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07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安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两端交叉卡合使支撑体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通孔能够卡合在管道上;支撑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传感器卡合的插接头。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气管或水管等管道上时,使通孔穿过并卡合在管道合适的位置上,然后通过插接头将传感器固定在支撑体上,即可通过支撑体将传感器较好的固定在管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安装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内部设置有气管或水管等结构,某些关键部位的气管或水管其密封性对汽车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这些管道是否泄漏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对管道的泄漏监控需要用到传感器,但是现有的传感器不能很好的安装在管道上,目前亟需一种能将传感器稳定的固定安装在管道上的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传感器不能很好的安装在管道上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为: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两端交叉卡合使支撑体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通孔能够卡合在管道上;支撑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传感器卡合的插接头。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气管或水管等管道上时,使通孔穿过并卡合在管道合适的位置上,然后通过插接头将传感器固定在支撑体上,即可通过支撑体将传感器较好的固定在管道上。可选地,插接头设有两个,两个设在支撑体外壁上的插接头呈U形。如此设置,能使传感器更牢固的插接在支撑体上,可靠性更好。可选地,支撑体与插接头一体成形,支撑体的侧壁上开有弯折缝,插接头为支撑体的一部分远离弯折缝向外弯曲形成。插接头为支撑体的一部分,不需单独准备插接头,也不需额外固定安装插接头,节省材料的同时简化加工工序。而且两个插接头是向远离弯折缝一侧向外弯折形成的,两个插接头有复位的趋势(也就是彼此张开的趋势),当传感器插接在插接头上,两个插接头能够较好的抵在传感器内,不易脱落,连接的可靠性好。可选地,支撑体的一侧开有条形槽,支撑体的另一侧伸入条形槽中,支撑体的两端交叉翻折使支撑体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开设条形槽,条形槽具有固定的作用,使支撑体的两端能够较好的进行交叉翻折。可选地,支撑体远离条形槽的一侧上设有用于使支撑体保持张开状态的支撑条,支撑条的一端抵在支撑体开有条形槽的一侧上。支撑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支撑体的两端交叉卡合使支撑体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后,支撑体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收缩,使得通孔的孔径变小。设置支撑条,利用支撑条的一端抵在支撑体上,支撑条能够限制支撑体的收缩,使通孔的孔径保持较大的尺寸,使得通孔能够顺利穿过管道。当支撑体的通孔穿过管道并处于合适的位置时,调节支撑条的位置,使支撑条的一端不再抵在支撑体上,支撑体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自动收缩,使得支撑体能够紧紧的固定在管道上。可选地,支撑体与支撑条一体成形,支撑体一侧的侧壁上开有冲压缝,支撑条为支撑体的一部分远离冲压缝向外弯曲形成。支撑条为支撑体的一部分,不需单独准备支撑条,也不需额外固定安装支撑条,节省材料的同时简化加工工序。可选地,支撑体开有条形槽的一侧开有插孔。需要使支撑条的一端不再抵在支撑体上时,利用释放工具使支撑条释放,开设的插孔为便于操作释放工具而设置的。可选地,支撑条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使支撑条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通过调节支撑条的长度从而能够调整支撑体两端交叉的程度,控制通孔的大小。需要使通孔的孔径保持较小的状态时,使支撑条的长度保持在较短的范围,由于少了支撑条的过多干预,支撑体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收缩合拢,通孔的孔径保持在较小的状态。可选地,支撑条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撑体上的固定柱和连接在固定柱内的连接柱,固定柱内开有螺杆孔,连接柱螺纹连接在固定柱内。需要调节支撑条的长度时,往固定方向拧动连接柱即可。可选地,支撑体的表面设有锌铝涂层。支撑体表面设置锌铝涂层能够提高支撑体的防腐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支撑体完全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体10、弯折缝11、冲压缝12、条形槽13、插接头20、支撑条30、通孔40、固定柱50、连接柱60。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体10,支撑体10的表面涂覆有锌铝涂层,设置锌铝涂层能够提高支撑体10的防腐性能,延长支撑体10的使用寿命。支撑体10的右侧开有条形槽13,支撑体10的左侧伸入条形槽13中,支撑体10的两侧端交叉翻折使支撑体10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40(支撑体10的左侧伸入并卡合在条形槽13中),该通孔40能够穿过管道。本方案的支撑体10具有一定的弹性,支撑体10的两侧端交叉翻折使支撑体10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40后,支撑体1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有收缩的趋势。支撑体10的外壁上设有两个插接头20,两个设在支撑体10外壁上的插接头20呈U形,传感器能够通过插接头20固定在支撑体10上。支撑体10与插接头20一体成形,支撑体10的侧壁上开有弯折缝11,插接头20为支撑体10的一部分远离弯折缝11朝向通孔40外侧弯曲形成。支撑体10远离条形槽13的一侧上设有支撑条30,支撑条30的一端抵在支撑体10开有条形槽13的一侧上,当支撑条30的一端抵在支撑体10上时,支撑条30能使支撑体10保持张开的状态。支撑体10与支撑条30一体成形,支撑体10一侧的侧壁上开有冲压缝12,支撑条30为支撑体10的一部分远离冲压缝12朝向通孔40的外侧弯曲形成。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气管或水管等管道上时,确保支撑条30的一端抵在支撑体10开有条形槽13的一侧上,利用支撑条30限制支撑体10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收缩,使通孔40的孔径保持较大的尺寸,确保通孔40能够顺利穿过管道。使支撑体10通孔40穿过管道,当通孔40处于合适的位置时,调节支撑条30的位置,使支撑条30的一端不再抵在支撑体10上,支撑体1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自动收缩,使得支撑体10能够紧紧的固定在管道上。通过插接头20将传感器固定在支撑体10上,此时即可通过支撑体10将传感器较好的固定安装在管道上。实施例二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支撑体10,支撑体10的表面涂覆有锌铝涂层,设置锌铝涂层能够提高支撑体10的防腐性能,延长支撑体10的使用寿命。支撑体10的右侧开有条形槽13和插孔,插孔开在支撑体10的右侧端部;支撑体10的左侧伸入条形槽13中,支撑体10的两侧端交叉翻折使支撑体10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40,该通孔40能够穿过管道。本方案的支撑体10具有一定的弹性,支撑体10的两侧端交叉翻折使支撑体10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40后,支撑体1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有收缩的趋势。支撑体10的外壁上设有两个插接头20,两个设在支撑体10外壁上的插接头20呈U形,传感器能够通过插接头20固定在支撑体10上。支撑体10与插接头20一体成形,支撑体10的侧壁上开有弯折缝11,插接头20为支撑体10的一部分远离弯折缝11朝向通孔40外侧弯曲形成。支撑体10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条30,支撑条30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支撑条30包括固定柱50和连接柱60,固定柱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两端交叉卡合使支撑体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通孔能够卡合在管道上;支撑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传感器卡合的插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两端交叉卡合使支撑体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通孔能够卡合在管道上;支撑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传感器卡合的插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插接头设有两个,两个设在支撑体外壁上的插接头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与插接头一体成形,支撑体的侧壁上开有弯折缝,插接头为支撑体的一部分远离弯折缝向外弯曲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体的一侧开有条形槽,支撑体的另一侧伸入条形槽中,支撑体的两端交叉翻折使支撑体的中部围合形成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元器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体远离条形槽的一侧上设有用于使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纯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联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