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78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包括锁体、内开总成、外开总成和锁止机构,所述内开总成通过内开拉杆与锁体连接,外开总成通过外开拉杆与锁体连接;所述锁体为卡板式结构,包括锁扣、底板、座板、开启操作臂、开启臂和锁止摇臂,内开总成和外开总成通过内开拉杆和外开拉杆控制开启操作臂,推动开启臂的转动,从而带动棘爪脱离旋转卡板解除锁定,实现解锁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功能性方面有新的创新,采用纯机械式连杆结构,并设计有锁止结构,不仅满足门锁的正常功能,还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冲击或意外破坏,有很好的防盗功能,达到了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属于汽车车门附件

技术介绍
在车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与车门结构匹配的门锁机构,实现车门的开闭,锁装置的内外开启机构可以在车内和车外顺利开启车门,同时避免车辆发生意外时车门意外开启,造成人员伤亡。特种车辆经常行驶在复杂恶劣的路况中,甚至遭受故意破坏或较大程度的冲击,对于门锁的可靠性要求特别高,一般的民用门锁容易失效,防盗功能相对较低,对驾乘人员及车辆内物品和设备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特种车驾驶室用防失效、防盗锁机构。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包括锁体、内开总成、外开总成和锁止机构,所述内开总成通过内开拉杆与锁体连接,外开总成通过外开拉杆与锁体连接;所述锁体为卡板式结构,包括锁扣、底板、座板、开启操作臂、开启臂和锁止摇臂,内开总成和外开总成通过内开拉杆和外开拉杆控制开启操作臂,推动开启臂的转动,从而带动棘爪脱离旋转卡板解除锁定,实现解锁功能。所述内开总成包括内开手柄、内开摇臂、内开拉杆、内开座板和内开盖板,内开总成通过内开手柄的开启动作转化为内开摇臂的摆动,拉动内开拉杆带动开启操作臂转动,实现解锁功能,同时内开摇臂上端固定销轴,通过销轴在内开座板上部的圆弧孔内转动限制内开摇臂的转动幅度,起到限位的作用,内开摇臂上固定回位弹簧,保证内开手柄的复位。所述外开总成包括外拉手柄、外开启座板、外开摇臂和外开拉杆;外开总成通过外拉手柄的开启动作转化为外开摇臂的摆动,拉动外开拉杆带动开启操作臂转动,实现锁的开启功能。所述外拉手柄内设置限位块,控制外拉手柄的转动幅度,同时外开摇臂处设置回位弹簧,保证外拉手柄的位置复位。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芯总成、锁芯摇臂和锁止拉杆,锁止机构通过钥匙的转动,带动锁芯摇臂摆动,通过锁止拉杆对锁止摇臂推拉,实现锁止功能;在没有锁止的情况下,内开总成和外开总成都能通过拉杆,推拉开启操作臂实现解锁功能。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功能性方面有新的创新,采用纯机械式连杆结构,并设计有锁止结构,不仅满足门锁的正常功能,还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冲击或意外破坏,有很好的防盗功能,达到了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锁止状态示意图。图中:1锁体、2内开拉杆、3外开拉杆、4内开手柄、5内开总成、6外开总成、7锁止机构、8锁扣、9座板、10底板、11开启臂、12开启操作臂、13锁止摇臂、14外拉手柄、15外开启座板、16外开摇臂、17内开座板、18内开摇臂、19内开盖板、20锁芯总成、21锁芯摇臂、22锁止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描述。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锁体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包括锁体1、内开总成5、外开总成6和锁止机构7,所述内开总成5通过内开拉杆2与锁体1连接,外开总成6通过外开拉杆3与锁体1连接;所述锁体1为卡板式结构,包括锁扣8、底板10、座板9、开启操作臂12、开启臂11和锁止摇臂13,内开总成5和外开总成6通过内开拉杆2和外开拉杆3控制开启操作臂12,推动开启臂11的转动,从而带动棘爪脱离旋转卡板解除锁定,实现解锁功能。图4所示为本技术内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内开总成5包括内开手柄4、内开摇臂18、内开拉杆2、内开座板17和内开盖板19,内开总成5通过内开手柄4的开启动作转化为内开摇臂18的摆动,拉动内开拉杆2带动开启操作臂12转动,实现解锁功能,同时内开摇臂18上端固定销轴,通过销轴在内开座板17上部的圆弧孔内转动限制内开摇臂18的转动幅度,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样内开摇臂18上固定回位弹簧,保证了内开手柄4的复位;无论锁止机构是否处于锁止状态,内开总成5都可以实现解锁功能。