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眼症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16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眼症检测装置,至少包括能够根据检测需求发出不同波长光线的照明组件和贯穿所述照明组件并构成成像通道的光学成像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照明光源、壳体和能够插入到壳体中以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的波长的光线转化模块,所述壳体的轴线与插入到照明组件内的光学成像组件的成像通道重合,其中,所述照明光源构成光源面板按照垂直于所述壳体的轴线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腔体通道内,所述光线转化模块按照能够垂直于所述壳体轴线且可选择地插入到所述壳体的内腔通道中的方式实现对所述照明光源所发出光线的波长进行调节,以获取有需求的不同波长和颜色的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眼症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干眼症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相关产业研究机构针对我国实际的眼科医疗器械的使用状况以及眼健康数据而发布的眼科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其发展前景的分析报告,目前我国眼科疾病的患病人数占我国的总人口的70%以上。其中,据最近十年的眼科疾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近视和干眼症患者人数呈现为急剧增长的状态,患病患者的年龄构成也越来越低龄化。这是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接触使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也越来越长,从而导致干眼症成为全球性社会病的关键原因之一。目前,用于干眼症检测的相关医疗器械目前主要还是以国外产品为主。现有的干眼症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浸入式的泪膜破裂时间检测、泪液分泌实验、裂隙灯检查等。其中,泪液量的检测需要患者眼睛注视且不能瞬目,检测繁琐且容易伤害患者眼睛;泪膜稳定性测量通过向眼部滴加试剂来测量泪膜的破裂时间,但是试剂的使用往往会对患者眼部造成二次损伤且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而且该检查的过程繁琐,检查周期时间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出患者的实际病情。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眼症检测装置,至少包括能够根据检测需求发出不同波长光线的照明组件(1)和贯穿所述照明组件(1)并构成成像通道的光学成像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1)包括照明光源(11)、壳体(12)和能够插入到壳体(12)中以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的波长的光线转化模块(3),所述壳体(12)的轴线与插入到照明组件(1)内的光学成像组件(2)的成像通道重合,其中,所述照明光源(11)构成的光源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12)的内部腔体通道内,所述光线转化模块(3)按照可选择地插入到所述壳体(12)的内腔通道中的方式实现对所述照明光源(11)所发出光线进行调节,以获取不同波长和颜色的光线;/n所述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眼症检测装置,至少包括能够根据检测需求发出不同波长光线的照明组件(1)和贯穿所述照明组件(1)并构成成像通道的光学成像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1)包括照明光源(11)、壳体(12)和能够插入到壳体(12)中以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的波长的光线转化模块(3),所述壳体(12)的轴线与插入到照明组件(1)内的光学成像组件(2)的成像通道重合,其中,所述照明光源(11)构成的光源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12)的内部腔体通道内,所述光线转化模块(3)按照可选择地插入到所述壳体(12)的内腔通道中的方式实现对所述照明光源(11)所发出光线进行调节,以获取不同波长和颜色的光线;
所述光线转化模块(3)包括限位壳体(31)、设置在所述限位壳体(31)内的转化板(32)和按压组件(33),其中,所述限位壳体(31)设置在所述壳体(12)表面,且所述限位壳体(31)的内腔与所述壳体(12)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按压组件(33)按照其部分本体从所述限位壳体(31)顶部开口插入并与转化板(32)连接的方式与所述限位壳体(31)连接;
所述按压组件(33)能够在受到第一外力按压的作用下推动所述转化板(32)从所述限位壳体(31)中插入到所述壳体(12)内,从而对所述壳体(12)内的光线进行转化;所述按压组件(33)能够在受到第二外力按压的作用后拉动所述转化板(32)从所述壳体(12)中回复到所述限位壳体(3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源(11)构成的光源面板按照能够获取沿壳体(12)构成的光线通道的延伸方向照射出亮度均匀的第一光线的方式设置有若干组呈环形排布的单色光LED灯单元,多组环形灯按照构成同心圆的方式进行设置,且光源面板面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所述光学成像组件(2)的成像通道的贯穿孔;
所述照明组件(1)还包括平行于所述壳体(12)的横截面的光扩散板(13),所述光扩散板(13)镶嵌安装在所述壳体(12)内部构成的光线通道内,且所述光扩散板(13)垂直于所述光线通道的延伸方向,使得照明光源(11)发出的光线均能够沿光线通道延伸方向穿过所述光扩散板(13),所述照明光源(11)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插入到所述壳体(12)内的转化板(32)和光扩散板(13),使得经所述转化板(32)转化后的光线能够进一步的经所述光扩散板(13)进行光线均匀性调节,使得进一步均匀扩散后的光线从所述光线通道内射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2)的某一个设定横截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处于同一横截面且均与所述壳体(12)内部连通的光线转化模块(3),所述两个光线转化模块分别设置有不同的光线转化效果的转化板(32),所述两个转化板(3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化模块(321)和第二转化模块(322),其中,当所述第一转化模块(321)插入到所述壳体(12)内的光线通道中时,所述第一转化模块(321)能够将所述照明光源(11)发出的第一光线转化成设定波长且方便所述光学成像组件(2)采集图像的第二光线;
当所述第二转化模块(322)插入到所述壳体(12)内的光线通道中时,所述第二转化模块(322)能够将所述照明光源(11)发出的第一光线转化成另一波长的用于对眼部病症初步诊断的第三光线;
当所述第一转化模块(321)和第二转化模块(322)均未插入到所述光线通道内时,所述照明光源(11)发出的第一光线能够直接照射经过处理后的眼部,方便采集含有设定眼表信息的图像;
所述第一转化模块(321)、第二转化模块(322)的大小与所述壳体(12)内的光照通道的横截面积相等,且其各自的面心位置分别设置有连通成像通道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孔环面上涂覆有能够与所述成像通道管道壁相互对接形成无光通道的遮蔽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压组件(33)包括第一调节体(331)和第二调节体(332),所述第二调节体(332)套接在所述第一调节体(331)上,且所述第一调节体(331)和第二调节体(332)均被所述限位壳体(31)限制活动空间,使得第二调节体(332)被设定在所述限位壳体(31)的设定位置处,所述第一调节体(331)能够沿其轴线方向发生平移;
所述第一调节体(331)与所述转化板(3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体(331)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体(332)同时发生绕共轴线的相对转动和沿轴线方向的相对往复平移时,所述转化板(32)在所述第一调节体(331)的带动下发生从所述限位壳体(31)插入到所述壳体(12)的光线通道内或从所述壳体(12)的光线通道内回复到限位壳体(31)内的往复活动,从而通过调节所述转化板(32)能够根据需求对所述光线通道内的光线进行转化或不转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组件(2)包括用于接收采集眼部及泪膜表面图像的图像采集相机(21)和接收眼部图像并构成成像光路得以将投影图传输投射到图像采集相机(21)上的成像物镜(22),所述成像物镜(22)的成像通道按照轴线与所述壳体(12)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于昊哲吴文雨曾唯珍许辰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