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9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包括薄膜主体,所述薄膜主体中间为主薄膜层,主薄膜层的上端依次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一、隔热层一、绝缘层一和防滑垫,主薄膜层的下端面依次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二、隔热层二、绝缘层二和防滑垫;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及其加工装置,包括主机体,主机体的右侧下端设有电机,且电机与主机体固定连接,主机体顶部中间设有入料口。该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薄膜主体内除了本身使用的聚丙烯材质外,上下层热熔有聚酯纤维材质和玻璃纤维材质的柔韧层,极大加强了CPP薄膜的韧度,不易于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轴能对CPP薄膜起到托举作用,减轻装置产生的抖动,避免CPP薄膜在卷制打包过程中出现粘连折叠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
本技术涉及CPP薄膜
,具体为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CPP是塑胶工业中通过流延挤塑工艺生产的聚丙烯薄膜。该类薄膜与双向聚丙烯薄膜不同,属非取向薄膜,严格地说,CPP薄膜仅在纵向方向存在某种取向,主要是由于工艺性质所致,通过在冷铸辊上快速冷却,在薄膜上形成优异的清晰度和光洁度。在现代生活中,CPP薄膜运用广泛,经过印刷、制袋,适用于多种市场,但现如今所生产的CPP薄膜柔韧性差,容易被破坏或者扯坏,薄膜外侧过于光滑,没有更好的防滑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如今所生产的CPP薄膜柔韧性差,容易被破坏或者扯坏,薄膜外侧过于光滑,没有更好的防滑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包括薄膜主体,所述薄膜主体中间为主薄膜层,所述主薄膜层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一,所述柔韧层一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隔热层一,所述隔热层一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绝缘层一,所述绝缘层一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防滑垫,所述主薄膜层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二,所述柔韧层二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隔热层二,所述隔热层二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绝缘层二,所述绝缘层二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薄膜主体的总厚度约为1~1.5mm,所述主薄膜层的制作材料为聚丙烯,所述主薄膜层的厚度约为0.1~0.15mm。优选的,所述柔韧层一的制作材料为聚酯纤维,所述柔韧层一的厚度约为0.2~0.25mm。优选的,所述柔韧层二的制作材料为玻璃纤维,所述柔韧层二的厚度约为0.18~0.24mm。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一和隔热层二的制作材料为聚酯亚胺,所述隔热层一和隔热层二的厚度约为0.12~0.16mm。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一和绝缘层二的厚度约为0.15~0.2mm,所述防滑垫的制作材料为碳化硅颗粒,所述防滑垫的厚度约为0.1~0.15mm。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的加工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的右侧下端设有电机,且电机与主机体固定连接,所述主机体顶部中间设有入料口,所述主机体表面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有送料板,且送料板与出料口贯通连接,所述主机体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且底座与主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翻滚机,且翻滚机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翻滚机内侧一端设有转板,且转板与翻滚机活动连接,转板之间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与转板固定连接,所述转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主翻滚轴,且主翻滚轴的左右两端均与转板固定连接,所述转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辅助翻滚轴,且辅助翻滚轴的左右两端与转板固定连接,所述送料板后端设有固定框架,且固定框架与送料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片,且固定片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之间设有支撑轴,且支撑轴的左右两端均与固定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左右两侧的中间设有轴承,且轴承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之间设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左右两端均与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主机体左侧表面的左端设有彩屏显示板,且彩屏显示板与主机体固定连接,所述主机体左侧表面的右端设有参数按键,且参数按键与主机体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主机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2个翻滚机外侧一端设有2块呈紧密贴合状的检修门,且检修门与翻滚机合页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轴以旋转轴为中心左右对称,且支撑轴与旋转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送料板长度与转板间隔距离相等,且送料板的最高点呈平行状。优选的,所述转板呈十字形,且主翻滚轴与辅助翻滚轴与转轴的固定夹角均呈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薄膜内除了本身使用的聚丙烯材质外,上下层热熔有聚酯纤维材质和玻璃纤维材质的柔韧层,极大加强了CPP薄膜的韧度,不易于损坏。2、该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柔韧层外热熔有聚酯亚胺材质的隔热层,防止CPP薄膜的使用时受到高温收缩,碳化硅颗粒材质的防滑垫大大增加了摩擦力。3、本技术通过支撑轴以旋转轴为中心左右对称,且支撑轴与旋转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使支撑轴能对CPP薄膜起到一定的托举作用,从而减轻了装置产生的抖动,有效避免了CPP薄膜在卷制打包过程中出现粘连折叠的情况,进而使工作人员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拆分重新进行加工,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有利于实际使用。4、本技术通过转板呈十字形,且主翻滚轴与辅助翻滚轴与转轴的固定夹角均呈90°,使转板在转动时,主翻滚轴和辅助翻滚轴滚动弧度相等,进而有效确保了CPP薄膜卷制打包的规格相同,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工作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的加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的加工装置的固定框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薄膜主体;2、主薄膜层;3、柔韧层一;4、隔热层一;5、绝缘层一;6、防滑垫;7、柔韧层二;8、隔热层二;9、绝缘层二;10、主机体;1011、入料口;1012、出料口;11、电机;12、送料板;13、底座;14、翻滚机;1401、检修门;15、转板;16、连接杆;17、主翻滚轴;18、辅助翻滚轴;19、固定框架;1901、固定杆;20、固定片;21、支撑轴;22、轴承;23、旋转轴;24、彩屏显示板;25、参数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包括薄膜主体1、主薄膜层2、柔韧层一3、隔热层一4、绝缘层一5、防滑垫6、柔韧层二7、隔热层二8,绝缘层二9,薄膜主体1中间为主薄膜层2,主薄膜层2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一3,柔韧层一3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隔热层一4,隔热层一4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绝缘层一5,绝缘层一5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防滑垫6,主薄膜层2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二7,柔韧层二7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隔热层二8,隔热层二8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绝缘层二9,绝缘层二9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防滑垫6。进一步的,薄膜主体1的总厚度约为1~1.5mm,主薄膜层2的制作材料为聚丙烯,主薄膜层2的厚度约为0.1~0.15mm。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包括薄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主体(1)中间为主薄膜层(2),所述主薄膜层(2)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一(3),所述柔韧层一(3)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隔热层一(4),所述隔热层一(4)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绝缘层一(5),所述绝缘层一(5)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防滑垫(6),所述主薄膜层(2)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二(7),所述柔韧层二(7)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隔热层二(8),所述隔热层二(8)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绝缘层二(9),所述绝缘层二(9)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防滑垫(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包括薄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主体(1)中间为主薄膜层(2),所述主薄膜层(2)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一(3),所述柔韧层一(3)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隔热层一(4),所述隔热层一(4)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绝缘层一(5),所述绝缘层一(5)的上端面热熔连接有防滑垫(6),所述主薄膜层(2)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柔韧层二(7),所述柔韧层二(7)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隔热层二(8),所述隔热层二(8)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绝缘层二(9),所述绝缘层二(9)的下端面热熔连接有防滑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韧性防滑CPP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主体(1)的总厚度约为1~1.5mm,所述主薄膜层(2)的制作材料为聚丙烯,所述主薄膜层(2)的厚度约为0.1~0.15mm。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温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巨翔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