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友军专利>正文

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27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包括空心板和与空心板连通的进风管,所述空心板上对称连通有多个送风管,每个所述送风管的上端均连通有交汇管,且多个交汇管远离对应送风管的一端共同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内密封滑动设置有磁板,所述分流管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分流口,多个所述送风管的上方设有密封壳体,且分流管位于密封壳体的中部,所述密封壳体的顶部连通有多个排气管,所述密封壳体内对称安装有多个浮渣收集机构,所述空心板与分流管之间设有增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方便,且便于移动到不同位置使用,方便应急时或短期使用,能加强通风除尘的效果,并且提高矿井下氧气含量,不受矿井下地形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业
,尤其涉及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
技术介绍
一个完善的矿井生产系统包括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动力系统等,对于煤炭井这类矿井,其通风系统还需要包含除尘功能,以避免粉尘污染井下环境,损害精密设备。矿井的通风系统设计需要精密的计算和详细的探测,在通风系统未铺设前,需要使用应急设备来维护井下环境,而常见的通风应急设备几乎不具备除尘功能,若井下地形较为复杂,普通的通风应急设备难以随建设进度灵活搬运,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通风应急设备几乎不具备除尘功能,且难以随建设进度灵活搬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包括空心板和与空心板连通的进风管,所述空心板上对称连通有多个送风管,每个所述送风管的上端均连通有交汇管,且多个交汇管远离对应送风管的一端共同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内密封滑动设置有磁板,所述分流管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分流口,多个所述送风管的上方设有密封壳体,且分流管位于密封壳体的中部,所述密封壳体的顶部连通有多个排气管,所述密封壳体内对称安装有多个浮渣收集机构,所述空心板与分流管之间设有增氧机构。优选地,每个所述浮渣收集机构均包括与密封壳体内壁固定相连的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均通过扭簧连接有磁条,每个所述磁条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盘簧。优选地,所述增氧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空心板上方的沥水网和竖直对称安装在空心板上的两个栅格架,两个栅格架之间设有弱磁板,两个所述栅格架上均竖直开设有滑动槽,且弱磁板的两端通过短杆与两个滑动槽滑动相连。优选地,每个所述交汇管均为倾斜向上设置,多个所述交汇管连通处密封卡接有集尘盒,且集尘盒位于分流管的下方。优选地,所述集尘盒与弱磁板之间设有囊体,所述囊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平衡管,所述囊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排液管,且每个排液管的下端均贯穿弱磁板并与弱磁板滑动相接。优选地,所述分流管与密封壳体之间盛有水溶液,所述囊体内盛有过氧化氢溶液,所述沥水网上放置有二氧化锰颗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空心板、送风管和交汇管,可将空气分流并对向流动,使气流裹挟的部分灰尘或颗粒相互碰撞,从而降沉在集尘盒内,达到初步除尘的目的。2、通过设置磁板、分流管和分流口,可利用间歇流入的气流的动能将磁板顶起,气流通过各分流口均匀地进入水溶液中,保证气流与水溶液充分的接触,利用水溶液的清洁作用,气流在排出密封壳体时,其含有的灰尘和颗粒大大减少。3、通过设置囊体、沥水网、弱磁板、栅格架等,当磁板刚刚向上滑动时,弱磁板在磁场吸引力下也会向上滑动,囊体受到挤压将过氧化氢溶液挤出,从而使其催化产生氧气,增加矿井内的含氧量,当磁板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弱磁板与磁板之间的磁场吸引力小于弱磁板的重力,所以弱磁板向下滑动,囊体恢复原有形状,保证循环的进行。4、当磁板靠近磁条时,磁条会受到磁板吸引力而转动,盘簧随之转动并向内“收缩”,从而将四周的浮渣向盘簧中心处收拢,避免浮渣遮蔽水面,当磁板远离磁条后,在扭簧的作用下磁板复位,从而随着磁板的滑动重复浮渣的收集工作。