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825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固定板;机械手,其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机械手用以将待测产品放置于吸附件处;定位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所述吸附件和位于所述吸附件两侧的夹爪,两个所述夹爪用以夹持待测产品;检测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仪和与所述检测仪相连的驱动台;通过所述驱动台的驱动,所述检测仪触碰待测产品的表面,对待测产品进行检测。上述自动检测系统,无需人工操作,且能够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圆形玻璃等待测产品的厚度检测,往往需要利用检测人员,人工将铣磨后的待测产品放置于检测平台上,而后检测人员手持测厚仪等设备对待测产品进行检测。然而这样一来,人工操作的效率势必较低,并且人工成本较高,使得检测成本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较弱。由此可知,如何提升对待测产品的检测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系统,无需人工操作,且能够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固定板;机械手,其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机械手用以将待测产品放置于吸附件处;定位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所述吸附件和位于所述吸附件两侧的夹爪,两个所述夹爪用以夹持待测产品;检测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仪和与所述检测仪相连的驱动台;通过所述驱动台的驱动,所述检测仪触碰待测产品的表面,对待测产品进行检测。可选地,所述机械手包括用以吸附待测产品的吸附盘。可选地,所述机械手还包括X向导轨、Y向导轨和Z向导轨,所述X向导轨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Y向导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X向导轨的上方,且沿所述固定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Z向导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Y向导轨,且沿所述固定板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吸附盘可滑动的设于所述Z向导轨。可选地,所述吸附盘竖直设置,以使待测产品被竖直吸附于所述吸附盘。可选地,所述吸附件竖直设置,以使待测产品被竖直吸附于所述吸附件。可选地,两个所述夹爪竖直设置,两个所述夹爪相邻的一侧设有呈V字形的侧壁,且两个所述V字形的开口位置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的驱动件,所述板体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驱动件和两个所述夹爪相连,且所述驱动件设于两个所述夹爪的上方。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和所述固定板固定的固定座,所述驱动台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竖直板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板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水平板设于所述竖直板的底部,所述驱动台滑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板。可选地,所述驱动台包括可沿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滑台和可沿所述固定板宽度方向运动的第二滑台,所述第一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台的上方,所述检测仪设于所述第一滑台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可选地,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滑台之间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台包括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滑动连接的水平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竖直面,以使当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伸缩时,所述第二滑台相较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滑动;所述第二滑台和所述第一滑台之间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滑台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第一滑台包括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滑动连接的水平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竖直面,以使当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伸缩时,所述第一滑台相较于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滑动。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固定板、机械手、定位组件和检测组件,机械手、定位组件和检测组件三者均设于固定板,机械手用以将待测产品放置于吸附件处;定位组件包括吸附件和夹爪,吸附件用于吸附待测产品,两个夹爪分别位于吸附件的两侧,用于夹持位于吸附件处的待测产品;检测组件包括检测仪和驱动台,检测仪和驱动台相连,驱动台用以带动检测仪沿固定板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运动,以使检测仪触碰待测产品的表面,对待测产品进行检测。如此设置的自动检测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机械手实现对待测产品的搬运,并且通过定位组件对待测产品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通过检测组件对待测产品进行检测,可以看出,本文中的自动检测系统在对待测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机械手、定位组件和检测组件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且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有助于降低待测产品的加工成本。其二,通过自动检测系统对待测产品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全程无需触碰待测产品,完全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检测过程的干预,使得检测的可靠性得到较大提升,检测结果较为真实可靠。其三,与上述类似地,由于检测过程不涉及人工参与,完全避免了在检测过程中的产品损耗,只要将相应部件的运行参数设定合理,即可对待测产品进行大批量的检测,降低了因检测而导致的产品损耗,可进一步降低加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检测系统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检测系统的定位组件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检测系统的定位组件和检测组件在进行位置调节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检测系统在进行检测时定位组件和检测组件的示意图;其中:01-固定板、02-紧固件、03-固定件、1-机械手、11-吸附盘、101-X向导轨、102-Y向导轨、103-Z向导轨、2-定位组件、21-驱动件、22-板体、23-吸附件、24-夹爪、3-检测组件、31-固定座、32-检测仪、33-第一滑台、34-第二滑台、35-罩盖、36-挡板、37-安装板、311-竖直板、312-筋板、313-水平板、331-第一气缸、332-第一板、341-第二气缸、342-第二板、9-待测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检测系统,如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所示,包括固定板01、机械手1、定位组件2和检测组件3,机械手1、定位组件2和检测组件3三者安装于固定板01,固定板01可设置为平板,作为机械手1、定位组件2和检测组件3三者的安装基准。机械手1用以将待测产品9放置于吸附件23处,其中,机械手1可具体为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的机械臂,其可实现在三维空间中运行,且机械手1具有夹持待测产品9的功能。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板(01);/n机械手(1),其设于所述固定板(01),所述机械手(1)用以将待测产品(9)放置于吸附件(23)处;/n定位组件(2),其设于所述固定板(01),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所述吸附件(23)和位于所述吸附件(23)两侧的夹爪(24),两个所述夹爪(24)用以夹持待测产品(9);/n检测组件(3),其设于所述固定板(01),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检测仪(32)和与所述检测仪(32)相连的驱动台;通过所述驱动台的驱动,所述检测仪(32)触碰待测产品(9)的表面,对待测产品(9)进行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01);
机械手(1),其设于所述固定板(01),所述机械手(1)用以将待测产品(9)放置于吸附件(23)处;
定位组件(2),其设于所述固定板(01),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所述吸附件(23)和位于所述吸附件(23)两侧的夹爪(24),两个所述夹爪(24)用以夹持待测产品(9);
检测组件(3),其设于所述固定板(01),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检测仪(32)和与所述检测仪(32)相连的驱动台;通过所述驱动台的驱动,所述检测仪(32)触碰待测产品(9)的表面,对待测产品(9)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1)包括用以吸附待测产品(9)的吸附盘(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1)还包括X向导轨(101)、Y向导轨(102)和Z向导轨(103),所述X向导轨(101)沿所述固定板(0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Y向导轨(102)可滑动的设于所述X向导轨(101)的上方,且沿所述固定板(0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Z向导轨(103)可滑动的设于所述Y向导轨(102),且沿所述固定板(0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吸附盘(11)可滑动的设于所述Z向导轨(1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11)竖直设置,以使待测产品(9)被竖直吸附于所述吸附盘(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23)竖直设置,以使待测产品(9)被竖直吸附于所述吸附件(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爪(24)竖直设置,两个所述夹爪(24)相邻的一侧设有呈V字形的侧壁,且两个所述V字形的开口位置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罗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