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783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隧道区间分为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集中排烟口,集中排烟口内设有集中排烟风阀,第一隧道区间内间隔设有多个与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常规排烟口,常规排烟口内设有常规排烟风阀,第二隧道区间的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加快内部空气流通的射流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隧道区间内设置常规排烟口,在第二隧道区间内设置射流风机,以及在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的连通处设置集中排烟口,可以在第二隧道区间内发生火灾后在射流风机的作用下通过集中排烟口和常规排烟口将产生的烟气排出,便于隧道内的人员、车辆疏散和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
本技术涉及隧道排烟
,尤其涉及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湖底隧道或过江隧道可提供区域间联系的城市交通新通道,促进各区域协同发展。由于隧道对外连接的通道少,并且在一些隧道内,由于地质、施工等因素的影响,排烟口的布设往往会受到限制,不能根据理想的设计需求进行布设,这样造成隧道火灾成了极为重要的安全隐患。隧道内火灾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高温烟气,而且高温烟气不能自然排出,将会很快充满隧道,会给隧道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所述隧道区间分为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一隧道区间和不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二隧道区间,所述第一隧道区间的一端和第二隧道区间的一端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与第一隧道区间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集中排烟口,所述集中排烟口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所述集中排烟口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连通处与第一隧道区间内的常规排烟风道之间通道的集中排烟风阀,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内间隔设有多个与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常规排烟口,所述常规排烟口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所述常规排烟口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第一隧道区间与所述常规排烟风道之间通道的常规排烟风阀,所述第二隧道区间的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加快内部空气流通的射流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通过在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一隧道区间内设置常规排烟口,在不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二隧道区间内设置射流风机,以及在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的连通处设置集中排烟口,可以在第二隧道区间内发生火灾后在射流风机的作用下通过集中排烟口和常规排烟口将产生的烟气排出,便于隧道内的人员、车辆疏散和逃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多个所述常规排烟口均匀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内,多个所述射流风机均匀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隧道区间内。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常规排烟口均匀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内,便于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内发生火灾时起到均匀的排烟效果,避免局部排烟不通畅影响隧道内人员和车辆的疏散。进一步:所述常规排烟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的侧壁或顶壁上,且相邻两个所述常规排烟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m,所述常规排烟口的排烟量不小于20m3/s。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相邻两个所述常规排烟口之间的距离,以及常规排烟口的排烟量,可以保证在第一隧道区间内发生火灾时及时、彻底地将产生的烟气排出。进一步:所述射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的顶壁上,且相邻两个所述射流风机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m,且所述射流风机驱动作用下隧道断面的风速的范围为2-3m/s。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射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的顶壁上,一方面可以避免射流风机的设置对车辆的通行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将蔓延至隧道顶部的烟气及时、顺利、彻底地排出。进一步:在所述第二隧道区间的顶壁设有支撑板,多个所述射流风机划分为多组,每组所述射流风机沿着所述第二隧道区间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悬挂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第二隧道区间的顶壁上设置支撑板,可以方便固定所述射流风机,并整体形成均匀阵列的分布方式。进一步:所述集中排烟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的一端和第二隧道区间连通处的侧壁或顶壁上,且所述集中排烟口的排烟量不小于120m3/s。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所述集中排烟口的位置和排烟量,可以在第二隧道区间内发生火灾时保证产生的烟气能通过集中排烟口快速、及时排出。进一步:所述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还包括多个烟雾监测组件,多个所述烟雾监测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内,并监测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内是否出现火灾预警。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烟雾监测组件可以实时检测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内是否出现火灾,并且在发生火灾时生成提示信息,便于相关部门或人员及时处置,保证通行车辆的安全,通过保证隧道区间内的通行秩序。进一步:所述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还包括多个声光报警组件,多个所述声光报警组件设置在所述隧道区间的两端以及所述隧道区间内,并在所述烟雾监测组件监测到隧道区间内出现火灾预警时发出报警信息。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声光报警组件,可以在隧道区间内出现火灾预警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隧道区间内的车辆和人员及时疏散和逃生,并且也可以提醒还没进入隧道区间内的车间暂停驶入,以及驶出隧道区间内的车辆快速驶离。进一步:所述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第一隧道区间内的常规排烟风道末端的集中排烟风机和常规排烟风机、射流风机、烟雾监测组件和声光报警组件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控制终端可以根据所述烟雾监测组件的监测结果控制集中排烟风机、常规排烟风机和射流风机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声光报警组件在发生火灾时发出报警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射流风机布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程模拟烟气蔓延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隧道区间,2、第二隧道区间,3、集中排烟口,4、常规排烟口,5、射流风机,6、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所述隧道区间分为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一隧道区间1(图1中AB段,长度约300米)和不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二隧道区间2(图1中BC段,长度约400米),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的一端和第二隧道区间2的一端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图1中B处)设有与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集中排烟口3,所述集中排烟口3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所述集中排烟口3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和第二隧道区间2连通处与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之间通道的集中排烟风阀,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间隔设有多个与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常规排烟口4(包括六个常规排烟口4-1至4-6),所述常规排烟口4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所述常规排烟口4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与所述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区间分为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一隧道区间(1)和不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二隧道区间(2),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的一端和第二隧道区间(2)的一端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与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集中排烟口(3),所述集中排烟口(3)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所述集中排烟口(3)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和第二隧道区间(2)连通处与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之间通道的集中排烟风阀,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间隔设有多个与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常规排烟口(4),所述常规排烟口(4)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所述常规排烟口(4)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与所述常规排烟风道之间通道的常规排烟风阀,所述第二隧道区间(2)的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加快内部空气流通的射流风机(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区间分为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一隧道区间(1)和不可布设排烟风道的第二隧道区间(2),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的一端和第二隧道区间(2)的一端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与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集中排烟口(3),所述集中排烟口(3)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所述集中排烟口(3)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和第二隧道区间(2)连通处与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之间通道的集中排烟风阀,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间隔设有多个与常规排烟风道连通的常规排烟口(4),所述常规排烟口(4)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的常规排烟风道连通,所述常规排烟口(4)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与所述常规排烟风道之间通道的常规排烟风阀,所述第二隧道区间(2)的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加快内部空气流通的射流风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常规排烟口(4)均匀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内,多个所述射流风机(5)均匀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隧道区间(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排烟口(4)设置在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的侧壁或顶壁上,且相邻两个所述常规排烟口(4)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m,所述常规排烟口(4)的排烟量不小于20m3/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排烟风道布设受限的隧道区间的火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风机(5)设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杜贞爱柳琦张芹刘真全雷鸣梅寒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