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07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所述副刹车踏板由底板、踏板、牵引臂、拉线管组成,所述底板底部、踏板底部进行可旋转连接,所述底板设置有拉线管卡止部、行程槽,所述踏板与牵引臂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所述拉线管包括钢丝,所述拉线管穿过拉线管卡止部卡止,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直接或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结构简单,刹车轻,更稳定,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
技术介绍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止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继续保持高速增加态势,近五年年均增加1400万辆。新手学开车的时候,都先进行场地培训,但是初学者对油门掌握不好,有时还会把油门当刹车踩,撞到路人等事故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新手在遇到紧急情况,可能不知所措,直接将油门当做刹车,从而导致严重后果,但是让新驾驶员熟练掌握驾驶技巧,或者让驾驶员心理素质提高,这需要驾驶员经过很长实际驾驶经验的积累。现有的副刹车踏板牵引拉线的过程中容易卡死,刹车较重,成本高,不稳定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所述副刹车踏板由底板、踏板、牵引臂、拉线管组成,所述底板底部、踏板底部进行可旋转连接,所述底板设置有拉线管卡止部、行程槽,所述踏板与牵引臂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所述拉线管包括钢丝,所述拉线管穿过拉线管卡止部卡止,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落地式副刹车踏板,踩踏板的时候,踏板端的牵引臂受力转动,底板端的牵引臂在行程槽内滑动,拉动钢丝,进行刹车。所述行程槽,垂直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可阻止牵引臂向左或向右摆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长度决定钢丝牵引行程。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方式为:使用第一销钉穿过左侧板长条形通孔、牵引臂、右侧板长条形通孔进行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销钉两端在长条孔内移动,牵引臂与底板面不接触。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方式在牵引臂左右侧或在牵引臂槽内设置滚动轴承。所述长条形通孔,宽度大于销钉直径,一端为最大行程,另一端为行程复位点。所述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直接连接方式为:在牵引臂上设置第一钢丝卡止孔,所述钢丝卡止孔用于卡止钢丝。所述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间接连接方式为:在第一销钉上设置第二钢丝卡止孔或者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一端与第一销钉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三钢丝卡止孔。所述底板底部、踏板底部通过定位孔、踏板回位弹簧、第二销钉连接,所述第二销钉穿过定位孔、踏板回位弹簧进行定位连接,当踏板松开后,所述踏板回位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踏板自动复位。所述行程槽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踏板踩下后,限位孔插入一柱状物体后,踏板处于闭合状态,不能复位。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为第一销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包括连接片的销钉钢丝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底板1、踏板2、牵引臂3、拉线管4、拉线管卡止部5、行程槽6、钢丝7、滚动轴承8、左侧板11、右侧板12、左侧板长条形通孔13、右侧板长条形通孔14、限位孔15、踏板回位弹簧21第二销钉22定位孔23、第一销钉31第一钢丝卡止孔32第二钢丝卡止孔33第三钢丝卡止孔34连接片3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如图1-3所示,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所述副刹车踏板由底板、踏板、牵引臂、拉线管组成,所述底板底部、踏板底部进行可旋转连接,所述底板设置有拉线管卡止部、行程槽,所述踏板与牵引臂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所述拉线管包括钢丝,所述拉线管穿过拉线管卡止部卡止,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落地式副刹车踏板,踩踏板的时候,踏板端的牵引臂受力转动,底板端的牵引臂在行程槽内滑动,拉动钢丝,进行刹车。所述行程槽,垂直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可阻止牵引臂向左或向右摆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长度决定钢丝牵引行程。如图3,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方式为:使用第一销钉穿过左侧板长条形通孔、牵引臂、右侧板长条形通孔进行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销钉两端在长条孔内移动,牵引臂与底板面不接触。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方式在牵引臂左右侧或在牵引臂槽内设置滚动轴承。所述长条形通孔,宽度大于销钉直径,一端为最大行程,另一端为行程复位点。如图3,所述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直接连接方式为:在牵引臂上设置第一钢丝卡止孔,所述钢丝卡止孔用于卡止钢丝。如图4,所述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间接连接方式为:在第一销钉上设置第二钢丝卡止孔或者,如图5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一端与第一销钉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三钢丝卡止孔。所述底板底部、踏板底部通过定位孔、踏板回位弹簧、第二销钉连接,所述第二销钉穿过定位孔、踏板回位弹簧进行定位连接,当踏板松开后,所述踏板回位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踏板自动复位。所述行程槽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踏板踩下后,限位孔插入一柱状物体后,踏板处于闭合状态,不能复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中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刹车踏板由底板、踏板、牵引臂、拉线管组成,所述底板底部、踏板底部进行可旋转连接,所述底板设置有拉线管卡止部、行程槽,所述踏板与牵引臂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所述拉线管包括钢丝,所述拉线管穿过拉线管卡止部卡止,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直接或间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刹车踏板由底板、踏板、牵引臂、拉线管组成,所述底板底部、踏板底部进行可旋转连接,所述底板设置有拉线管卡止部、行程槽,所述踏板与牵引臂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所述拉线管包括钢丝,所述拉线管穿过拉线管卡止部卡止,钢丝与行程槽内的牵引臂直接或间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副刹车踏板,踩踏板的时候,踏板端的牵引臂受力转动,底板端的牵引臂在行程槽内滑动,拉动钢丝,进行刹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槽,垂直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可阻止牵引臂向左或向右摆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长度决定钢丝牵引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臂另一端与行程槽可滑动连接方式为:使用第一销钉穿过左侧板长条形通孔、牵引臂、右侧板长条形通孔进行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销钉两端在长条孔内移动,牵引臂与底板面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副刹车踏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奎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