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461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复合材料,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皮革或面料,所述中间层为阻燃非织造材料,所述内层为含有低熔点涤纶纤维的材料;所述外层与中间层之间采用阻燃胶水进行粘接,所述中间层与内层之间采用热压进行粘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燃复合材料,通过在内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低熔点涤纶纤维,使得内层与中间层之间采用液压的方式进行粘接,避免了胶水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阻燃的效果,也降低了成本,使得制备得到的阻燃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满足营运公交车辆对纺织材料的阻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内饰的阻燃复合材料以及该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车辆内饰燃烧事故频发,尤其是带有软垫填充物的复合物,火灾造成的人员死伤案例屡见不鲜。在高铁、动车、城铁、客车、小汽车的座椅、顶棚、门板、安全座椅、沙发、软椅、躺椅等应用领域,提高皮革、纺织品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迫在眉睫。对此,我国也出台了多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8410-2006、GB38262-2019、JT/T1095-2016、TB/T3237-2010等,在行业、产品要求上进行加强,以减少材料问题导致的问题扩大化。PU海绵在车辆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优势,材料柔软、回弹性好、价格低廉等优势,但也存在很多缺点:异味大、阻燃难达标、易老化等。所以如何在保证材料具有PU海绵的优势前提下,改善其阻燃困难的问题,是目前行业中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阻燃复合材料,能够达到汽车内饰的阻燃要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皮革或面料,所述中间层为阻燃非织造材料,所述内层为含有低熔点涤纶纤维的材料;所述外层与中间层之间采用阻燃胶水进行粘接,所述中间层与内层之间采用热压进行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皮革或面料,所述中间层为阻燃非织造材料,所述内层为含有低熔点涤纶纤维的材料;所述外层与中间层之间采用阻燃胶水进行粘接,所述中间层与内层之间采用热压进行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阻燃非织造材料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高温低熔点涤纶短纤维30~40份、三维中空涤纶短纤维10~20份、具有收缩性的三维中空纤维20~40份、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短纤维20~40份;所述高温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熔点大于或等于160℃;所述具有收缩性的三维中空纤维在180℃、15min下的收缩率为5~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非织造材料的原料中粗度小于5D的纤维占阻燃非织造材料的质量比大于或等于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具有收缩性的三维中空纤维以及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短纤维的粗度为2~4D;所述三维中空涤纶短纤维的粗度大于或等于5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非织造材料中采用的原料均为三维纤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金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美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