图3所示为本技术外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外开总成6包括外拉手柄14、外开启座板15、外开摇臂16和外开拉杆3;外开总成6通过外拉手柄14的开启动作转化为外开摇臂16的摆动,拉动外开拉杆3带动开启操作臂12转动,实现锁的开启功能。所述外拉手柄14内设置限位块,控制外拉手柄14的转动幅度,同时外开摇臂16处设置回位弹簧,保证外拉手柄14的位置复位;在锁止装置解锁的情况下,外拉手柄14能从车辆外部打开车门。图5所示为本技术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锁止机构7包括锁芯总成20、锁芯摇臂21和锁止拉杆22,锁止机构7通过钥匙的转动,带动锁芯摇臂21摆动,通过锁止拉杆22对锁止摇臂13推拉,实现锁止功能;在没有锁止的情况下,内开总成5和外开总成6都能通过拉杆,推拉开启操作臂12实现解锁功能。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锁止状态示意图。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通过锁止机构推动锁止摇臂13转动,使开启臂11上的滑动销轴同时滑动到开启臂11长圆孔和开启操作臂12的V型孔底部,同时在锁体上设置限位板,限制锁止摇臂13继续转动,保证了锁止结构的稳定性。当向下拉动外开启手柄时,开启操作臂12顺时针转动,由于外拉手柄14转动范围的限制,使得滑动销轴相对于开启操作臂12只能在V型孔范围内运动,起不到对滑动销轴的推动作用,从而无法带动开启臂12转动,达到对外开启的锁止作用,同时内开启动作依然能对开启臂11起作用,实现解锁功能,保证了内开启的最高优先级。开启操作臂12的转动幅度,可以由内外开启机构的手柄转动幅度、拉杆长度和拉杆端部到开启臂的旋转中心距离确定,同时可调节开启操作臂12的V型孔范围配合解锁与锁止功能。本技术包含锁体机构和内外开启总成机构,在外手柄与锁体之间通过操纵机构连接,将外手柄的锁止动作传递到锁体,实现锁体闭锁。其中锁机构采用卡板式门锁,与普通门锁相比提高卡板和销轴的强度,使门锁在锁止状态下的横向抗拉载荷和纵向抗拉载荷成倍增加,内外开启都通过高强度的拉杆与锁体连接,可以提高门锁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即便在车辆遭受较大冲击力时,门锁总成仍可工作。此外,门锁总成还设计了锁止结构,通过外手柄锁芯的锁止动作实现锁体锁止,解除外手柄的开启功能,保护车辆内部人员和物品设备的安全。内外开启总成将手柄的操作转化为摇臂的摆动,带动拉杆实现推拉动作,摇臂与拉杆之间通过长圆孔与销轴配合的方式,安装时通过销轴端部的长圆端头与拉杆的长圆孔对正实现装配,旋转内外手柄安装到固定位置后,长圆端头通过角度的变化与长圆孔实现错位,防止在使用和震动过程中脱出,可有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同理,锁止门锁时,锁止结构将锁芯的旋转转化为摇臂的摆动,摇臂带动拉杆实现推拉动作,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内开总成(5)、外开总成(6)和锁止机构(7),所述内开总成(5)通过内开拉杆(2)与锁体(1)连接,外开总成(6)通过外开拉杆(3)与锁体(1)连接;所述锁体(1)为卡板式结构,包括锁扣(8)、底板(10)、座板(9)、开启操作臂(12)、开启臂(11)和锁止摇臂(13),内开总成(5)和外开总成(6)通过内开拉杆(2)和外开拉杆(3)控制开启操作臂(12),推动开启臂(11)的转动,从而带动棘爪脱离旋转卡板解除锁定,实现解锁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内开总成(5)、外开总成(6)和锁止机构(7),所述内开总成(5)通过内开拉杆(2)与锁体(1)连接,外开总成(6)通过外开拉杆(3)与锁体(1)连接;所述锁体(1)为卡板式结构,包括锁扣(8)、底板(10)、座板(9)、开启操作臂(12)、开启臂(11)和锁止摇臂(13),内开总成(5)和外开总成(6)通过内开拉杆(2)和外开拉杆(3)控制开启操作臂(12),推动开启臂(11)的转动,从而带动棘爪脱离旋转卡板解除锁定,实现解锁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特种车辆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总成(5)包括内开手柄(4)、内开摇臂(18)、内开拉杆(2)、内开座板(17)和内开盖板(19),内开总成(5)通过内开手柄(4)的开启动作转化为内开摇臂(18)的摆动,拉动内开拉杆(2)带动开启操作臂(12)转动,实现解锁功能,同时内开摇臂(18)上端固定销轴,通过销轴在内开座板(17)上部的圆弧孔内转动限制内开摇臂(18)的转动幅度,起到限位的作用;内开摇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磊徐勤达周琪班传奇温桂金白霜张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