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67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电芯具有上肩部和下肩部;端板,端板设置在电芯组的两端且适于夹紧电芯组;扎带,扎带设置在电芯、端板的外周,扎带适于将电芯、端板扎紧,且扎带设置在电芯的上肩部的下方和/或下肩部的上方;其中极组的顶端与上肩部的距离为Xmm,极组的底端与下肩部的距离为Ymm,扎带与上肩部的距离为Xmm±5mm和/或扎带与下肩部的距离为Ymm±5mm。由此,不仅扎带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降低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而且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使电池模组内部的零部件排布以及布置更加简单、方便,并可以更好地抑制电芯组膨胀,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是车辆的驱动电机的动力来源,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大能量密度、高集成度的电池模组是电池模组的一个发展方向。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包括:堆叠设置的电芯以及将电芯串联或并联的汇流排等部件,需要将电芯、汇流排等部件设置在电池模组的箱体内,且叠置的电芯需要通过多个部件进行固定。这就导致了电池模组的零件数量更多,降低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且不利于电池模组内部的零部件排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零部件数量更少、能量密度更高,且对电芯的膨胀抑制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采用上述电池模组。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具有上肩部和下肩部;端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电芯组的两端且适于夹紧所述电芯组;扎带,所述扎带设置在所述电芯、所述端板的外周,所述扎带适于将所述电芯、所述端板扎紧,且所述扎带设置在所述电芯的上肩部的下方和/或所述下肩部的上方;其中所述极组的顶端与所述上肩部的距离为Xmm,所述极组的底端与所述下肩部的距离为Ymm,所述扎带与所述上肩部的距离为Xmm±5mm和/或所述扎带与所述下肩部的距离为Ymm±5mm。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电池模组,一方面,通过设置扎带,并通过扎带将电芯组以及端板扎紧固定,在满足电池模组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不仅扎带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降低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而且,电池模组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使电池模组内部的零部件排布以及布置更加简单、方便;更为很重要的是,扎带位于电芯的上肩部与下肩部之间,使扎带对电芯组的扎紧效果更好,且扎带的扎紧位置与电芯组的容易出现膨胀的位置正对,可以更好地抑制电芯组膨胀,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包括:极组以及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出所述上肩部和所述下肩部,所述上肩部与所述下肩部之间设置有所述极组,所述扎带适于扎紧所述极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扎带的宽度不小于15mm。进一步地,所述扎带为多个,多个所述扎带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扎带包括: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所述第一扎带与所述上肩部的距离为Xmm±5mm,所述下扎带与所述下肩部的距离为Ymm±5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扎带与所述第二扎带的材质不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扎带为钢带,所述第二扎带为尼龙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电芯构造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依次堆叠设置且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粘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适于对所述扎带进行限位。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模组。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电芯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池模组100,电芯10,上肩部11,下肩部12,端板20,限位槽21,扎带30,第一扎带31,第二扎带32,顶板40,底板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以及车辆。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电池模组100,包括:电芯10,电芯10具有上肩部11和下肩部12;端板20,端板20设置在电芯10组的两端且适于夹紧电芯10组;扎带30,扎带30设置在电芯10、端板20的外周,扎带30适于将电芯10、端板20扎紧,且扎带30设置在电芯10的上肩部11的下方和/或下肩部12的上方。具体而言,多个电芯10叠置后,将两个端板20分别设置在电芯10组的两端,并通过扎带30将端板20以及电芯10组扎紧,进而确保扎带30位于电芯10的上肩部11与下肩部1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极组的顶端与上肩部11的距离为Xmm,极组的底端与下肩部12的距离为Ymm,扎带30与上肩部11的距离为Xmm±5mm和/或扎带30与下肩部12的距离为Ymm±5mm。这样,使具有一定宽度的扎带30在电池模组100上的位置更加合理,确保扎带30的抑制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扎带30对电池模组100的整体的扎紧效果,提高电池模组100的结构强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电池模组100,一方面,通过设置扎带30,并通过扎带30将电芯10组以及端板20扎紧固定,在满足电池模组100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不仅扎带30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降低电池模组100的生产成本,而且,电池模组100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使电池模组100内部的零部件排布以及布置更加简单、方便;更为很重要的是,扎带30位于电芯10的上肩部11与下肩部12之间,使扎带30对电芯10组的扎紧效果更好,且扎带30的扎紧位置与电芯10组的容易出现膨胀的位置正对,可以更好地抑制电芯10组膨胀,提高电池模组100的使用寿命。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电芯10包括:极组以及外壳,外壳限定出上肩部11和下肩部12,上肩部11与下肩部12之间设置有极组,扎带30适于扎紧极组。换言之,外壳内设置有极组,上肩部11和下肩部12由外壳限定出并使电芯10具有一定的强度,进而多个电芯10堆叠成电池模组100,进而使扎带30位于上肩部11与下肩部12之间,以确保扎带30与极组正对,通过扎带30有效地抑制极组的膨胀,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对电池模组100的膨胀抑制效果更好,可以提高电池模组100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扎带30的宽度不小于15mm。这样,在扎带30与上肩部11的距离为Xmm-5mm和/或扎带30与下肩部12的距离为Ymm-5mm时,仍然可以确保扎带30可以稳定压抵极组,以确保扎带30具有稳定的膨胀抑制效果。进一步地,扎带30为多个,多个扎带3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这样,通过设置多个扎带30,并使多个扎带30间隔设置,可以提高电池模组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芯(10),所述电芯(10)具有上肩部(11)和下肩部(12);/n端板(20),所述端板(20)设置在所述电芯(10)组的两端且适于夹紧所述电芯(10)组;/n扎带(30),所述扎带(30)设置在所述电芯(10)、所述端板(20)的外周,所述扎带(30)适于将所述电芯(10)、所述端板(20)扎紧,且所述扎带(30)设置在所述电芯(10)的上肩部(11)的下方和/或所述下肩部(12)的上方;其中/n所述电芯(10)的极组的顶端与所述上肩部(11)的距离为Xmm,所述极组的底端与所述下肩部(12)的距离为Ymm,所述扎带(30)与所述上肩部(11)的距离为Xmm±5mm和/或所述扎带(30)与所述下肩部(12)的距离为Ymm±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10),所述电芯(10)具有上肩部(11)和下肩部(12);
端板(20),所述端板(20)设置在所述电芯(10)组的两端且适于夹紧所述电芯(10)组;
扎带(30),所述扎带(30)设置在所述电芯(10)、所述端板(20)的外周,所述扎带(30)适于将所述电芯(10)、所述端板(20)扎紧,且所述扎带(30)设置在所述电芯(10)的上肩部(11)的下方和/或所述下肩部(12)的上方;其中
所述电芯(10)的极组的顶端与所述上肩部(11)的距离为Xmm,所述极组的底端与所述下肩部(12)的距离为Ymm,所述扎带(30)与所述上肩部(11)的距离为Xmm±5mm和/或所述扎带(30)与所述下肩部(12)的距离为Ymm±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0)包括:极组以及外壳,所述外壳限定出所述上肩部(11)和所述下肩部(12),所述上肩部(11)与所述下肩部(12)之间设置有所述极组,所述扎带(30)适于扎紧所述极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30)的宽度不小于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小林郑慧苗麻玉连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