:
[0023]本技术采用密封式箱体微波与热风协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与再生料掺配率,减小了沥青老化,减少了蓝烟污染环境,防止了微波泄漏。该再生拌合站既可用于就地热再生中对路面铣刨料的加热,实现就地厂拌热再生新工艺,可降低铣刨之前对路面加热
温度要求,快速提高沥青路面铣刨后的混合料的温度;又可用于厂拌热再生中对废旧路面材料的加热,满足厂拌热再生对废旧沥青混合料加热需求,提高再生料掺配率与热能利用效率、解决于加热器有粘结、计量不准确,废旧混合料发生二次老化、焦化,产生的大量蓝烟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保证沥青路面再生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就沥青混合料再生循环利用需要。
[0024]进一步,采用隧道式双层或多层设计,每层微波热风箱体彼此独立,内置集料传送带承载和加热物料为延长混合料在箱体内的行程,传送带亦可呈U形或W形回转式接力方式加热物料。
[0025]进一步,采用双壁设计,既能够满足加热箱保温要求,又能满足微波加热装置冷却要求,确保在内壁间实现微波及热风双加热时,不会对微波磁控管造成高温损害,同时具有保温效果,保证微波加热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为行走装置,所述的车架上安装有微波热风协同加热装置;所述微波热风协同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层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热箱内置输送装置和微波加热装置;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布置在输送装置的上方;多个加热箱上下设置,上层加热箱的出料口与下层加热箱的进料口连通形成回转式连续输料通道;所述加热箱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热风进风口和热风出风口,热风进风口和热风出风口在加热箱外部通过热风管与热风炉及热风机连接形成封闭式热风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内设置微波加热装置的壁面为内、外双壁,内外壁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安装有微波加热装置,在保温层上开设微波射入口,射入口处设置具有隔温性能的微波穿透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的壳体上设置有微波冷却系统,微波冷却系统为风冷或水冷系统;加热箱四周布设保温材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微波加热装置包括阵列排布的微波天线,冷却水管设置在微波天线阵列上方并与每一个微波天线相连,冷却水管外接冷却水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协同加热再生移动拌合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学马登成王延明桂章张东省唐成兵谢春萍李超刘成启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霖集团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