5、本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方便,且便于移动到不同位置使用,方便应急时或短期使用,能加强通风除尘的效果,并且提高矿井下氧气含量,不受矿井下地形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中栅格架与滑动槽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盘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沥水网、2空心板、21进风管、3送风管、4交汇管、5集尘盒、6分流管、61分流口、7磁板、8支架、9密封壳体、91排气管、10滑动槽、11栅格架、12盘簧、13囊体、131平衡管、132排液管、14弱磁板、15磁条、16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包括空心板2和与空心板2连通的进风管21,空心板2上对称连通有多个送风管3,多个送风管3竖直设置,每个送风管3的上端均连通有交汇管4,且多个交汇管4远离对应送风管3的一端共同连通有分流管6,分流管6内密封滑动设置有磁板7,分流管6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分流口61,多个送风管3的上方设有密封壳体9,且分流管6位于密封壳体9的中部,密封壳体9的顶部连通有多个排气管91,密封壳体9内对称安装有多个浮渣收集机构,空心板2与分流管6之间设有增氧机构。本专利技术中,每个浮渣收集机构均包括与密封壳体9内壁固定相连的支架8,每个支架8上均通过扭簧16连接有磁条15,每个磁条15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盘簧12。增氧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空心板2上方的沥水网1和竖直对称安装在空心板2上的两个栅格架11,两个栅格架11之间设有弱磁板14,两个栅格架11上均竖直开设有滑动槽10,且弱磁板14的两端通过短杆与两个滑动槽10滑动相连。每个交汇管4均为倾斜向上设置,多个交汇管4连通处密封卡接有集尘盒5,且集尘盒5位于分流管6的下方。集尘盒5与弱磁板14之间设有囊体13,囊体13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平衡管131,平衡管131内设有单向阀,只允许囊体13外的气体进入囊体13内,囊体13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排液管132,且每个排液管132的下端均贯穿弱磁板14并与弱磁板14滑动相接,排液管132内安装有压力阀。分流管6与密封壳体9之间盛有水溶液,囊体13内盛有过氧化氢溶液,沥水网1上放置有二氧化锰颗粒。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进风管21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风机未图示,通过风机和进风管21向空心板2内间断性送风,然后分流到各送风管3内,因为交汇管4对称设置,所以当各交汇管4内的风向分流管6流动时,气流裹挟的部分灰尘或颗粒会相互碰撞,从而降沉在集尘盒5内,达到初步除尘的目的;因为气流为间歇式通入,所以磁板7在有风时向上滑动,在无风时自然下滑,当磁板7经过个分流口61后,气流会从各个分流口61进入密封壳体9内,因为个分流口61为对称分布,所以气流能与密封壳体9内的水溶液充分接触,而水溶液对灰尘和颗粒也有过滤的作用,排出密封壳体9后的气体较为清洁;当磁板7刚刚向上滑动时,弱磁板14在磁场吸引力下也会向上滑动,囊体13受到挤压,因为平衡管131内设有单向阀,只允许囊体13外的气体进入囊体13内,所以囊体13内压强增加,排液管132内的压力阀开启,囊体13内的过氧化氢溶液会滴落到二氧化锰固体颗粒上,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H2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包括空心板(2)和与空心板(2)连通的进风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板(2)上对称连通有多个送风管(3),每个所述送风管(3)的上端均连通有交汇管(4),且多个交汇管(4)远离对应送风管(3)的一端共同连通有分流管(6),所述分流管(6)内密封滑动设置有磁板(7),所述分流管(6)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分流口(61),多个所述送风管(3)的上方设有密封壳体(9),且分流管(6)位于密封壳体(9)的中部,所述密封壳体(9)的顶部连通有多个排气管(91),所述密封壳体(9)内对称安装有多个浮渣收集机构,所述空心板(2)与分流管(6)之间设有增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包括空心板(2)和与空心板(2)连通的进风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板(2)上对称连通有多个送风管(3),每个所述送风管(3)的上端均连通有交汇管(4),且多个交汇管(4)远离对应送风管(3)的一端共同连通有分流管(6),所述分流管(6)内密封滑动设置有磁板(7),所述分流管(6)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分流口(61),多个所述送风管(3)的上方设有密封壳体(9),且分流管(6)位于密封壳体(9)的中部,所述密封壳体(9)的顶部连通有多个排气管(91),所述密封壳体(9)内对称安装有多个浮渣收集机构,所述空心板(2)与分流管(6)之间设有增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浮渣收集机构均包括与密封壳体(9)内壁固定相连的支架(8),每个所述支架(8)上均通过扭簧(16)连接有磁条(15),每个所述磁条(15)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盘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建设用通风除尘应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柳友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